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天天視訊!有關職業投訴舉報 江西宜春出臺全國首份行政規范性文件

時間:2022-08-08 16:00:51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出臺《宜春市關于規范職業投訴舉報行為 營造“四最”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成為全國首份以設區市人民政府名義出臺的規范職業投訴舉報行為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為制定出切實符合宜春實際,從源頭解決職業舉報、職業索賠帶來的不良后果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宜春市市場監管局由主要領導掛帥,安排專門人員,借鑒上海、浙江等地做法,起草了《宜春市關于規范職業投訴舉報行為 營造“四最”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辦法》,經兩次公開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論證,數易其稿,經宜春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印發,前后用時一年十個月。


(資料圖)

《辦法》主要分為十二個部分,從把關口、斷鏈條、鏟土壤等方面綜合施策,全面規范職業投訴舉報行為。

把關口,依法保障權益

《辦法》通過細化職業投訴舉報的認定、建立投訴舉報異常名錄制度、完善投訴調解工作機制等,把好規范職業投訴舉報“第一關”。

《辦法》明確了職業投訴舉報是指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知假買假”,甚至“掉包”“夾帶”“造假”等方式人為制造索賠理由,向有關政府部門投訴舉報的行為,并具體列舉了十類職業投訴舉報認定情形;明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為異常名錄編制部門,負責異常名錄的編制和動態更新工作,相關信息實現全市各縣(市、區)系統共享;對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投訴,不予受理;充分運用調解手段處理職業投訴行為,強化程序意識,避免因程序瑕疵而引起不必要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同時,鼓勵公益性打假、舉報行為,依法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

斷鏈條,增加打擊力度

《辦法》通過嚴格審核舉報獎勵程序、明確慎用懲罰性賠償、合理運用行政處罰裁量權、規范行政復議等,對職業投訴舉報的主張賠償、獎勵不予支持,對企業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減輕市場主體壓力,斬斷職業投訴舉報利益鏈條,同時,強化行刑銜接,雙管齊下加大對惡意投訴舉報的打擊力度。

《辦法》要求,市場監管部門等在處理職業投訴舉報過程中,要落實投訴舉報實名要求,嚴格核實其身份信息,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行為重點關注,在發放獎勵時,應現場認真核實投訴舉報人信息;對職業投訴舉報中反映網頁介紹、產品標識、廣告宣傳、價格標識中存在“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并要求認定消費欺詐行為的,不宜輕易認定構成欺詐;對職業投訴舉報人,不應當認定為消費者,對其主張的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不予支持;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或者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以及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對申請人不是基于保護其自身合法權益為目的申請復議的,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與集中受理復議機關辦理機構的對接溝通,主動提供證據材料,推動其依法不予受理或駁回;承辦部門不得通過向經營者施加壓力給予職業投訴舉報人經濟利益的方式,促其撤回行政復議;加強行刑銜接,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發現和累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中的違法犯罪線索,加大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人敲詐勒索企業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鏟土壤,規范經營行為

《辦法》要求,一手抓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一手促市場主體規范經營,以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的違法行為發生率的降低,促進投訴舉報數量減少,鏟除惡意職業投訴舉報土壤。

開展對職業投訴舉報的大數據分析,通過統計分析職業打假重點關注的行業、打假活躍區域分布特點和投訴舉報數量等多組數據,突出問題導向,增強行政指導和事中事后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對經營者的教育引導和法律培訓,強調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企業法律法規培訓,提升企業自身的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減少企業違規行為。

近年來,職業投訴舉報呈現團伙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式化的特征和趨勢。據統計,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間,宜春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投訴舉報52564件,其中職業投訴舉報20426件,占比38.9%;被提起行政復議211件,其中職業投訴舉報提起195件,占比92.4%;被提起行政訴訟35件,其中職業投訴舉報提起26件,占比74.3%。

為進一步規范職業投訴舉報,《辦法》要求構建和完善應對職業投訴舉報行為處理的容錯機制。對職業索賠、職業舉報案件的處理,原則上不納入糾錯考核機制和投訴舉報異常處理或滿意度測評考核等,從源頭上緩解職業索賠、職業舉報案件帶來的巨大壓力和精神負擔。

下一步,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根據《辦法》規定,抓好落實落地,制定全系統的職業投訴舉報處置流程,建立投訴舉報異常名錄,加強與政法系統各部門聯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將《辦法》轉化為打造“全省營商環境一等市”的利器,為促進宜春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

標簽: 行政復議 行政規范性文件 違法行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