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正式發布了《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誰是北京市癌癥中的“頭號殺手”?癌癥發病和死亡情況有什么特點?
01
北京市惡性腫瘤發病率逐漸升高
(資料圖)
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
①每天百余人確診患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增長明顯
《年報》顯示,2019年北京市惡性腫瘤新發例數為58234例,這相當于北京每天有159位居民確診患癌,發病率為419.97/10萬,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2.54%,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甲狀腺癌和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長較為明顯。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②腫瘤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
死亡例數為27350例,死亡率為197.24/10萬,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1.42%,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與甲狀腺癌和結直腸癌占比增高、診療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增強、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等腫瘤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關。
但惡性腫瘤仍是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惡性腫瘤的疾病負擔仍在不斷加重,制定符合衛生經濟學要求的預防和控制策略仍是當務之急。
02
北京市癌癥患者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①男性癌癥發病率低于女性,但死亡率高于女性
從性別上來看,男性發病率(414.40/10萬)略低于女性(425.48/10萬),但男性死亡率(235.01/10萬)高于女性(159.89/10萬),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
②無論男女,肺癌都是“頭號殺手”
數據顯示,男性發病順位前5位依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其中甲狀腺癌由2018年的第6位和上升至2019年的第4位。女性發病順位前5位依次為乳腺癌、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和子宮體癌,與上一年度相比發病順位前5位沒有變化。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惡性腫瘤死亡無論男性和女性首位均為肺癌,其次是結直腸癌。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第3至5位分別為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分別為乳腺癌、胰腺癌和胃癌。
03
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
發病和死亡存在地區差異
①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
北京市惡性腫瘤年齡別發病率自20至24歲由于甲狀腺癌的拉升開始上升,于80至84歲達到高峰;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自40至44歲開始上升,在85歲及以上年齡組達到高峰。年齡別發病率和死亡率變化趨勢與上一年度相同。
②城區發病率高于郊區
從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區惡性腫瘤發病率高于郊區,但死亡率低于郊區。
03
癌癥也是一種可控的慢性病,預防有“秘訣”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癥作為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日常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行為方式、病菌感染和自身代謝等因素均會影響癌癥的發生發展,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4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除選擇健康生活方式外,采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措施,將癌癥消滅在萌芽狀態,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也會極大降低癌癥治療費用,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重視癌癥的早期篩查。比如,胸部低劑量CT可以篩查肺癌;B超和甲胎蛋白可以篩查肝癌;乳腺B超和鉬靶可以篩查乳腺癌;胃鏡可以篩查胃癌和食管癌;HPV和TCT可以篩查宮頸癌等。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針對居民高發癌癥,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癌癥防控措施和癌癥篩查惠民工程,涉及肺癌、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居民可咨詢居住地所屬社區,了解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的相關事項。
真正預防癌癥的秘訣就藏在你生活的點點滴滴里,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預防,給自己的健康留出更多的時間。
注:腫瘤登記數據一般于3年后發布,依據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的腫瘤登記原則,腫瘤發病病例需要與死亡和隨訪資料核對以補充信息,因此本年度發布的數據為2019年北京市腫瘤登記數據。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標簽:
上一篇:焦點要聞:沙塵:我走了。我又回來了……網友:這是“回鍋沙”?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當AI開始歌唱,人類的歌聲還能否被聽到?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記者王詩堯)“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呼吸都由AI演唱。”AI唱歌雖然已經不是
2023-04-14 09:42
原標題:文化和旅游部擬對未成年人參與劇本娛樂活動設置保護條款文化和旅游部4月13日發布公告,就《劇本娛樂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
2023-04-14 09:49
原標題:同一APP換個端口收聽得重新交費會員收聽一些專輯還得再充值(引題)視聽類App能否“只收一次費”?(主題)法治日報記者文麗娟用手機
2023-04-14 09:45
原標題:青色,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色彩密碼包巖青色,是春天的顏色。無論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還是“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2023-04-14 08:41
原標題:青年電影人將鏡頭對準人間煙火(主題)帶著大銀幕上的中國故事“揚帆遠航”(副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萬里歸途》《刺殺小說
2023-04-14 08:36
原標題:類型拓展表達創新(引題)海上反恐題材影片《深海危機》在京首映(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徐嘉偉)海上反恐題材影片《深海危機
2023-04-14 08:35
原標題:《無間》最大的看點是演員(主題)首次當導演的奇道對“實力派”贊不絕口(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由靳東、王麗坤、張志堅、王志文主
2023-04-13 22:37
原標題:第十四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征文正式啟動第十四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征文11日正式啟動。即日起,香港大中小學生及35歲以
2023-04-13 15:54
原標題:海派皮影戲亮相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展演(引題)?《花木蘭》捧起“紫金杯”(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趙玥)4月2日至4月12日,首屆全國
2023-04-13 15:53
原標題:現代京劇《東方大港》展現中國創新故事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伴隨著舒緩的回憶曲,舞臺紗幕上播放的泛黃的青島港老照片,昨晚,青島
2023-04-13 15:49
原標題:舞劇《歌唱祖國》再現經典誕生歷程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4月16、17日,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現實題材舞劇作品《歌唱祖國》在國
2023-04-13 15:45
原標題:為何靳東演不好這部諜戰劇◆孫佳音由靳東、王麗坤、張志堅、王志文等主演的諜戰劇《無間》正在熱播。開播伊始,就有網友吐槽劇情雜亂
2023-04-13 15:55
原標題: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覽舉辦(引題)?崇尚經典內化出新(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賴睿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璀璨瑰寶,是具有代表
2023-04-13 14:45
原標題:重溫《自由與愛情》,“全球最大裴多菲之書”亮相(主題)將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展至五月中旬(副題)文匯報訊(記者許旸)“生命誠可貴
2023-04-13 14:32
原標題:西班牙鋼琴家馬里奧來寧演奏:(引題)?在中國,看到了古典音樂的未來(主題)新華日報記者周嫻馬里奧·阿隆索,是西班牙“鋼琴王子
2023-04-13 13:53
原標題:滑稽戲《哎喲爸爸》在笑聲中探討養老新華日報訊(記者王慧)4月12日,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秀劇目展演落下帷幕,滑稽戲《哎
2023-04-13 10:32
原標題:根據倫敦西區現象級懸疑經典改編(引題)?《偵查》中文版4月27日將登南鑼劇場(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北京兒藝出品、根據倫敦西區
2023-04-13 10:51
原標題:虛構應以生活為基礎馮倩近日,“國產劇能不能尊重一下產婦”這一話題登上了某熱搜榜單,眾多網友紛紛跟帖留下自己觀點。“喝奶茶可以
2023-04-13 10:32
原標題:政策引導、業態融合,北京推動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引題)?城市書香,更多“悅”讀方式(文化市場新觀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施芳
2023-04-13 10:52
原標題:嶄新“九兒”亮相,“紅高粱”打磨升級歸來新華日報記者王慧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江蘇大劇院原
2023-04-13 10:44
原標題:文學現場的魅力與挑戰(創作談)(主題)——《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與我的文學批評(副題)孟繁華《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2
2023-04-13 09:45
原標題:《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首周末拿下3 77億美元,超越迪士尼動畫片票房紀錄(引題)?這一回,電影成為了游戲衍生品?(主題)文匯報
2023-04-13 09:51
原標題: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余音張星竹近幾年,兒童文學創作蓬勃發展。其中,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的創作得到了眾多出版社和期刊社的重視
2023-04-13 09:32
原標題:評獎首次全板塊覆蓋網絡視聽內容(引題)?上海電視節今年6月將迎“白玉蘭綻放”(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張熠)記者昨天獲悉,第28屆
2023-04-13 09:53
原標題:功夫片會消亡嗎?《龍馬精神》或許是答案(主題)專家:真正的創新是對身體再媒介化過程的突破(副題)由成龍飾演的電影《龍馬精神》
2023-04-13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