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內蒙古通遼市八仙筒鎮:黨建引領“網格作戰”筑起疫情防控墻

時間:2022-03-25 05:44:27    來源:中國農網    

基層是防疫的“最后一公里”,疫情防控是對基層治理的一次“大考”。如何攻克基層治理難題?如何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八仙筒鎮通過做好“黨建+網格”,以黨建為統領、以網格為基礎,將基層“黨建”與“網格”有機結合,實行疫情防控“網格作戰”,網格員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用腳板織密“防護網”,以責任筑牢“防控墻”,切實發揮基層戰斗堡壘的作用。

實行“網格作戰”,逐級清單式培訓

“有了這張圖,我們對全鎮的防疫情況就有更全面系統的掌握,部署工作也更有的放矢了。”八仙筒鎮黨委副書記、政府鎮長崔玉波拿著手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作戰圖”堅定地說,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明確架構、明晰指令,確保全鎮防疫工作統籌部署,落到實處,不留死角。

進行三個層級清單式培訓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縱向到底”。第一層級為鎮黨委書記、政府鎮長對由鎮副職黨員干部組成的12名指揮區指揮員統一培訓,激發指揮員對發動網格員,組織群眾全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擔責抓落實;第二層級由12名指揮區指揮員進駐指揮單元,逐個單元對嘎查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網格員隊伍,駐鎮單位的負責人進行統一集中清單式培訓,對各疫情防控指揮單元中網格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社會責任感進行有效激發;第三層級設置“44+2+1”疫情防控指揮單元指揮員,即全鎮44個嘎查村、2個社區、1名駐鎮單位負責人對本單元內網格員隊伍再次進行清單式培訓以及具體工作任務的安排部署。

“線上線下”聯動,織密“防護網”

“你家有沒有從中高風險地區回來的人員?”“你家近期有沒有要到中高風險地區辦事的?”這是全鎮1052名網格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其中一項內容——日常每日兩問,網格員通過微信工作群對本網格內包聯群眾進出情況實行日報告。

八仙筒鎮按照進出人員報備機制,每日由網格員利用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下發的統計模板,在網格微信工作群內對進出人員進行統計,做到不落戶、不落人。同時,網格員每日將“預來返、已來返人員登記二維碼”轉發到網格群,引導外地預來返回或已來返回人員自主報備。

采取入戶“拉網式”收集全員核酸檢測登記二維碼。由各指揮區指揮員和嘎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統一指導網格員入戶,幫助網格內所有人逐人生成核酸檢測預登記二維碼,并由網格員統一進行收集錄入,以戶為單位裝訂成冊上報鎮防控指揮部。

“五包一”防控責任制,筑牢“防控墻”

為嚴格管控返鄉及外來人員,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八仙筒鎮集合組建鎮包片干部、嘎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網格員、村(社區)醫務人員、民警,變“各盡其責”為“統一協作”,對于在外返鄉人員嚴格落實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措施,對居家隔離人員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實行“五包一”制度,確保隔離人員穩控在家,監測到位,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阻擊戰線,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五包一”疫情防控,“三個到位”隔離不隔愛。宣傳教育到位。告知居家隔離、健康監測人員在居家觀察期間確保一人一室,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普及疫情防控小知識,并提醒其做好自身防護;健康監測到位。居家隔離人員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及時上報核酸檢測結果,定期或不定期通過共享位置、視頻、隔門見面等方式確定人員的位置;關心愛護到位。對隔離對象進行心理疏導、異常情況檢查和生活垃圾的處置,為居家隔離對象提供生活幫助,確保居家服務保障工作有條不紊。

作者:王陽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昊

標簽: 八仙筒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