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兩代“港口人”的青春對話——評舞劇《東方大港》

時間:2023-06-07 10:44:4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兩代“港口人”的青春對話(主題)

——評舞劇《東方大港》(副題)

日前,由寧波演藝集團出品,寧波市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舞劇《東方大港》在北京上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方大港》講述了寧波“大港”的兩代人,探索創新、自主研發,終于實現千萬級大型集裝箱碼頭現代化運行的故事。“兩代人”在時間上跨越幾十年,但是作品并沒有按照角色人物由少及老的自然成長軌跡進行戲劇敘事,而是以“港”的母親“鷗”為線索人物,通過回憶、倒敘等手法,將“今天”和“昨天”有機銜接起來。

于是,劇中除“鷗”之外的所有人物,無論是“今天”的青年還是“昨天”的父輩,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舞臺上始終洋溢著青春活力。

全劇為四幕結構,清晰明朗。每幕都有一個戲劇焦點,由“今天”引出“昨天”,或由“昨天”激勵“今天”……在劇情的發展推進中,兩代人都在各自的空間得到成長,而“今天”的晚輩顯然是在“昨天”先輩精神的引領之下成長的,體現出“大港”現代化事業發展的代際傳承。

該劇情感表達細膩。比如,暴風雨夜,“海”和工友們奔赴“大港”搶險不幸犧牲。“鷗”與其他工友的妻子守望在大海邊,祈禱、盼望著心愛的人平安回來。舞臺上,長方體的矩形框架,由四位女演員推動著慢慢旋轉,物理的運動體現著妻子們忐忑不安、焦慮無措的心境,妻子們看到丈夫平安回來的表現各不相同,但她們有著同樣的情感,就是驚喜無比、失而復得!只有“鷗”等來的卻是“海”的安全帽,十幾對團圓的夫妻和形單影只的“鷗”形成強烈反差。

編導重視戲劇的邏輯性以及思維的縝密性,通過前后呼應的方式揭示事件關聯、人物成長。比如在中外雙方談判的時候,居中的是談判區,背景是多媒體營造的城市夜景,而上、左、右演區的矩形演框中是“大港”人家中的日常生活;當“港”的實驗進行到關鍵時刻,燈火萬家的日常再次出現。兩次家庭場景均是在“港”和同伴的工作進行到最艱難或關鍵的時刻出現,揭示出每一個“大港”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家”的支撐,所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大港”的現代化,離不開每一個“大港”人與其家人共同的付出。

編導自如地將生活形態舞蹈化。在實驗失敗的一場,“港”萬念俱灰、頹喪無比,這時人物的整體舞臺狀態是軟塌塌的,就好像提不起的“面人兒”,緩慢的起落之間,人物內心的絕望彷徨一覽無余。

“月光之舞”是劇中非常浪漫的一段,主要通過置于舞臺上的一盞射燈完成。

中外談判陷入僵局,大海邊,“港”無比失落,“灣”來到“港”身邊,射燈投向后幕形成一輪明月,月光下,在大提琴獨奏、鋼琴協奏的深沉旋律中,“港”與“灣”深情共舞、互相安慰、相互鼓勵。母親“鷗”走來,射燈慢慢移動,“月光”便停留在舞臺左外側的墻上,“港”與“灣”相互依偎,用手比出的“心”清晰地映在“明月”上……“港”帶著“灣”離開,“鷗”凝視著“明月”,上面出現了“海”高大的身影,此時,舞臺上依然只有“鷗”孤單的身形,“海”在“明月”上的投影,則是通過精心的編排在觀眾的視覺盲區實現的,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東方大港》的整體呈現流暢自然,這得益于編導對于舞臺調度的精準把控。“鷗”作為線索人物,往往需要在“今天”和“昨天”之間迅速改變形象,由老年到青年,再由青年到老年,這種換裝和改變造型,都是在不中斷戲劇的情況下完成的。

一部舞劇能否講清楚戲劇故事,能否塑造鮮活的戲劇人物,能否準確傳遞動人情感,舞蹈的編排和最終的綜合表現是關鍵。作為原創舞劇,《東方大港》沒有將舞蹈的風格局限在某一種形態之中,而是將“民族”“芭蕾”“現代”等多種舞蹈語匯融合之后為我所用,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更開闊的審美視域。

音樂是舞蹈最親密的伙伴,它賦予無聲的舞蹈以有聲的形象。作為一部工業題材的舞劇作品,音樂效果的都市感、現代感必不可少。同時,由于《東方大港》所表現的內容在時間上跨度比較大,音樂上就不應是單一風格貫穿到底。在表現“昨天”時,手風琴、蘇聯歌曲、圓舞曲、迪斯科,就很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感覺。全劇音樂具有影視音樂的畫面感,并富有清新婉轉、律動悠揚、深沉憂傷、激越澎湃的多重色彩。

寧波歌舞劇院的演員對各自人物形象的把握比較到位。飾演“海”的王政與飾演“港”的夏天,“父子”二人形神兼備,舞臺表現富有激情,情感飽滿。

兩位女主人公也很出色,飾演“灣”的王藝涵輕盈靈動,與人物形象吻合;飾演母親“鷗”的王萌萌與角色有年齡的跨度,表演難度較高,但演員很好地表現出人物的不同狀態。

《東方大港》對開拓現實題材的創作思路具有研究價值和借鑒意義。而這部作品所展現出的奮進、向上、蓬勃、青春的精神氣韻,也是新時代中國的真實寫照。

(作者:為之,系上海歌劇院藝術創作部主任)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