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每家每戶都跨入了信息技術時代,中國也逐漸因為科技的發展逐漸強大,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當醫學的腳步快到如光速,我們不得不承認,科技發展太快!
翻開科技進步的史冊,你會發現,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不知不覺,我們一出門就會搭上車子,看著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不需費力,便可以知道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隔著十萬八千里,可是一個屏幕就可以輕輕松松與人交流,網上的許多平臺滿足了我們的創造和想象……我們不得不驚嘆科技給人類帶來了太多太多便利和輕松的快樂。
但是,從實際生活來說說,科技的發展,也是帶來了許多壞處。科技的日新月異給小河帶來黑乎乎的臟水,污染了小魚的家,工廠往天空排放的廢氣,汽車尾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早上也會有塵埃撲面而來,不知不覺,樹木差不多被砍個清光……環境在一步一步地惡化,地球一步一步接近毀滅,這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后果,難道人類會幸免嗎?不會的,環境的`惡化也在侵蝕著人類的身體健康。人類是多么的愚昧。
但如果每個人都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每個人都做個有心人,那么環境還會惡化嗎?
不是說科技的發展是不好的,而是說,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環境,科技發展利和弊是成比例的,所以說,今天的環境是人類造成的,而“科技的發展”就是人類的借口,逃避最終結果是面對更壞的結果,如果人類不保護環境,那么,很難保證,地球以后會發生什么,難道,僅僅只是全球變暖這么簡單嗎?不,絕對不會。
今天晴空萬里,陽光明媚。吃完早飯,我和同學就來到了科技館去走近科學和學習科學。
我們一到館就目瞪口呆了,先不說它體型碩大,且說它那像雞蛋似的外形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全是玻璃的“外殼”難道不會碎嗎?被冰雹砸到會不會有危險等等,都使我驚呆了,可是震撼遠遠不止這些!
一進參觀區我就大開眼界,這些形象逼真的塑像是那么漂亮,尤其是眼睛:豹子的眼睛里帶著殺氣,貓頭鷹的眼睛帶著寒光,那些鳥兒眼中充滿了天真。這是用科技制作出的栩栩如生的模型,看完這些我覺得后面的絕對更加精彩,科技絕不止這些。
在后面我看到了水壩的縮小版,用導電的物體使動物動起來,看見了電是多么有用處,電線是怎么樣通電的。在其中我最喜歡的當數傾斜的小屋。
這個小屋一面低,一面高,造成傾斜的樣子,一進里面就不由的出現眩暈感,然后往偏高的那處走,總覺的想滾下來,看似很小的屋卻很難走上去,在這個小屋出來時會覺得天旋地轉,頭暈眼花,這是為什么呢,講解員告訴我們這是因為耳朵和眼睛給大腦發出了矛盾的信息,大腦發不出指令了,原來如此呀,科技真的很神奇!其中最令我害怕的還有滿是釘子的釘床上,而這個釘床也是我最喜歡的之一。這個釘床上滿是帶著寒光的`釘子,可是人躺上去怎么會沒事呢?會不會是這個釘子會伸縮呢?說著,我用手一摸,差一點我的手就變成紅色的了,可這么鋒利的釘子為什么人躺上去會沒事呢?我一看原理就恍然大悟,原來是釘子把人的重量分散了是每個釘子都承受了力量,所以人才會沒事。看完之后,我離開釘床來到三樓看生態環境。
這次參觀雖然很短暫,但我也從中明白了科技的力量是多么偉大!科技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可以幫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真希望我能快快長大,去探索世界更多的奧秘。
標簽:
上一篇:2023年科技的作文400字實用(六篇)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讀書行動納入“雙減”“減”出閱讀時間空間(主題)上海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啟動(副題)文匯報訊
2023-04-24 10:37
原標題:“白玉蘭”花香四溢,而“根”扎在百姓中(主題)獲獎演員們第一時間送戲到嘉定松江基層觀眾面前(
2023-04-24 10:53
原標題:讀書行動納入“雙減”“減”出閱讀時間空間(主題)“觸摸逆光讓世界閱讀中國——無障礙國際文化交
2023-04-24 10:51
原標題:首次聚焦新時代試飛員群體,上海出品電影《長空之王》昨在北京首映,本報獨家專訪導演、編劇劉曉世
2023-04-24 10:35
原標題:匯集國內外優秀作品三個月里上演14場舞劇演出(引題)?天津大劇院幻境舞蹈季啟幕(主題)今晚報訊
2023-04-24 10:54
原標題:北京人藝:培養德藝兼備的表演人才從前輩藝術家手中接過嶄新的《北京人藝演員談表演》一書,青年演
2023-04-24 09:34
原標題:芳華易逝哀矜永在(主題)送別《三聯生活周刊》原主筆王星(副題)4月19日北京時間15點47分,《三
2023-04-24 09:45
原標題:《北京2022》定檔5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周學帥共襄冰雪榮耀,見證冬奧奇跡。由張藝謀監制、陸川執
2023-04-24 09:38
原標題:“天路”激活鄉村文旅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邵玉姿清晨,天剛蒙蒙亮,河北省井陘縣霍家莊村“紅薯哥”
2023-04-24 09:40
原標題:中國科協舉辦“美麗中國綠色奇跡”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哲雯4月22日是世界地
2023-04-24 09:51
原標題:世界讀書日書香滿中國4月23日,在由株洲西發往上海虹橋的G1348次列車上,廣鐵集團長沙客運段動二車
2023-04-24 08:35
原標題:國圖推出“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引題)?共享閱讀文化盛宴(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
2023-04-24 08:49
原標題:“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好戲連臺人民日報北京4月23日電(記者鄭海鷗)近期,由文化和旅游
2023-04-24 08:50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華服日”活動多地聯動舉辦人民日報北京4月23日電(記者楊昊)記者從共青團中央獲悉:
2023-04-24 08:39
中工網記者鄂璠把城市作為閱讀背景,聚焦“沉浸式文化”,從宏觀、中觀、微觀角度關注城市與人的發展及關系
2023-04-24 05:52
原標題:全國多地閱讀系列活動火熱進行掀起全民閱讀熱潮央視網消息:今天(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
2023-04-24 05:35
原標題:重慶江北區嘉陵江畔發現一座漢代古墓近日,重慶市江北區一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座古墓
2023-04-24 05:48
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小佛灣摩崖造像啟動室內本體彩繪修復近日,國家重大文物保護項目、川渝石
2023-04-23 15:45
原標題:張錄成大寫意作品展亮相國博展現絲路精神文化魅力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記者潘旭臨)“浩然東方——
2023-04-23 14:41
原標題:從1949年至今,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回到祖國懷抱(引題)文物回歸:最美的重逢(主題
2023-04-23 14:46
原標題:“波提切利與文藝復興”上海開箱(引題)波提切利4件名作率先亮相(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樂夢融
2023-04-23 14:33
原標題:陜西白鹿原影視城(引題)數字技術激活歷史文化資源(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西記者秦毅文 圖“‘五
2023-04-23 14:36
原標題:農歷三月初三多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央視網消息:昨天(4月22日)是農歷三月初三,是我國一些
2023-04-23 13:55
原標題:打造特色讀書活動!圖書集市帶火文化消費今天(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在四川閬中、江蘇啟東、
2023-04-23 13:51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定檔5月19日上映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攝制組發布定檔預告,《北京202
2023-04-23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