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熱液的陰差陽錯
1977 年的深潛探測中,研究人員的地質學家含量達到了百分百,卻沒想到發現了熱液生物群;到了 1979 年,追尋熱液生物群的生物學家反而發現了熱液噴口和黑煙囪,這個過程充滿反差感和戲劇性,不過,更有趣的是此后四十年的研究也大多聚焦在了生物群上。
巨型管狀蠕蟲的發現一簇一簇的紅色綴在熱液噴口附近,它們不是植物,更不是熱液的口水,而是管狀蠕蟲的鰓狀羽。
管狀蠕蟲是深海熱液動物中的個體最大的一種,能長到 1.5 米,可它的身體無口,無腸,又沒有消化器官,怪得很。
這個神奇動物靠的居然是一肚子的共生細菌生存,它用鰓狀羽吸收細菌所需的元素,然后拜托細菌合成有機物。
這個發現終于解決了科學家對于熱液生物的疑問,沒有光和養分,它們到底是如何存活的問號被打掉了。
蹬鼻子上臉的龐貝蟲不是所有的細菌都長在蠕蟲體內,也有細菌長在蠕蟲體外的共生關系。
龐貝蟲就是這么一種,而且它甚至長到了黑煙囪上,和細菌堪稱上刀山下火海的情誼。
龐貝蟲只有一個小學生的直尺那么大,卻膽敢以黑煙囪為家,同黑煙囪一齊成長。
傳說中龐貝古城就是消失于火山噴發之中,而這種蟲子住在黑煙囪里看著噴出的礦屑,就像活在龐貝一般,因此得名「龐貝蟲」。
深海珊瑚林生長手冊深海無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萬事只能靠珊瑚自己。
它需要找到硬質的基底、適宜的海水和充足的食物,才能順利進化為珊瑚林。
好在它并不是十分挑剔,只要是堅硬的巖石,無論是什么都可以,但海水和食物緊密相關,需要挑選。
只有地勢起伏,才會有活躍的水流帶來食物,因此,珊瑚只要順著水流的方向生長就能攔截到食物。
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珊瑚往往會長成各種招展的造型,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生存。
海溝是地球的腦回路地球表面的最深點位于馬里亞納海溝南端,其名曰「挑戰者深淵」,水深達到 11000 米。
許多人類尚未搞清楚的事物就在那里,不動不聲,科學家為了搞清楚其中奧秘,多次造訪。
可海溝仍舊藏著大量未知,就像是自然的記憶褶皺,就像是地球的腦回路,記錄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五十年如一日地打洞人類是天生的打洞動物,關于地底的探索從未耽誤,甚至想過鉆穿地殼來見證地幔的真面目。這個計劃被叫作「莫霍計劃」,由美國的科學家提出,政府提供支持,幾年后因為經濟不勝負擔而功虧一簣。目標雖然沒有實現,但是啟發了大洋鉆探計劃。
大洋鉆探的思路更加直接:地殼的基巖已經能說明深海大洋的構造與成因,因此不必挑戰更深的地幔。
五十年來,各國的科考船在汪洋各處灑下無數鉆孔,取回了 34 萬米的巖芯,這是一筆相當貴重的研究材料,畢竟打洞容易取芯難。軟硬程度不同的巖石就是兩種不同的挑戰:軟的巖石需要從海底巨厚的泥質紋層,取出沒有攪動的原裝樣品;硬的巖石需要在高溫、高壓的地殼深處,向無比堅硬的結晶巖發動攻擊。無論如何,都是艱難而重要的取芯路。
災難兄弟地震與海嘯板塊運動造成海洋和陸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板塊交界地帶,強烈運動會造成地震之類的災難。
太平洋板塊的邊緣是俯沖地帶,俯沖運動會造成大量地震,這里的地震發生約占全球地震總數的 80 %。
在海洋中,海嘯是經常伴隨地震出現的另一種災難,特大地震和超級海嘯雖少但破壞巨大,且大多與海洋有關。
為了搞清楚兩種災害的發生原理并減少破壞,科研人員潛入地震發生處的深海采集了許多信息。
研究發現,這種強大的能量來自板塊運動的能量向上傳送,但具體是怎么回事還沒有結論。
目前,為了建立災難預警機制,科學家們深入地震發生帶探測,建立各種觀測網,向地球學習它的變化是我們主動應對災難的唯一方法。
危險的火山也有孩子身高越過一千米的海山大概有十萬座,且他們有一個共同成因就是火山,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并非活火山,已不再擁有造次的能力,只有活火山爆發才會成為災難。但可怕的是,活火山爆發會形成火山島,火山島保留著暴怒的基因,仍能再次爆發,形成新的火山。
南海的喀拉喀托火山,就是會在爆發后留下孩子的典型,時間回溯至 1883 年,喀拉喀托火山一怒之下將火山灰噴到八萬米高空,同時,掀起了四十米高的海嘯,無惡不作的它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還毀掉了三分之二的火山島。然而,這不是結束。
1927 年,喀拉喀托火山居然再次爆發,搞出了一個小火山島,被稱為「喀拉喀托之子」。這樣的例子在火山地震帶比比皆是,也就是板塊交界處,基本全都是因為俯沖帶運動而產生一次次的火山爆發。
海中的力量深不可測除了地震、火山,還有一種可怕的海洋災害叫做「海底滑坡」,他與陸地上的滑坡災害迥然不同,深海賦予了它一層恐怖的外衣,因為它的特點就是:規模巨大、影響深遠、時間漫長,如此瘆人的特點被它悉數掌握,災害魔王的身份確鑿無疑。
海底滑坡最為著名的一次要數斯圖爾加大滑坡,他發生在挪威的海岸,造成了 9.5 萬平方千米的巨型滑坡,也就是達到了一個浙江省的面積,其體積更是能把浙江省鋪高 30 米厚,且它同樣能引發海嘯,形成的海嘯會比滑坡的影響范圍更加大,破壞力由此可見一斑。
深海的金屬有多猖狂太平洋海底是一塊聚寶盆,有上萬億噸的錳結核可開采,而且增長速度遠超開采速度,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書籍《海洋的礦產資源》中的內容,恰好是這本書讓各國翻涌起了海底采礦的狂潮。
埋藏在深海的礦產就像是閃閃發光的黃金,引得無數船只為之「折腰」,為之飄蕩。然而,即便是黃金時期,也只有一家聯合體泵上了 800 噸的錳結核,更讓人痛惜的是結局,他們把采礦系統給弄丟了,辛苦發現一朝變成了泡影。
深海的多金屬礦是我們想采就能采,其中涉及到對海洋生態的保護,因此要提高技術來減少對海洋的影響——無疑難上加難。好在深海的多金屬礦有三種,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金屬硫化物,全都是很重要的礦產資源。
多金屬結核鋪在海底,你采或不采,它就在那,唯一的開采難度在于深度大;
富鈷結殼長在海山上,水錢價值高,可偏偏「臉皮薄」,每個巖石表面僅有幾厘米厚,開采也不省事;
金屬硫化物恐怕是御三家中最好開采的金屬礦,它在熱液中很常見,估計儲量可達 6 億噸,前景不錯。
目前,這些金屬礦就在海底向上張望,而我們人類也能潛入他們的視線,奈何汪洋終究是一層屏障,想在深海中打撈寶藏還不是一件容易事。
結語深海散落著地球的基因,需要一再探尋學習,沉下心,向下求。雖然現在的我們活在海平面以上,但是我們的歷史也許就沉在深海之中,向下潛,穿透寧靜滄海,既能讀懂地球往事,又可以步入未來的夢。越了解深海,就越了解地球,也越了解我們的未來軌跡,向下潛,去無光之地追尋奇跡之光。
轉載開白、商務合作,歡迎掃碼聯系!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近日,多地影院有序恢復營業,全國影院營業率回暖。4月18日,受疫情影響一個多月的南京電影院迎來復工。當天上午,南京萬達影城新街口杜比
2022-05-07 09:35
從《山海經》到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從《淮南子》到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從《莊子·逍遙游》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古往今來
2022-05-07 09:35
近日,《國家電影局關于申報2022年度電影精品專項資金的通知》發布。《通知》指出,為進一步推動優秀國產電影創作,2022年國家電影局將繼續
2022-05-06 09:50
喜劇演員文松在自導自演的電影《臥鼠藏蟲》中,缺少了他在綜藝小品舞臺上表現出的搞笑能力。不好笑,是這部喜劇片無法回避的問題。落空的歡
2022-05-06 09:50
《你是我的春天》聯合《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打造的最新美食紀錄片《尋味貴陽》,日前共同發布尋味聯合短片。視頻中,滿目琳瑯的中國傳統
2022-05-06 09:50
日前,皮克斯全新動畫電影《光年正傳》發布預告片,《玩具總動員》中的靈魂角色巴斯光年單人電影首次與影迷們見面。影片由安格斯·麥克萊恩
2022-05-06 09:50
一支畫筆,一腔熱血,漫畫一生,理想一生。由范儉擔任總導演,第一部中國當代漫畫家生態系列紀錄片《漫畫一生》3月24日正式上映。影片用細
2022-05-06 09:50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5
2022-04-27 08:38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42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5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58
2022-04-27 08:37
2022-04-27 08:35
2022-04-27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