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山東萊州舉辦研討活動——學習“登海”經驗,提升玉米單產水平

時間:2023-09-12 10:35:49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9月5日山東省萊州市為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在登海種業舉辦現場研討活動,總結學習登海種業50年來開創玉米高產道路的成功經驗,研討如何落實中央提出的大面積提升玉米單產水平的要求。參加活動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部、煙臺市政府、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的有關領導及部分省市農業院校的專家學者等60余人,由萊州市委書記、市長主持。活動開始后全體與會人員現場參觀了登海種業的夏玉米高產攻關田和玉米高產新品種展示田。繼而,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的專家教授分別開展了研討。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先生率先總結了登海種業50年高產攻關、開創我國玉米高產道路的成就:“登海種業對中國玉米種業的貢獻非常大,他們在選育新品種和改進栽培技術的創新研究方面都提升到一流水平,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是種子科研與種子企業共同的學習榜樣。”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發言說:“山東登海種業開創了緊湊型雜交玉米的育種,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玉米從平展型向緊湊型更換的革命進程。登海種業和登海院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發言說:“登海種業和登海高科院是全國唯一一家持續提高玉米產量而名列前茅的種子企業及科研機構,其關鍵因素是他們擁有強大的玉米育種科研的支撐,50年堅持高產優良自交系的創新,不斷推出農民需要的理想的新品種。”美國著名育種科學家張銘堂先生致電說:“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先生對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作出了偉大貢獻并產生了深遠影響。”

就如何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大面積提升玉米單產水平”的要求,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在研討會上提出:“針對當前各地農戶的玉米種植密度偏低、田間管理粗放而極大地影響提升單產水平的問題,應當加大實施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給農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是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開展的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的核心增產技術。在東北、西北玉米主產區凡是實施這項增產技術的增產效果都非常突出。自2019年在黃淮海夏玉米產區示范推廣以來,表現出抗高溫干旱、并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了單產水平,對比周邊的常規種植農戶每畝增產100—200公斤,不僅增產增效,還能發揮抗逆穩產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端天氣。在種質資源創新與品種選育方面,要加強和側重耐密、抗逆和適宜機械收獲的新品種的研發及推廣。”

登海種業名譽董事長、登海種業高科院院長李登海在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發言之后也談了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大面積提升單產的要求,他們正在進行的超前的育種攻關項目:“目前育種的重點突破目標,是要使緊湊型雜交玉米在提高抗倒、抗病和高密度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單株生產力的能力。”

登海種業名譽董事長、高科院院長李登海(右一)在他選育的玉米新品種田向參加研討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組組長李少昆等專家介紹登海種業50年來高產攻關的新品種。周藝霖 攝

作者:宋遜風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