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為什么會出現乳腺結節?
簡而言之,乳腺結節只是一種現象,并不是疾病本身。乳腺結節包括增生性結節、腫瘤性結節、癌結節、炎性結節等等,可以見于各種疾病,約80%以良性疾病為主。出現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不良生活習慣等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何自查乳腺結節?
首先育齡期的女性朋友可以在經期9-11天后在做自檢,絕經期的女性朋友則建議每月選擇固定的一天檢查。可以在沐浴時進行自檢,正確的乳腺自檢方式:伸出手掌,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末端的兩個指節,拿三個手指掌面來進行自檢,采用小圓周螺旋或上下移動,雙手交替進行,觸及腫塊的時候可以用手指去感受一下腫塊的活動度、大小、邊界。在明亮的光線下,面對鏡子觀察乳房、乳頭、乳暈皮膚有無脫皮或糜爛,乳頭是否提高或回縮。避免用手捏乳房,這種錯誤的自檢方式很容易誤觸出一個包塊,最后變成自己嚇自己。
自己摸到的腫塊,是結節嗎?
首先聯系上個問題的答案,錯誤的自檢方式容易摸到一個假的不存在的結節,這個時候摸到的腫塊當然就不是真的結節。那么如果廣大女性朋友的自檢方式都是正確,這個時候摸到的腫塊,就稱為乳腺結節,但是實際上可能時完全不同的疾病,比如增生性結節、乳腺囊腫、炎性結節等等,最終確診還是建議到醫院請經驗豐富的醫生觸診,結合超聲和鉬靶檢查來明確。
乳腺結節的治療及預防
上面也說到過,乳腺結節涉及多種疾病,其中大多數都是良性的。對于一般的乳腺結節,除了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保持良好心態以外,沒有很好的預防方式,定期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普通女性,最好能夠每年進行乳房體檢;而對于有明確乳腺癌家族史、曾罹患乳腺癌或者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疾病的女性朋友,建議更為頻繁地進行乳房體檢。對于一部分基因檢測明確有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的女性來說,預防性切除雙側乳房也是降低乳腺癌發病率的手段之一。
為什么乳腺增生如此常見?
乳腺增生甚至根本不算是病,而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基本每個女性到醫院檢查,報告都會提示“乳腺增生”。很多女生看到這四個字就會聯想到乳腺癌....不要慌,二者沒有必然聯系。
乳腺組織是受激素作用的器官,乳腺的發育也是激素作用的結果。女性月經期,激素波動不斷刺激到乳腺組織:月經來潮前激素水平較高,乳腺組織增厚、細胞增大,增生的組織受到激素刺激后還會產生疼痛;月經期過后激素刺激退去了,乳腺組織的增生得到緩解,疼痛感也隨之減輕。
周而復始,就像海水的漲潮退潮,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有極少的病理型增生會癌變。因此對于絕大多數的乳腺增生,大家不必過于擔心,每年定期體檢就可以
導致乳腺增生的原因有哪些?
乳腺增生的根本原因是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是因為激素和乳腺組織相互之間的作用所造成的。
乳腺增生會有哪些癥狀?
乳腺增生一般會出現乳房疼痛,乳房周期性的增大,局部觸摸時邊界不清的團塊等等。
乳腺增生和結節有何區別?
乳腺增生實際上是乳腺在“正常發育和退化過程中的失常”,而非真正的疾病,“正常”和“疾病”之間隔著一條河—“失常”,原來我們所稱謂的“乳腺增生癥”只是失常而已。而乳腺結節更多的時候指代各類乳腺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導致乳腺出現腫塊的一種現象,它的成因可能是部分乳腺組織的過度增生,也可能是乳腺腫瘤。
乳腺增生,該怎么辦?
既然我們說了乳腺增生不是病,那還需要治療嗎?那要看是什么目的了,如果想一勞永逸,治愈乳腺增生,這個目的是無法達到也是沒有必要去實現的。如果想緩解疼痛、腫脹的癥狀,還是有一定方法的。
西藥治療,可采用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如三苯氧胺,阻斷雌激素作用,可以緩解疼痛,治療效果強,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選,也不宜長期服用。
中醫中藥治療:對抗乳腺增生的中成藥可以緩解增生帶來的脹痛不適,效果比較溫和,副作用也相對較小,可以幫助一部分癥狀比較重的女性朋友渡過“最困難的時期”。
手術治療,乳腺增生癥因內分泌代謝失衡所致,本身沒有手術的必要時。但有時遇到個別和乳腺癌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增生性乳腺結節時,為了明確診斷,亦可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
所有這些手段,都只能暫時緩解增生癥狀,并不會帶來“斷根”的效果。總而言之,乳腺增生作為一種“失常”的生理現象,并不會消失,也不需要“治愈”。
來源|浙江省抗癌協會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網絡科幻小說應從技術表達向科學審美進發朱鋼近年來,網絡科幻文學發展勢頭正勁,顯現了可以期待的較強創作力,成為網絡文學新的重要
2023-04-19 10:41
原標題:影視劇邊播邊改應慎重【影視銳評】如今,不僅網絡購物有不滿意包換的售后服務,連網上追劇也可以不滿意“包換”了。近日某劇就給觀眾
2023-04-19 10:51
原標題:中國江南網船會展現水鄉春季民俗4月18日,傳統踏白船表演在王江涇鎮蓮泗蕩的網船會現場舉行(無人機照片)。當日,大型民俗活動中國江
2023-04-19 10:53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揭牌(引題)?“古上海的歷史年表”有了考古根據地(主題)文匯報記者李婷昨天是“國際古跡遺址日”
2023-04-19 10:32
原標題:浙江小百花越劇院《蘇秦》明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記者獲悉,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演出的新編歷史劇《蘇秦》明日在天津大禮堂上
2023-04-19 10:50
原標題:香港郵政發行“二十四節氣——夏”特別郵票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4月18日電(記者陳然)香港郵政17日宣布,將于5月4日推出以“二十四節氣
2023-04-19 09:56
原標題:14部原創劇目37場演出火熱登場?將讓觀眾大飽眼福(引題)?京演集團“五月演出季”主打新京味兒(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雜技劇《
2023-04-19 09:40
原標題:敦煌是值得為之奉獻一生的地方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3月25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在“友朋文化”視頻號線上直播。直播中,樊先生用
2023-04-19 09:56
原標題: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演員陣容強大,《龍城》部分劇情跑偏引發反感(引題)?拿狗血劇情當宣傳噱頭很遺憾(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
2023-04-19 09:46
原標題:鍍金木乃伊棺槨、罕見動物木乃伊在遇見博物館展出(引題)?114件文物講述古埃及文明(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鍍金木乃伊棺槨時隔千
2023-04-19 09:41
原標題:敦煌“數字藏經洞”上線人民日報敦煌4月18日電(記者趙帥杰)結合敦煌學研究成果與游戲科技的“數字藏經洞”18日正式上線。敦煌藏經洞
2023-04-19 08:44
原標題:舞劇《歌唱祖國》亮相國家大劇院光明日報無錫4月18日電(記者蘇雁通訊員高艷)4月16日至17日,作為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劇展演之一,由
2023-04-19 08:39
原標題:攜手保護應對挑戰——專家及相關人士共話“變革中的文化遺產”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羅鑫)2023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主場活動18日在
2023-04-19 07:39
原標題:《驚天救援》《馬莊村》——(引題)?兩部“江蘇出品”新片定檔“五一”(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周嫻)截至4月18日,今年五一檔上映
2023-04-19 07:41
原標題:字幕非小事能添彩也能添堵王海寧最近,商務部官網上轉載了一篇《傳播中國電影“字幕”很重要》的文章,文中大意是國產影視劇出海,雖
2023-04-19 07:54
原標題:學習中國武術,愛上中國文化(僑界關注)楊寧胡萍中國武術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很多海外
2023-04-19 07:46
原標題:浙江紹興越城區——推動廉潔文化入腦入心人民日報杭州4月18日電(記者竇皓)“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日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
2023-04-19 07:51
原標題:從世博會中看見“女性”:“她·世界”上海展出由世博會博物館主辦的《她·世界——女性世博之跡》新展正在進行。展覽追隨女性在世博
2023-04-19 05:43
原標題:第31屆“白玉蘭獎”提名揭曉(主題)頒獎典禮將首次設“數字紅毯”(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第3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即
2023-04-19 05:44
原標題: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引題)天津大劇院明晚上演《大飯店》(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為天津劇院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明
2023-04-18 16:38
原標題:天津人藝創排津味兒故事(引題)話劇《愛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圖)(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記者自天津人藝獲悉,
2023-04-18 15:49
原標題:“紅舞鞋”跳起來近日,天津師范大學雙周音樂會——第三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紅舞鞋”舞蹈大賽決賽在該校音樂廳舉行。來自21個學部
2023-04-18 15:35
原標題:《媽媽咪呀》《求職高手》等節目定檔(引題)“女性綜藝”展現女性群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題材的綜藝官宣定檔
2023-04-18 15:43
原標題:兩位導演講述“美味”烹制過程(主題)從劇版到電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劇版《愛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標題:“外賣詩人”15萬公里寫下4000首詩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今年54歲的王計兵和其他外賣員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地送餐;和別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