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世界新視野】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召開第一季度市場監管領域安全風險形勢分析研判會議

時間:2023-03-30 18:05:37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資料圖)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召開2023年第一季度市場監管領域安全風險形勢分析研判會議。

會議通報了省安委辦對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進行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考核情況,分析研判廣東市場監管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部署第二季度風險防范工作重點。

會議指出,2022年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市場安全監管方面做了大量扎實的工作,確保了全省市場安全形勢整體穩定,但部分安全隱患問題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深刻認識市場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力戒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打起十二分精神,把“三品一特”安全監管作為市場監管部門首要職責,作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有力抓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及時補齊短板漏洞,織密安全網絡,牢牢守住市場安全底線。

會議強調,2023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立足“嚴”的主基調,堅持謀在前、干在實、落在細,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一步強化底線意識,突出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抓緊抓牢抓實“三品一特”安全監管各項重點工作,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紅線。

突出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分析研判食品問題風險排查,完善“一企一檔”“一域一檔”“一品一策”風險防控措施,推動醬腌菜、食用農產品、餐飲、網絡訂餐、校園及周邊食品、特殊食品等專項治理,抓好“兩超一非”、多次抽檢不合格等問題整治,促進全省餐飲質量提升,完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規范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突出強化藥品安全綜合治理。強化高風險藥品產品質量監管,強化網售等重點環節,以及重點品種的風險監測,落實藥械監督抽檢及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優化網絡交易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線上監管方式,構建以風險為主導的審評檢查工作新模式,探索藥品全生命周期動態融合監管新機制,做好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持續提升藥品安全治理水平。

突出強化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民生產品、“節日熱銷”產品等質量監督抽查和檢查力度,組織電動自行車及其電池、電線電纜等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整治,開展重點產業集群專項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建立全省、各地和重點區域產品質量狀況動態分析體系,建立健全產品質量信用檔案,探索CCC認證機構認證信用評價監管,繼續加強省級“產品醫院”建設,助力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

突出強化特種設備風險隱患排查。引導企業做好風險管控,強化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設備現場安全監察。持續開展小型鍋爐、未經登記違法使用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電梯、叉車安全隱患等專項整治。組織對中小游樂場內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進行專項檢查,全力推動特種設備全覆蓋實現標碼監管,加快廣東省特種設備電子監管系統在基層的推廣應用。切實做好重大活動、重要節點特種設備安全服務保障。

狠抓市場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扎實推進分層分級包保責任機制落地見效。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督導各地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進一步厘清職責、充實力量、強化監管,全力以赴抓檢查、治隱患,控事故。嚴格督促企業依法履行主體責任,倒逼企業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確保無安全死角。

營造社會共治良好氛圍。加強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宣傳,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和重點風險環節,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不斷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加強警示引導,及時曝光一批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典型事故案例,切實起到有力威懾效果。深化廣東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暢通消費投訴舉報渠道,加大消費維權力度,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通訊員 粵市監)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