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動態: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 “考古中國”發布4項重要考古成果

時間:2022-09-19 15:32:12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 “考古中國”發布4項重要考古成果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9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后城咀石城遺址、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都書院街商代墓地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聚焦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進展。后城咀遺址是內蒙古中南部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城遺址,2021年以來重點發掘了石城最外重防御體系,包括外環壕、外甕城、馬面、臺基等組成部分。其中外甕城下面發現2條地下通道,兼具進攻、防御雙重功能,進一步揭露了后城咀石城復雜完備的城防體系,為研究北方地區史前城市防御體系提供了新的線索,是河套地區聚落形態演進的生動實物例證。碧村遺址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內黃河沿岸地區首個確認的龍山時代大型石城聚落??脊殴ぷ鹘沂境隽顺菈俣獾攸c由“品”字型墩臺構成的東城門遺址,該處城防設施規模宏大、結構規整,顯示了河套地區石城遺址一類獨特的城門形制。東城門遺址和已發現的小玉梁地點核心建筑區、石門墕地點城防設施遺跡共同組成了碧村遺址的聚落結構,凸顯了碧村遺址控制晉陜高原交通要道的重要戰略位置。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多網格式城市布局,2021年以來考古工作陸續揭露了多處城市道路和道路兩側夯土墻,遺址北緣中部首次發現較為豐富的制陶遺存,宮城西南角發現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祭祀區以西發現有二里頭文化大型居址及高規格墓葬,是探討早期國家都城制度、手工業與社會經濟、禮儀與喪葬制度等問題的重要線索。鄭州商都書院街商代墓地是一處商代中期白家莊期的高等級貴族墓地,考古發現2條壕溝與25座墓葬,其中2號墓(M2)是鄭州商城目前發現的陪葬品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等級最高的墓葬,出土青銅禮器、兵器以及玉器、金器、貝幣、鑲嵌綠松石的牌飾等各類器物200余件,進一步豐富了商代中期文化內容和鄭州商城聚落結構布局的內涵。

此次通報的4項重要成果,展現了中國史前文明化與早期國家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實證。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為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標簽: 考古中國 石城遺址 國家文物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