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健康大講堂】胃腸道不適,原來是焦慮

時間:2023-01-03 11:51:40    來源:科普中國網    


(相關資料圖)

近期門診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60多歲的王阿姨,反復胃腸道不舒服,每天晨起干嘔,經常肚子脹,不消化,大便次數多,不成形,王阿姨反復去消化科就診,該查的都查了,但就是查不出原因,藥吃了也不見改善,她甚至有些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癥,整天沉浸在緊張擔心的情緒和胃腸道不適的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

有經驗的消化科醫生推薦王阿姨去看看心理門診,在心理門診,經過醫生詳細問診,王阿姨承認自己子女不在身邊,常感到孤獨,近2年來心情容易煩躁,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心煩易怒,發脾氣,睡眠也不好,經過精神檢查及系統的精神心理評估,王阿姨被診斷為焦慮障礙。在醫生指導下,開始了系統的抗焦慮治療,經過6周治療,王阿姨心情好了,不再心煩,胃腸道不適的癥狀竟然也奇跡般的好了。

剛才提到的王阿姨的這組癥狀,在醫學上叫“軀體化癥狀”,通俗的說,就是有各種各樣的不適癥狀,但檢查卻查不到任何器質性的異常。其特點是以一種多種多樣,經常變化的軀體不適為主訴的精神障礙,癥狀可涉及全身的各個系統和器官,最常見的是心血管系統如心慌,胸悶,呼吸窘迫,甚至瀕死感,消化系統癥狀胃腸道不適,如食欲減退,打嗝,噯氣,惡心,腹內感覺有氣體在游走,泌尿系統癥狀如尿頻尿急,也有些人出現感覺異常,如皮膚瘙癢、燒灼感、刺痛、麻木感,頭痛,胸背痛等各種不明原因的疼痛。

軀體化癥狀往往不是獨立存在的,常常與情緒障礙合并存在,尤其在老年人。與成年人不同,老年人的焦慮抑郁往往以軀體化癥狀表現,抑郁情緒常被身體其他不適癥狀所掩蓋,很多老年情緒障礙的患者往往就診于軀體癥狀相關的科室而不是精神???,所以老年期抑郁癥很容易漏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伴軀體疾病老年患者其焦慮抑郁障礙愈發嚴重,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抑郁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伴軀體疾病患者的焦慮抑郁率高達20%~50%。

為什么老年人的焦慮抑郁常常以軀體化癥狀來表現,一般認為可能與文化背景、人格、童年經歷以及焦慮抑郁伴隨的植物神經癥狀被強化有關,老年人如果遇到精神刺激,往往不會傾訴,而是在潛意識里會以軀體不適的方式來表達對接受到精神刺激的反應。例如負性生活事件作為精神刺激,會導致大腦的皮質醇水平升高,皮質醇升高可激活肝臟色氨酸吡咯化酶的活性,促進色氨酸降解,導致一種叫做5-羥色胺(5-HT)的神經遞質分泌不足,5-HT是一種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5-HT的不足會引發焦慮、抑郁等癥狀。所以,情緒的變化會反應在軀體上,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

老年人焦慮抑郁往往不易識別,心境低落、興趣與愉快感喪失、易疲勞這幾條通常視為最典型的抑郁癥狀,老年人的焦慮抑郁常常以軀體化癥狀來表現,所以如果老年朋友出現不明原因的軀體不適,做各項檢查又查不出來原因,建議進行情緒障礙的篩查,對于老年人早期識別情緒障礙,可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疾病負擔。

作者簡介:

陳 敏,北京市隆福醫院老年病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從事精神科臨床診療工作10年余。

標簽: 情緒障礙 心理門診 各種各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