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集體看好!多家外資巨頭發聲

時間:2023-05-02 09:02:22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集體看好!多家外資巨頭發聲)

隨著新冠疫情陰霾的逐漸消散,政策東風加持下,中國經濟與消費的增長反彈成為眾望所在。


【資料圖】

近段時間,包括信貸環境、資本市場表現等方面,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的經濟復蘇勢頭進行了積極展望與預判。

與此同時,多個發達經濟體逐漸陷入衰退,有機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的復蘇預計將為亞洲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助力。疫情后,中國經濟的復蘇勢頭超出預期,這一勢頭在部分經濟數據中也得到體現。

經濟復蘇勢頭持續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對中國有較大的直接貿易與投資敞口的經濟體以及消費品、旅游和建筑業相關行業的企業將獲益最大。

“中國釋放的需求將對亞太區經濟增長有所推動。優化防疫政策后,中國與亞太區其他經濟體在消費電子、工程、旅游和部分大宗商品方面的貿易活動將會增加。”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李秀軍稱。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陳東近日也表示,中國第一季度GDP出乎意料上升,內需和房地產行業有望進一步改善,“鑒于一季度GDP數據強于預期,我們決定將中國2023年全年GDP增長預測從先前的5.0%上調至5.5%。”

從數據來看,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GDP增長超普遍預期,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2.2%。分析人士表示,上升勢頭出乎意料,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費及3月份出口意外反彈。雖然基建和制造業投資保持增長,但房地產投資改善有限,住房需求仍在逐步復蘇。

在資本市場方面,匯豐于3月底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股市有望成為全球市場的避風港。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表示,匯豐對中國股市持積極看好的觀點,“盡管去年年底開始的第一波由市場預期觸發的升勢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相信企業盈利改善將為中國股市提供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自3月份以來,全球風險偏好出現動蕩。歐美銀行業的風波事件不斷,包括硅谷銀行和瑞信等機構在內的風險事件,也令市場擔憂歐美經濟復蘇的周期將可能更長,甚至使利率預期出現徹底逆轉。

由此,環球資金加速流向避險和優質資產。在此背景下,中國和亞洲市場經濟數據以及企業基本面預期的持續好轉呈現了一枝獨秀的局面。匯豐認為,中國在經濟復蘇道路上的穩定前行將凸顯出中國股市在全球市場中的避風港地位。

大灣區迎頭趕上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4月17日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大灣區景氣指數升幅創新高。據了解,該指數由渣打與香港貿發局合作每季訪問逾1000家大灣區企業,涵蓋制造及貿易、零售及批發、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創新科技行業。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隨著中國內地防疫政策優化調整,社區迅速建立群體免疫,令經濟活動快速復蘇,大灣區內企業的營商信心在今年首季已明顯改善,相關指數大幅反彈。

他預計,在內地各項政策的支持以及全面通關的推動下,內地經濟復蘇勢頭有望持續,“目前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到疫情前水平,我們相信,大灣區有足夠的空間迎頭趕上,回歸正軌。”

“現狀指數上升主要受新增外貿訂單飆升拉動所致,值得留意的是企業的利潤指數(52.5)亦重返擴張區域,顯示受訪企業業務轉好。”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

相關報告顯示,約六成受訪者預期到今年第四季度,勞動力、產能利用率、訂單和銷售這四方面,都會恢復甚至好于疫情前水平。報告還提到,受訪者期望隨著內地繼續擴大當地需求,推出更多針對大灣區發展的政策,以及吸引外商投資措施等,這些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

匯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也指出,服務業帶動大灣區消費復蘇。“隨著交通運力恢復,內地游客進一步增多,我們預計,今年全年赴港的中國內地游客人數將達到疫情前水平的2/3左右。”同時,中國內地赴港游客的增加應會持續推動商品和服務消費,未來數月消費需求應會進一步增長。

信貸環境有所改善

縱觀亞洲主要經濟體的市場表現,多位全球金融機構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在政策支持下信貸環境已有所改善。

近日,德意志銀行亞洲宏觀策略主管馬利卡·薩奇德瓦(Mallika Sachdeva)及其團隊發表季度報告指出,今明兩年,中國對亞洲整體出口的貢獻度將大幅提高,隨著東盟經濟體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聯度不斷加強,中國經濟加速將提振亞洲、尤其是東盟地區的經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受到美國銀行業危機導致信貸條件收緊的影響,歐美經濟衰退風險增加,亞洲整體出口出現下滑,但未來亞洲仍有望堅守陣地,保持增長態勢。

“現在的經濟恢復處于一個相對初步的階段,如果復蘇的前期可以穩企,還不至于出現通縮的狀態。”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周洪禮提到,實際上,去年因地緣政治等因素,原油價格、原材料價格被推得較高,造成相關數據的基數高企。

從消費數據看,當前還處于一種不平均的消費復蘇情況。周洪禮認為,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勞動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勞動力市場是比較滯后的,會有幾個季度延遲。如果經濟復蘇順利的話,下半年四季度時,勞動力市場才會展現出逐步復蘇的狀態。屆時,消費相關的復蘇才會比較均衡。”周洪禮表示。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