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營業性演出場次9400余場、票房收入3.78億元、觀演人數323.80萬……(引題)
(資料圖)
春節假期演出市場強勁復蘇(主題)
姜琳琳 中國文化報記者 劉淼
“經歷了去年11月18日停演,到今天我們打開大幕,和大家一起來完成這場演出,整整60天的時間!3年以來,我們暫停劇場演出,到恢復30%、50%、75%上座率,到今天,是第一天我們迎來了100%的觀眾!”1月18日,北京人藝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在北京首都劇場成功首演。面對滿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喝彩聲,導演馮遠征攜眾主創登臺謝幕時激動得喜極而泣,失聲哽咽。
疫情3年,對于演出行業的沖擊不言自明。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廣大文藝工作者動如脫兔般奮躍而上,用一部部優秀的文藝作品推動演出市場快速復蘇,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新春佳節盡享文藝盛宴。
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根據主要票務平臺演出票房數據測算,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9400余場,與2022年同比增長40.92%,與2019年同比增長22.5%;票房收入3.78億元,與2022年同比增長3.85%,觀演人數323.80萬,與2022年同比增長5.56%,票房和觀演人數均恢復至2019年的八成左右。
話劇《正紅旗下》劇照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供圖
劇場復蘇,超百萬人次進劇場
春節假期本是營業性演出的傳統淡季,2023年春節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下,劇場演出場次呈現大幅上升的態勢,演出總計6170場,與2022年同比增長57.44%,與2019年同比增長約53%;劇場類項目票房收入1.85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7%;觀演人數113萬,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5%。
以北京為例,春節假期,北京全市87個劇場舉辦線下營業性演出共計174臺1061場,吸引觀眾21.7萬人次,票房收入3363.5萬元,演出場次、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同比分別增加38.2%、64.4%、27.1%。大戲看北京系列劇目展演、迎新春曲藝演出、音樂會、話劇、歌舞劇以及包括喜劇、相聲、脫口秀在內的喜劇類演出輪番上演,不僅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也多維度激發了假日文化消費潛力。
在天津,1月21日至27日,北方演藝集團共有245場演出上演,超5.9萬人次走進劇場,總票房達526萬元,較2019年春節假期增長67%,呈現強勁復蘇勢頭。據票房數據統計,春節假期,“光華馬戲嘉年華”以及話劇《雷雨》的票房名列前茅,分別達到159.6萬元和50.97萬元。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相關數據分析,專業劇場演出中,以國有院團為主力的傳統戲曲和音樂會是春節演出的熱門。哈爾濱音樂廳、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湖南大劇院、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海南東方大劇院等都呈現少則三四場,多則10余場迎新主題音樂會,涵蓋交響音樂會和管風琴、小提琴、鋼琴等獨奏音樂會。陜西大劇院、易俗大劇院、淮安文化藝術中心,呈現京劇、秦腔、淮劇、淮海戲等,福建戲劇家協會聯動省內各地推出“百戲鬧新春”,廈門、平潭、漳州等地多臺閩劇、三角戲、越劇等地方戲曲、非遺戲曲輪番上演。上海大劇院的新春交響音樂會和天蟾逸夫舞臺的京劇演唱會、昆劇《販馬記》,國家京劇院的《京劇名劇名段演唱會》,北京京劇院的《花田八錯》,中國評劇院的《花為煤》等都是春節戲曲演出中較為火熱的劇目。
小劇場和演藝新空間推出大量脫口秀、音樂劇、沉浸式戲劇、曲藝等,熱門演出類型中,脫口秀的演出場次最多,占劇場類演出總場次的20%以上,曲藝和雜技項目占比達到15%以上,二人轉和魔術也是今年春節演出場次較多的類型。
出行高漲,旅游演藝隨之升溫
2023年春節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23.1%,全國旅游市場加速回暖,旅游演藝觀演人次也相較2022年同期明顯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中型旅游演藝春節假期在演項目114個,演出場次約3300場,同比增長17.68%;票房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24.33%;觀演人數210.7萬,與2022年同比增長15.02%。
在春節旅游演藝中,夜游景區成績單亮眼,相關在線旅游平臺上夜游景區門票量同比增長近3倍,賞燈、逛廟會、看燈光秀成為春節熱門消費活動。不少景區為搶抓夜經濟升級“夜演藝”,提升景點文化內涵。以成都寬窄巷子為例,每晚8點,在3個院子里上演燭光音樂會、庭院音樂劇、沉浸式舞劇以及近景魔術、脫口秀、曲藝相聲等演藝項目。演出場場爆滿,頗受當地市民和游客歡迎。
北方春節正值隆冬,也沒能阻擋外出的熱情。在陜西西安華清宮景區,冬季版的冰火《長恨歌》自大年初二首次開啟每日3場,場場爆滿。為適應冬季演出,《長恨歌》對舞美、燈光、服飾均進行全面更新,通過創新演藝和文旅融合的方式,為觀眾帶來精彩的唐風視覺盛宴。冰火《長恨歌》的常態化演出,打破了北方旅游演藝行業在冬季陷入休眠期的困局,變“冷資源”為“熱經濟”。
春節期間曾有多地景區門票售罄,宣布限流。業內認為,出游熱度極大鼓勵行業信心,以此為起點,國內旅游消費信心和消費潛能將加速釋放,可以預見2023年旅游意愿提升將帶動更多蟄伏的旅游演藝項目不斷升級完善,以便抓住復蘇節奏,抓住游客。
線上熱度不減,劇場院團多方謀劃
線下演出市場恢復提速,線上演播的拓展亦未中斷,劇場、院團、演出機構多方謀劃,在線推出適于網絡傳播的線上演出,形成春節假期演出線下線上齊頭并進的態勢。
“文藝中國”2023新春特別節目匯集文化和旅游部十大直屬文藝院團精品佳作,交響樂、民樂、歌劇、舞劇薈萃一堂,群口快板詼諧逗趣,話劇朗誦、戲曲、兒童劇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山東、內蒙古、福建等地優秀作品云集。截至1月23日零點,這臺共計87個平臺、160個賬號參與的特別節目,直播觀看量已達2715.41萬人次。
深圳音樂廳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推出7場線上公益演出,浙江省屬院團推出新年演出季線上展播。浙江京昆藝術中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演藝集團、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交響樂團等多家單位,呈現16場高水準舞臺藝術精品。保利票務平臺初一到初六免費推出全明星陣容音樂劇《萬事皆可》,這也是該劇在國內首次線上展映。
此外,不少院團、演出機構還推出了專門為線上量身打造的作品。比如中央民族樂團推出的“和合共生”新春國樂展播,每天在微信公眾號推出一部既適合春節氛圍又適合線上平臺播出的民樂精品。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調研結果顯示,60%的從業機構表示線下市場恢復后依然會嘗試線上演出。演出產業的數字化拓展仍將是不可逆轉的探索方向。
上一篇:將一本書的表情進行到底 世界即時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營業性演出場次9400余場、票房收入3 78億元、觀演人數323 80萬……(引題)春節假期演出市場強勁復蘇(主題)姜琳琳中國文化報記者劉
2023-02-02 13:39
原標題:將一本書的表情進行到底何啟明《百手聯彈》是作家葉夢從1997年開始,歷經20年的一次文學創作實踐。她以散文的形式,為100位藝術家進行
2023-02-02 13:33
原標題:廣州再添一座新美術館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李巧蓉)經過四年的籌備和建設,2月1日,位于廣州番禺的“另一個美術館”正式開館,廣州
2023-02-02 13:49
原標題:描繪原生態傳統圖景,塵封數十年后——(引題)黃胄藏“樂亭皮影”炎黃藝術館首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半個多世紀以前的皮影從
2023-02-02 11:51
原標題:農民畫里寄鄉愁中國文化報駐江蘇記者王煒走進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冶山街道,農民畫之鄉的鄉親們正熱熱鬧鬧地忙年。六合農民畫非遺傳承
2023-02-02 11:32
原標題:圖片新聞春節期間,中國美術館以精心策劃的“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賀新春之禧。精品展展出了近600件征集作品,另有中國美
2023-02-02 11:45
原標題:非遺過大年:讓傳統節日過得生動中國文化報記者?王彬如果你幾年沒回家鄉,再回來,鄉愁中可能要夾雜一些游客心態了。這倒不是因看得
2023-02-02 11:39
原標題:張頌文、《孫子兵法》、江門街景……都被帶火啦!(引題)《狂飆》一路狂“飆”(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兔年剛到,電視劇《狂飆》
2023-02-02 11:45
原標題:電影“周邊產品”是門好生意嗎經濟日報記者姜天驕□隨著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影市場產業鏈不斷延長,基于熱門影片推出的衍生品逐步
2023-02-02 10:33
原標題:湖北陽新民俗文化鬧元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易相志2月1日,湖北省陽新縣舉辦“稚域之春”新春文化節活動,濃郁的地方民俗
2023-02-02 10:36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點亮元宵節夜空的花燈匠人元宵節(淄博花燈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前夕,記者來到山東淄博,走近傳統花燈制作
2023-02-02 10:54
原標題:東城增文化產業空間15萬平方米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瑤)近日,東城區召開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東城區高質
2023-02-02 10:42
原標題:新春惠民公益鑒寶活動開場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昨天,西城區琉璃廠文化街“萃珍齋”里,不少市民一大早就排起隊,帶著自己的“寶
2023-02-02 10:38
原標題:這個春節,我們一起看電影從大江南北電影院里人潮涌動,到一張張社交平臺上“曬”出的電影票根;從2023年春節檔創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
2023-02-02 09:37
原標題:小而美盡精微(主題)——中國美術館千幅“小畫”迎春光(副題)聞逸方寸之間,能容寰宇萬象;咫尺之內,可收世間百態。癸卯新年之際
2023-02-02 09:46
原標題:北京751園區——(引題)工業遺址時尚氣息(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潘俊強走進北京751園區火車頭廣場,工業風與時尚感撲面而來。一列上世
2023-02-02 08:49
原標題: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引題)森林劇院沉浸體驗(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在上海奉賢,有座建在森林中的藝術空間,名為“
2023-02-02 08:38
原標題:浙江杭州“文藝星火賦美”工程——(引題)街頭巷尾藝韻流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竇皓夜幕初垂,浙江杭州西湖邊,浙江音樂學院的學生
2023-02-02 08:38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加強文物市場行政執法工作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文物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的通知
2023-02-02 07:48
原標題:從《狂飆》到《流浪地球2》,口碑熱度持續走高同時,引發廣泛深刻的社會大討論——(引題)“全民級影視”爆款力作讓我們看到了什么?
2023-02-02 07:41
原標題:一部經典話劇明天為茉莉花劇場揭幕(引題)《大橋》升起之時,理想與熱血猶在(主題)文匯報記者王筱麗“雖然上海已經擁有了越來越多
2023-02-02 07:49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近600年的古壁畫“活”了1月31日,游客在北京法海寺壁畫主題沉浸式數字藝術館參觀。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近日,北京法海寺壁
2023-02-02 07:43
原標題:多樣藝術空間豐富文化生活(藝術為城市添彩)人民日報記者曹雪盟靜下心,到美術館看一場展覽;放緩步,在藝術街區度過一個愜意的午后
2023-02-02 07:56
原標題:劉德華:61歲狀態佳圓了科幻夢1月30日,熱映電影《流浪地球2》劇組來到廣州,受到觀眾熱烈歡迎。首次加盟《流浪地球》系列電影的劉德
2023-02-02 05:42
原標題:曹操高陵發現疑似宋代守陵戶新華社鄭州2月1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曹操高陵及
2023-02-02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