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灼識咨詢:《2023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行業藍皮書》(PDF)

時間:2023-06-15 11:56:51    來源:網經社    

供應鏈金融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紓困,科技解決方案在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方面發揮獨特作用。隨著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金融機構的合作協同變得更加深入,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CIC灼識咨詢發布了《2023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行業藍皮書》,藍皮書中就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進行梳理,并對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概覽和競爭格局進行了詳細分析。本文將藍皮書中的精華內容摘錄出來以饗讀者。

1

供應鏈金融概覽

自2017年以來,多項法規和政策出臺加速供應鏈金融行業數字化,驅動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按資產余額計算,2018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從20.1萬億元擴大到32.3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5%。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資本市場不斷完善、技術創新以及利好政策法規陸續出臺,預計2027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51.6萬億元人民幣,2022年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9.8%。

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按資產余額計算,2018-2027E

來源:國家統計局,灼識咨詢

2

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概覽

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通過整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使傳統供應鏈金融痛點得到全鏈條上的有效解決與效率提升。按交易額計,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從2018年的3.0萬億元人民幣快速增長至2022年的8.2萬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28.7%,預計將以20.3%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并于2027年達到20.6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按交易額計,2018-2027E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灼識咨詢

第三方科技解決方案具有豐富的系統搭建經驗,專業的研發團隊并提供高級技術支持的軟件資源。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方面的總支出(包括自主研發和第三方科技解決方案支出)預計將于2027年增至1,772億元人民幣,2022年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8%。其中第三方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支出將由2022年的186億元人民幣增至2027年的725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達31.3%,印證中國第三方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

我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源于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專業和定制化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持續技術創新的推動。近年來多家銀行與核心企業紛紛建立供應鏈金融平臺,其中多家銀行將供應鏈金融作為對公業務戰略轉型的突破點,部分央企的供應鏈金融合作模式正向供應鏈司庫、產業互聯網的融合進行轉型。

隨著貿易關系深入發展和產業價值鏈日益復雜,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對專業和定制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核心企業尋求建立可增加供應鏈透明度并整合支付、融資及供應鏈管理的一體化系統,金融機構專注于數字化及精簡化的供應鏈金融流程及有效的風險管理,而解決這些痛點需要專業技術和定制化服務。新技術的出現重塑了供應鏈金融行業的運營方式,人工智能技術如NLP自然語言處理使供應鏈金融工作流程數字化和自動化成為可能,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通過增強數據可靠和透明度改變風險管理方式,新興技術日益增長的應用和市場接受度將推動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發展。

3

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產業競爭格局

在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產業競爭格局中,有五類供應鏈金融領域科技服務商構成,包括第三方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企業背景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金融機構背景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和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其中第三方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具備金融科技創新能力和交易規模優勢,位列行業領先地位,并具備技術和產品優勢形成互聯融通的產業生態。

在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產業眾多參與者中,第三方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具備金融科技創新能力和交易規模優勢,位列行業領先地位。2022年交易額排名前五的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分別為聯易融、中企云鏈、螞蟻集團、京東科技和建信融通,其合計市場占有率超60%,行業頭部效應相對明顯。

全文下載:灼識咨詢_2023中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行業藍皮書.pdf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