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馮馨頤)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吉河鎮吉河壩社區是安康市市場監管局定點幫扶點,全市市場監管系統、駐村幫扶干部們與村民齊心協力,把荒地變為了稻田,讓社區村民們樂開了花。
(資料圖片)
“水田河里稻田出穗了,稻花開了,長勢喜人!”家住吉河壩社區 16 組的趙永余逢人便說。
放眼望去,100 畝連片稻漁種養基地如被點綴的調色盤,呈“人字形”在山谷中鋪開,稻穗層疊,稻花飄香,魚在稻下嬉戲,消失多年的稻田重現水田河的美景!
吉河壩社區地處安康市區西南部,漢江上游,北靠安康著名風景區香溪洞,距安康市中心城區5公里,海拔在 200 至 600 米之間。
上世紀70、80年代,吉河壩社區水田河沿線主產優質水稻,在安康歷史上負有盛名,由于種糧不如打工來錢快、收益多等原因,自2009年之后,社區 11 組至 17 組百余畝水田逐漸被棄耕、撂荒。
周圍的村民大部分收入來源依靠早出晚歸,進城務工。村民周高茂說:“我 2008 年就沒種田了,周圍村民也相繼棄耕,后來整片地就荒了。”
“2022年,安康天宏園種植現代農業現代園區承包吉河壩社區 15、16 組撂荒地發展復合生態種養農業經濟,集中機械治理4個半月,投入資金50余萬元,種植新型漢中晶香水稻,投放稻花魚苗 1 萬余尾,帶動了周邊81戶就業。今年預計生產無公害水稻6萬斤,稻花魚2萬斤?!眻@區業主陳榮濤介紹說。
發生這些改變并不容易。
幫扶單位來助力
2021年12月20日,吉河壩社區 15 組院壩會從白天開到夜晚,柴火加了又加。討論的重點是:是否由龍頭企業來承包荒地、怎么承包?
最后,駐村干部、村干部與周圍村民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達成了撂荒地承包的價格及年限。
2022年1月3日,市市場監管局領導到水田河調研撂荒地治理情況,圍繞吉河壩社區水田河做產業發展規劃;緊接著,市質檢中心對稻漁種養基地周邊3個點位的水、土重金屬含量進行抽檢,檢測均為合格,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2022年3月14日,市市場監管局40余名黨員干部在稻漁種養基地周邊種下桂花、紅葉石楠等180余株;緊接著,組織社區群眾在 15、16、17 組主干道路邊播種格?;ǎ鼗毓分苓叞惭b塑鋼護欄200余米,環境得到美化。
2022年4月20日,市市場監管局在吉河壩社區召開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協調市區農業部門、區政府發揮職能職責助力吉河壩社區產業發展,形成了備忘錄,推行清單化管理,涉及事項逐條落實。
2022 年 6 月 15 日,市農業農村局將安康天宏園種植現代農業現代園區納入 2022 年度糧食作物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專項資金支持發展。
鄉村掀起種田熱
在市市場監管局、駐村幫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1月4日,安康天宏園種植現代農業現代園區挖掘機進入撂荒地動工,村民都趕來圍觀。
在這片土地上,他們見過牛犁地,人挖地,但用挖掘機來平整土地是頭一遭,村民們紛紛議論著、猜測著,稻田會是什么樣子?
2022年5月12日,吉河鎮鎮村及幫扶干部60余人齊聚水田河,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開展“體驗農耕文化、護航糧食安全”文明實踐活動,僅一個上午,就插好10余畝秧田。
2022年6月28日,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在吉河壩社區啟動稻漁綜合種養魚苗投放儀式。在安康天宏園種植現代農業現代園區投放魚苗1000余斤,2000余尾。
大地舊貌換新顏
2022年4月26日,水田河沿線格?;ㄩ_了,粉色、紅 …… 五彩繽紛,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吉河壩社區15組村民周宗福開心地對駐村干部說:“環境就是變好了!”
2022 年8月初,安康天宏園種植現代農業現代園區自建300平米廠房竣工。后期發展,陳榮濤很有信心,他說:“有個100余平米冷庫,儲存農產品;剩下的空間用于稻谷深加工;園區還要給水田河的大米注冊一個商標,要打響水田河的大米品牌。”
下一步,安康市市場監管局將結合園區需求及自身職能職責,幫助引導園區申請注冊商標,指導大米生產廠房建設,開展農產品營銷活動,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通過產業發展持續引導農民增收,幫助園區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不斷提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原創話劇《驚夢》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引題)?陳氏喜劇有笑有淚,更有人生況味(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去年盼到今年,由毓鉞編劇,
2022-08-22 15:35
原標題:以“真秦之聲”見證薪火相傳王思蕊為了紀念秦箏陜西流派領軍人、秦箏教育家、演奏家周延甲為古箏藝術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近日,由
2022-08-22 15:26
原標題:話劇《我不是潘金蓮》創新表達女主角之外其他角色均為男性飾演(引題)?以李雪蓮半生起伏透視個體命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從劉
2022-08-22 15:46
原標題:“打開藝術之門”12小時上演6場音樂會(引題)“古典馬拉松”帶觀眾文藝一整天(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昨天早上9時,中山公園音樂堂
2022-08-22 15:26
原標題: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8月20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頒獎典禮現場,“天壇獎”評委李雪
2022-08-22 15:25
原標題:聚焦漢字文化傳揚中華文明(主題)——第八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側記(副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從遠古的刻符到甲骨文、金文,從
2022-08-22 08:44
原標題: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落幕人民日報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韓鑫)21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江蘇南京
2022-08-22 08:28
原標題:第三屆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舉行人民日報廬山8月21日電(記者鄭少忠)日前,中國電影基金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九江市委市政府等單位
2022-08-22 08:39
原標題: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幕“中國故事”為世界影壇注入強心劑????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徐婧)8月20日,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
2022-08-22 07:35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蠟染姑娘”回鄉傳承非遺技藝家住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航街道的苗族姑娘張娟娟是一名“95后”,由于外婆和母親都是
2022-08-22 07:37
原標題:李雪健挑戰《流浪地球2》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郭帆導演、劉慈欣監制、幕后原班人馬悉數回歸的電影《流浪地球2》近日再度啟程,發
2022-08-22 05:37
原標題:北京西城發布“京劇發祥地之旅”南北兩條線路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8月20日,在北京西城區“京劇發祥地”品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
2022-08-21 15:47
原標題:情懷之外,文藝工作者用行動詮釋“披荊斬棘”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8月19日,由芒果TV自制的全景音樂競演綜藝《披荊斬棘》正式上
2022-08-21 15:46
原標題:科幻元素與中華文化相結合(引題)?《百川文明訣》試水文綜新方向(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短視頻自制綜藝《百川文明訣》近日播
2022-08-21 15:44
原標題:高天流云古書院李曉一棵飽讀詩書的古垂楊柳,盤踞于書院正中,儼如老僧入定。在古樹的濃蔭匝地里,我恍然看見一個衣袂飄飄的先人,從
2022-08-21 08:39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理念創新箭扣長城修繕的“新”與“舊”時值末伏,北京市北郊山脊上,箭扣長城的兩個修繕段施工正酣。位于箭扣長城西面的“
2022-08-21 08:46
原標題:江夏散記朱小平江夏建縣有千年的歷史,號稱楚天首縣。如今的江夏區是武漢市最大的一個區,有亞洲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水域占全區
2022-08-21 05:30
原標題:睡在月光里王曉睡在月光里,就是夏天的模樣。老家的房子青磚砌墻,蓋小瓦。這種房子,看起來氣派,就是不隔熱。暑氣穿過屋頂,直達室
2022-08-21 05:44
【守靜觀海】原標題:了解自然才會有敬畏歐陽就彭州龍門山龍漕溝山溪奪命,各種解讀滿屏,鄙人也是唏噓不已。然而,在悲憫之外,內心里還有良
2022-08-21 05:30
原標題:淺秋染時光張曉杰《沃格蒙特的玫瑰》皮埃爾·雷諾阿[法]?瑪咖供圖清晨或黃昏,走在路上,不經意間,常有清涼的風撲面而來。兩場秋雨
2022-08-21 05:26
原標題:安源路礦工人夜校包華其這是1922年的春天安源老后街福齋巷已是深夜,一盞不知疲倦的煤油燈在黑夜中顯得特別醒目一群年輕人來不及脫下
2022-08-21 05:27
原標題: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北京地區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啟動人民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潘俊強)18日下午,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北京地區群眾文化
2022-08-20 22: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27期)活動空間北京趙思蕊走神江蘇任堅自我樹碑陜西李天躍百密一疏天津龐平另類上海李濟川麻將迷陜西姬大利都有來頭
2022-08-20 08:25
原標題:北京冬奧精神主題展覽開展公眾可通過預約免費參觀昨天(18日)上午,北京冬奧精神主題展覽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奧林匹克塔開幕。本次
2022-08-20 05:48
【作品廣議】原標題:象與氣象肖承森變遷魯楠漫畫,是想象力的藝術。就審美意義而言,漫畫和很多藝術門類一樣,象,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字。漫
2022-08-20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