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當前速遞!四川綿陽“多方發力” 全力推動農貿市場環境整治

時間:2022-08-05 16:03:12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根)“進入夏季氣溫高,食品安全很重要……”在四川省綿陽市科技城新區圓通農貿市場大門口,正播放著由綿陽市市場監管局同綿陽廣播電視臺共同錄制的音頻廣播節目與情景廣播劇,旨在對市民群眾進行食品藥品安全等內容的科普宣傳。管理秩序、環境衛生、公共安全、誠信服務、食品安全……市場里的每一面,都折射出綿陽這座城市今年以來在農貿市場環境整治方面下的“狠勁”。


(相關資料圖)

“一幅圖”規劃,強化規劃引導

小市場,大民生。在全市農貿市場治理攻堅行動中,市市場監管局作為牽頭單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緊扣工作目標,以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為載體,與屬地黨委政府一道對主城區39個農貿市場進行專項治理。對照《任務體系》和《責任體系》,完善創建工作“任務清單”,扎實推進工作。市局已召開黨組會、專題會10次,扎實抓好7項牽頭、6項配合的網上申報任務、39個市場27項指標的實地考察任務、1項問卷調查任務,制定市場監管領域《農貿市場環境整治方案》,將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具體科室、具體人,市局將300余名黨員分成14支志愿者隊伍深入到各大農貿市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努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系,按時分步進行詳細安排落實。

“一道令”推動,營造舒心環境

整潔有序的市場不僅讓經營戶受益,購物者同樣也受益。家住嘉禾佳園的陳女士,隔兩三天就會來西城農貿市場購物。“我們在這邊生活了二十幾年了,剛開始來的時候,感覺整個市場十分雜亂。現在每次走進來都覺得比較舒心,做得井井有條,挺好的。”陳女士說道。

涪城區市場監管局以農貿市場環境整治為契機,在維持市場環境、設施設備、經營秩序等方面常態化管理的基礎上,針對市場存在的薄弱環節開展多個專項行動,營造舒心、放心、安心市場經營、購物環境。來到西城農貿市場可以看到,機動車、非機動車有序規范停放,各種空中纜線整齊規范,無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現象,市場內外的菜攤子、魚攤子、肉鋪子貨品擺放整齊,無亂搭亂建現象,執法人員也正在現場對市場內外衛生情況進行督促指導。

高新分局圍繞八大攻堅行動暨“文明新風進萬家”集中宣傳活動精神,嚴格落實了農貿市場環境綜合整治內容,規范廣告標識的使用,加強食品安全的管控,落實靜態、動態指標,明確了各部門工作職責,安排機關黨支部每名黨員到各市場擔任志愿者,全力配合做好咨詢服務、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工作。

“一張網”溝聯,消除難點痛點

“一個建成已有10年時間的農貿市場,通過連續三年的改造升級,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管理也更加規范了。”經開區城南市場負責人介紹說。市場開辦方通過多方征求意見,立足群眾的消費需求,推出了“四合一”的市場規范管理原則,消費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商家的有關證照和具體攤位號。

在高新區石橋鋪農貿市場,企業開辦方主動拿出20萬資金對市場進行規范管理,針對市場環境衛生、垃圾清運及衛生間等進行全面改造升級。

“每周一和周四在這里免費做兩次核酸,既不影響做生意,又守護了大家的安全,服務確實周到。”一位剛做完核酸檢測的熟食商販李大姐說。在游仙區富樂綜合市場門口可以看到,幾位醫務工作者在進行核酸采樣,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現場維持秩序,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核酸采樣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沈家壩北街社區免費為大家提供核酸檢測,不僅更好地保障了大家的安全,又為從業人員提供了便利,節約了時間成本。這種“便民核酸檢測”的方式,也受到了市場主辦方及從業人員的好評。

連日來,綿陽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00余人次,安排志愿者1300余人次,發現并移交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問題線索137個,已經整改落實106個,從宣傳氛圍、活禽售賣管理、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臨時擺賣行為規范、周邊車輛停放秩序、禁煙管理、消防安全等農貿市場各方面介入,綜合、立體、多角度開展治理提升工作,以求最大限度消除檢查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盲區”,營造“入眼入腦入心”的良好氛圍,打造整潔、有序、文明的農貿市場環境。

標簽: 農貿市場 食品安全 西城農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