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世界新資訊:山東廣饒縣李鵲鎮:喚醒沉睡資源 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2-11-29 16:08:19    來源:中國農網    


(相關資料圖)

11月28日,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黃東村公選書記徐保華正在為研學小鎮提升改造忙碌著,民族團結文化街、畫舫已經打造完成,象征56個民族大團結的大紅石榴雕塑在景區內格外顯眼,民宿氛圍打造即將完工。“通過整合再利用,讓閑置資源變廢為寶,村集體收入有保障,村莊環境大變樣,村民增收有門路,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啊?!毙毂HA說。

很難想象,如今已是青少年研學拓展訓練和市民旅游休閑“打卡地”的李鵲研學小鎮,是由黃東村利用廢棄閑置院落和閑散土地改建而來。開發利用廢棄閑置院落6處,提升改造閑置民宿12座,平整使用閑散土地25畝。同時,整合趙家莊伏擊戰史跡館、木子莊園產教融合基地等15處文旅農旅資源,使低效、閑置資源實現了盤活再利用。

李鵲鎮瞄準“資源增值、集體增收、農民增富、治理增效”目標,高質高效推進“喚醒沉睡資源 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破解鄉村資源緊缺和閑置資產“沉睡”矛盾,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昔日垃圾場,今日綠寶盆。西柳村有一處20畝的廢棄燒磚窯盤,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多年來一直荒廢著。今年,村里動用大型機械對垃圾進行了徹底清理,對坑洼不平的地方進行整平復墾,20畝廢棄土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良田,并以每畝900元的價格重新發包,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對“四閑院落”、集體坑塘及零星狹窄地塊,采取復墾、置換等方式進行開發整理,瞄準低效用地再開發、再利用,通過租賃入股、出讓發包等方式,滿足規模種植、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等小規模用地需求,釋放發展新空間。該鎮正遠和康盛2家支部領辦合作社,爭取上級扶持資金320萬元,整合周邊8個村的低效土地100余畝,建設高標準高溫大棚7個,年產高品質果蔬400余噸,為每個村集體增收5萬元。

該鎮圍繞土地流轉價格偏低、產出效益不高、耕種模式傳統等問題,將小張村、安里村、梨園村等13個村1萬畝土地統一流轉,實施黃河三角洲高端優質糧食智能示范區項目,通過引進濰柴雷沃、大疆科技等定制化智能設備,搭建“耕播、水肥、植保、收獲、倉儲”五大智慧操作系統和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實行全產業鏈自動化作業,成為中糧集團、香港南順等央企強企東營地區最大的優質小麥、玉米生產基地,為13個村集體增收50萬元。

李鵲鎮通過喚醒沉睡資源,激活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全鎮11個村實現了收益倍增,千畝以上糧食農場突破10個,建成了4萬畝成方連片優質糧食產區。同時,全鎮實施幸福餐廳等惠民實事150余項,57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全部實現“亮燈·升旗”,沉睡資源化為集體經濟穩定增收“引擎”,為民服務能力也有了顯著提升。

作者:劉福春

標簽: 閑置資源 農產品加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