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相關資料圖)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溫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于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系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溫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里不斷茁壯成長。
開學一段時間后發現班級里有幾個女孩子在活動中比較膽怯,發言像蚊子聲或者就是低頭不理睬你,真是心急如焚。
"大方、樂于與同伴交流"是綱要中語言、社會目標其中之一。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掌握知識的多少,只有通過言語的交流,老師才能得知。針對這一情況,我和搭班老師積極地想對策來改變孩子的這種現象:
1、做孩子的朋友,平時與他們談心、聊天,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慢慢地消除他們的膽怯,鼓勵孩子大方、大膽的談話。
2、讓孩子意識到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性。如:你說錯了不要緊,老師是不會怪你的,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幫你糾正呀。你不說話,老師怎么知道你心里有什么小秘密呢?
3、讓幼兒知道"逃避"不是辦法。在活動中,教師主動叫莫不做聲的孩子回答。同時以鼓勵的語言如:"你來試一試吧,勇敢一些,你行的……"來激發幼兒交流互動的愿望。
4、給予幼兒自信心。如表揚一些課上發言響亮的孩子,以他們為榜樣,大膽發言。對稍有進步的孩子及時給予鼓勵。
孩子生活在集體中,必須溝通,互相交流感情,只有這樣才有助于他各方面的發展。在這些對策實施的過程中,個別孩子開始有所改變。梁悅在活動中的發言次數明顯地增多了,在與孩子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得知,悅悅回家告訴奶奶:"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表揚我了",因為悅悅回答的聲音比以前響亮多了,"老師還夸我的聲音很好聽呢!"
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表揚,增強了孩子在活動中與老師和同伴互動、交流的自信心,活動中的"小蚊子"越來越少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教學活動質量也明顯提高了。
學英語有沒有必要呢?肯定是有這個必要性的,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現在這個社會的形勢讀書的形勢就業的形勢,包括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能夠用的英語的場合也會越來越多。其實,語言學里面有個很專業的概念叫二語習得。二語,就是第二語言;習得,就是說要在日常交流運用的過程中下意識的培養。所以,其實語言這個東西的功夫在平時,不在早教上了兩節課,或者英語培訓班培訓了兩節課。可能各位媽媽還要跟到寶寶共同進步才行。
沒必要讓寶寶在1—3歲學過多的英語。
因為過多的學習,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語言混亂。搞不清楚到底該說什么,說話就會很沒有邏輯或者是搞不清楚該用學到的哪種語言來表達,就會非常的困難。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學一些,但是我所說的多學一些,也是指的多學一些日常表達啊之類的,學一些英文兒歌。不要苛求娃娃去背什么26個字母,背單詞這些,總之就是去培養娃娃的興趣,而不是去抹殺他的興趣。
以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為主。
其實,這么小的`時候,主要就是培養娃娃對學習的一種興趣,如果說我的觀點的話,我不贊成正兒八經的去學英語,我認為應該是在日常交流中時不時的給娃娃灌輸一點,每次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要在實際生活中再次遇到的時候對娃娃重復,要用有趣的方式,這樣子重復的次數多了,寶寶自然就搞清楚了。而如果是在早教中心等地方學的,那么,媽媽應該跟著寶寶一起學,寶寶學的媽媽一定要記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就進行重復,這樣子才有用。比如:我兒子學會的第一個英語單詞是car,他對車子很感興趣,但是當時還沒滿1歲,根本就表達不出來,只會指,每次他指我們都會告訴他,這是車子,但是車子對于一個不滿1歲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比較難發音的。這時候,我就告訴他,車子又叫做car!他一遍就記住了……因為是他有興趣的東西。從此以后,看到路上的車就說car!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的語言表達比較豐富的時候,現在就是“車子”和“car”相結合的說。并且在此之前,他自己還發明了“媽媽car、婆婆car、大car、小car”等一系列說法。當然,現在他很清楚車子就是car,也沒有造成混亂但是覺得很有意思。
興趣絕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如果各位媽媽想讓寶寶學好英語,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讓他學多少,而是選擇讓他有興趣的方法。
父母應該與寶寶同進步。
有些媽媽也說,自己就不會英語所以沒辦法教他,如果是這樣,又想讓寶寶學英語很多媽媽都會找早教中心之類的地方,那么就是我說的,必須跟寶寶共同進步,寶寶學了什么你就必須都學會。我教我兒的所有的英語單詞,我們家老老小小全部都學會了,我上班不在家,或者老人帶出門耍的時候,一樣的會時不時的跟他提起。
所以出門,有時候娃娃突然冒兩個英語單詞,別個很驚奇的時候,我們家老人都說,他媽媽是英語老師!我在場我都會說,其實不是因為這個,是因為我們家所有的人都在跟到娃兒學英語,共同進步著。必須是這樣子才行的。
希望能對各位媽媽有幫助,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教他這些英語單詞,最開始是為了讓他更好的表達自己,因為每次他想說什么說不出來的時候,著急的很。我想,換一種角度來讓他表達咯!
關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在探索中進步,借鑒前輩的經驗,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上了幼兒園后,兒子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蒸蒸日上。他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家長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讓孩子們慢慢完成。
第一次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長開放日,第一次看到這么多小花在陽光下綻放。我驚喜地發現,厚樸不僅和老師一起唱歌跳舞,還獨立完成了各種“生命動作”,還學會了人際交往和待人接物,深深地感受到了寶寶的成長,感受到了深深的感動。活動中,老師讓家長和孩子合作手工制作、粘切,一眨眼的功夫,大部分作品都在專欄里展示了出來。但兒子不慌不忙,不慌不忙,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當時激動的時候沒多想,就幫忙完成了。后來有個寶寶在早教中心上了一節獨立課,也是手工繪畫課。我在門外看著,看著別的孩子交作業,他卻還在慢慢地玩。我太著急了,想沖進去幫忙,但我忍住了。
課后,我帶著滿意的厚樸作品和老師分享心得時,老師問我:“讓他慢慢完成吧!你想破壞他的專注力嗎?”我頓時啞口無言。后來在幼兒園看到寶寶的作業,我深感羞愧。沒想到,這么小的細節卻反映了我的大錯。雖然寶寶有點慢,但是他自己的已經得到了改善和鍛煉。我們不能急于給孩子完成作業,而是要讓他們成為主體,這樣他們才能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第二,讓孩子學會服從。
我向孩子們解釋的是,我必須按我說的去做。厚樸喜歡聽睡前故事,但聽的時候從不睡覺。反而興奮地要求講很多故事,一直睡到10點。我想我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碰巧《嬰兒畫報》里有個《說到做到》的故事。我故意告訴他,反復聽。經過多次解釋,我加入了實踐。這個方法是這樣開始的,各種成果很快就收到了,以至于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沒有發現不適應的情況,老師們驚訝地稱贊厚樸“挺淡定的”。
當然,除了后埔從六個月開始的早教,過早受到課堂學習氛圍的影響,與各種練習分不開,我們也有約定,比如我們答應他坐媽媽的車去幼兒園,答應按時接他等等。我認為,為了讓孩子遵守,父母首先應該說他們所說的話,及時做他們答應孩子做的事。如果父母不遵守約定,孩子也會效仿,形成不遵守的壞習慣。另外要提前和孩子做好溝通,讓他意識到遵守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只要孩子能做到,孩子的表現往往會超出大人的預期。
第三,用欣賞和贊美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們家的教育主要鼓勵表揚。我的經驗是,如果你用欣賞和贊美的眼光看著他,他真的會變成你想的那樣。比如厚樸第一次翻身,第一次抬頭,第一次向前爬,第一次對我們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開始自己走路,第一次對媽媽說:“寶貝愛媽媽”。第一次太多,他的每一次進步都讓全家欣喜若狂。漸漸發現他有很多優點。比如能熟練背誦三字經、古詩、兒歌,能說出幾十種水果的名字,能清晰分辨幾十種顏色和形狀;能認識1000以內的數字,正負1—200的數字,5以內的加減,熟悉并撥打家人的手機號碼,會說1—100個數字英語單詞,10種水果英語單詞和簡單常用的英語短語。
我很喜歡音樂,會唱種太陽、抓泥鰍、找朋友、penny、abc等歌曲。而且我很熟悉歌曲的名字和來源(在哪里聽過)。有了音樂,我喜歡寫作、導演和表演。知道班里每個同學的學號和名字,會清楚地表達你在班里的所見所聞,比如今天誰沒來上課,誰跟他成了好朋友,誰搶了他的玩具,誰哭了,去幫他安慰。他還談到哪個老師更關心他,更喜歡哪個老師。有一次,我們驚喜地發現他會彈《兩只老虎》的第一句。我們的掌聲如雷,他非常高興。只要他每獲得進步,我們都會大方表揚,如“你會彈琴啦,太棒了!”、“寶寶喜歡上幼兒園,寶寶長大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等。如果他遇到失敗,我們也不過份責備,如“寶寶,積木倒了,沒關系,下次你會搭得更高更好看”等等。讓他在贊美聲中不迷失方向,在批評聲中不缺失自信。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他的不足、特長和興趣,如他的性格比較內向、膽小,不善于表達情緒、表現自我等,對數字、音樂、英文等比較興趣。我們將開展有針對性引導,也貪心地希望能得到老師們更多地關注與幫助。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育兒的三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厚樸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今天游戲開始,孩子們各自來到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曉宇居然選擇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這是小魚吹出來的泡泡。"看見老師馬上請求道:"老師,你能幫我畫一條小魚嗎?"
我趕緊說道:"好啊。"我就在他畫的一個個泡泡旁邊畫了一條小魚兒。
他看著畫好的小魚:"老師,我還要許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
我鼓勵道:"曉宇,你今天真棒!"
他高興地點點頭又開始畫了起來。我真為曉宇今天的表現高興。轉身去別的區域觀察。
等我再次回來看曉宇時,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黑線條涂滿了整張紙,剛才的畫面全給弄壞了,我有點生氣地問道:"你怎么畫成這樣啊?"他輕輕地說道:"臺風來了,下起了大雨,魚兒都沉到海底看不見了。"
我聽了趕緊說:"原來是這樣啊,老師錯怪你了。"
曉宇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可以說是很亂,但作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畫面中也表現出了情感,發揮了想象力。因此,無論畫成什么樣子,都不失為一幅好畫,老師不應去責備,而應去觀察了解。幸虧老師能及時發現問題了解情況,才使得還幼小的心靈沒被傷害。我想只有有了老師的理解和鼓勵,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也正是值得推崇的新的教育觀念的體現。
為貫徹落實教育局“‘走進家庭,走近幼兒’集中家訪月”文件精神,于是我園在9月份開展了新生家訪活動。而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取得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平時,我們雖然會每天與家長送孩子來園時作溝通,也會與有特殊情況沒來園的家長做電話家訪,但是走進孩子的家庭,與家長面對面的家訪總能讓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與早上匆匆忙忙的溝通相比,走進家庭的家訪更能用心的聆聽家長的心聲,也更能表達我們對家長與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時了解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家長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的殷切希望,我們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注意安全等。針對一部分家長提出有關幼兒上幼兒園的困惑上,我們用“小班新生”存在的一些問題與措施,從時間安排與知識積累上,做了耐心的解答;一部分家長提出孩子特別不懂事,擔心孩子上幼兒園會存在的問題上,我們也用自己的觀點表明孩子的進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期積累,只要我們對孩子一定的信心,多鼓勵,今后孩子會成長更快,并提出一些可取性的建議: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小部分家長不在家,我們只得通過電話,向家長表達了我們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關交流。其中陸宇恒小朋友,快一個月了還是一直要哭,我更是耐心與家長溝通的同時,更與他本人做了很長的交流,促膝談心,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進我們的感情。
這次家訪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這對我今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家訪中,孩子們更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這是對孩子的鼓勵,;家長更能理解我們的工作,這是對家長的觸動。家訪,容易形成教育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近在教小朋友們學習分享,每天班里的玩具、食物、游戲等等,我都會讓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每天都給孩子們從側面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發自內心的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于是班級里出現了這樣的一些情況
朱家瑞是班里特別小氣的小男孩,每天媽媽送他來幼兒園時脫下的外套、帽子等物品都會讓媽媽帶回家,聽媽媽說是怕別的小朋友拿走,更別說好吃的東西,他根本不給別的人吃,包括爸爸媽媽在內,爸爸媽媽也拿他沒辦法。可是這一天朱家瑞小朋友在媽媽送他入園的時候帶來了一大包好吃“好多魚”。我很好奇的問他:瑞瑞今天你帶這么多好吃的來幼兒園干什么啊?瑞瑞一本正經的大聲說:“我要把“好多魚”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著吃”。聽完他的話我摸摸他的頭說:“對,有好東西要一起分享,這樣吃的才更香”。瑞瑞的媽媽在旁邊看后高興的說:“最近瑞瑞在家有好吃的都會分給爸爸媽媽吃,還說:大家一起分享食物,老師教我們的。”從媽媽的話語中可以聽出她的心里是非常高興自豪的,兒子有了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班里不僅僅是朱家瑞小朋友帶好吃的食物來幼兒園與他人分享,還有許多其他的小朋友紛紛帶來好吃的食物與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在教學活動后一起分享著小朋友帶來的食物別提有多高興,吃的也比在家自己獨自品嘗的香。另外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瑞瑞小朋友4歲生日的那天瑞瑞的媽媽一大早提著一個大蛋糕和一大包食物來幼兒園說是讓瑞瑞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我問瑞瑞媽媽的用意是什么,她說:孩子的轉變讓家長感到很吃驚,作為家長的他們用了那么多的辦法都沒有起到作用,然而在幼兒園的一段時間的教育使孩子得到了如此大的轉變,她感到很高興。今天是瑞瑞的生日,花點錢能拿孩子的分享意識繼續延伸下去,覺得很有必要。在生日派對上,瑞瑞還把第一塊蛋糕端給了媽媽吃,當時瑞瑞媽媽都掉下了眼淚,接著一塊一塊分給小朋友和老師,最后才是自己。孩子們吃的很高興,瑞瑞也特別高興,因為他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蛋糕的甜美,還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生日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從未有過的快樂。從那以后在幼兒園過生日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了,因為他們都愿意與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生日的快樂!
看到孩子們的這一幕我的心里感到無比的高興。因為孩子們真正體驗到“分享”涵義。并且把“分享”帶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家長朋友都反應孩子變了,以前在家里好吃的都是孩子獨享,不給大人吃一口。而現在每次有好吃的都會主動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品嘗,還會說上一句: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聽到這些我深刻的意識到“分享”意識在孩子們的心中開花了,我還要繼續讓“分享”意識發揚下去,讓它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
20××年8月,我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早期教育師資培訓。敏妮老師樸實的著裝、風趣的語言以及她那豐富的經驗,就如一泓清泉,浸潤了一顆顆饑渴的心靈,讓我們對早期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晚上,靜坐燈下,回味著培訓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梳理、總結,讓這幾天的收獲成為我們即將遠航的指南。
敏妮老師無私的講解幫助我重新建構了自己對早期教育這個專業的認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0——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親子游戲的重要性、親子游戲的設計原則及方法、綜合課程以及主題式課程的活動分類、親子教師應具備的素養等等。
0——3歲的嬰幼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小主人們的身體、心理發展特點具體到了每個月,要做一名合格的親子教師,最基礎的便是熟知、熟記每個月齡段的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做到這一點,親子教師在設計活動課時才有依據。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總認為一名親子教師只要順利的組織好一節活動課便可以了,敏妮老師的引領讓我對親子教師、親子游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游戲可以說是親子活動的全部,對于0——3歲的嬰幼兒,他們感知覺能力的發展,動作、語言能力的發展,思維、情緒以及社會性的發展,我們都可以通過親子活動的設計、實施來培養,這對于親子老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設計親子活動課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寶寶們的能力及興趣,游戲的設計要簡單而富有動感,不應有太多的規定與限制;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在每一節親子活動開始時和寶寶們玩他們熟悉又喜歡的游戲是非常有必要的,親子教師不能經常轉換游戲,而要盡量做到一個游戲分時間、分層次來設計,讓同一個游戲充滿不同的挑戰,這會讓游戲的價值最大化。
這次培訓讓我對家長在活動中的價值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親子活動中家長的參與是尤為重要的。由于寶寶們還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所以他們喜歡模仿,對于新的事物,家長若能以身作則參與到游戲中來,可以更大程度的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是親子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面對這樣一個教育群體,親子教師不僅要熟知每個年齡段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要不斷地學習、汲取更多相關的專業知識才有能力面對、解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這個學習的過程無疑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最有力的保障。短短兩天的培訓,我不僅接受到了早期教育專業知識的培訓,更重要的是通過互動、交流,我感受到了來自敏妮老師的那種對工作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學會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社會,心存感恩會讓生活、工作有源源不竭的幸福之動力!雖然,在早期教育這個領域我們還不夠專業,雖然,我們需要學習、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有幸和那么多的家長朋友一起陪同這些小精靈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對于我來說,這已經是最幸福的事了!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我園的早教團隊會揚起風帆,和家長朋友一起,為了愛,起航!
標簽:
上一篇:世界速訊:廣告策劃與創意考試題目及答案
下一篇:工會宣傳委員工作總結怎么寫(5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疏翠近珠簾:“鉤簾欲殺”故事來源考晚唐五代筆記小說中杜撰了許多關于杜甫的故事,諸如康水采文、“飯顆山”之譏、“牛肉白酒”說等
2023-04-17 14:39
原標題:《鈴芽之旅》刷新日本動畫電影的中國票房紀錄,《灌籃高手》掀起懷舊潮(引題)?動畫電影為冷檔期帶來熱話題(主題)解放日報記者鐘
2023-04-17 13:54
原標題:剛剛!第41屆香港金像獎揭曉澎湃訊?4月16日,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本屆金像獎共設19個常規獎項和兩
2023-04-17 13:51
原標題:“光合”影視人才扶持計劃上線(引題)?《拉黑結界》:全程只有一個演員(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本周,以《柜子》《神算》《拉
2023-04-17 13:52
原標題:兩場音樂會接連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引題)?和慧歸來唱響歌劇高光時刻(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和慧回來了!在去年年末參演的普
2023-04-17 10:39
原標題:王舸執導肖雨領銜場景細膩情感動人(引題)?舞劇《歌唱祖國》溫暖呈現王莘一生(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
2023-04-17 10:44
原標題:排練期間婉拒朋友聚餐,“暫時不要見面啦”——(引題)?“聲音其實是一件很脆弱的樂器”(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作為迄今為止唯一
2023-04-17 10:37
原標題:11年打磨,1300萬字重大古籍整理成果問世(主題)歷史地理研究大家王文楚領銜、眾多學者合力整理的30冊《大清一統志》點校本出版(副
2023-04-17 10:40
原標題:全國巡演獲訂單近百場上海站首演賣出全部加座(引題)?舞劇《詠春》:平凡人是聚向英雄的那道光(主題)文匯報記者宣晶4月15日,原創
2023-04-17 10:39
原標題:2023黃河黃帝文化澳門國際論壇舉行新華社澳門4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2023黃河黃帝文化澳門國際論壇”日前在澳門舉行。論壇旨在
2023-04-17 07:45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杭州是文化消費洼地嗎?中新網杭州4月16日電?記者童笑雨“宋韻今輝”藝術特展于16日閉幕,這幾天,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23-04-17 05:48
新華全媒+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廣交天下》獻禮廣交會新華社廣州4月16日電(記者王瑞平王佳伍嘉煒)原創音樂劇《廣交天下》15日在廣東省友誼劇
2023-04-17 05:39
原標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十年長期在廈門舉辦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今天(4月16日)公布,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
2023-04-17 05:43
原標題:“體育+文化”兩岸青年北京中軸線慢跑、感受古都歷史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李雪峰)“跑向文脈·訪古尋根”京臺青年中軸匯活動15
2023-04-16 22:46
原標題:《孤星之旅:蘇東坡傳》(引題)蘇軾成長為蘇東坡的人生行旅(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當下關于蘇東坡的傳記已經有多種。如
2023-04-16 14:32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奉獻程派名劇《梅妃》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天津京劇院昨晚在濱湖劇院演出程派名劇《梅妃》。至此,《CCTV空
2023-04-16 10:43
原標題:舞臺劇《寄生蟲》主演馬天宇(引題)想要走出舒適區(主題)新民晚報記者吳翔“爸爸已經去世四五年了,我特別想我爸的時候,就給他發
2023-04-16 10:47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廣交天下》成功首演(引題)廣交天下都是愛(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4月15日20:00,原創音樂劇《廣交天下》登陸友誼劇
2023-04-16 10:53
原標題:“大地歡歌”云南鄉村文化活動年正式啟動中新網昆明4月15日電(成潔煥)15日,2023年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大舞臺系列活動暨“大地歡歌”
2023-04-16 10:36
原標題:作家駱平“高知女性”系列出新作(引題)《半糖時刻》描摹當代人“情感方程”(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劉珈汐四川作
2023-04-16 10:38
原標題:2023北京書市新體驗光明日報北京4月15日電(記者張景華通訊員張紫旖、鄧白露)新書首發、名家講堂、閱讀營地、主題專區……4月14日,
2023-04-16 09:41
原標題:格桑花開我看著眼前的格桑花,心中滋生出一種奇特的感覺。這里是客廳南端的陽臺。一個水槽形狀的長方體花盆,緊靠整面的落地玻璃窗擺
2023-04-16 08:45
原標題:來澳門,體驗博物館里過周末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金晨?“今天和喜歡的‘賽車手’都合了影,還通過VR體驗了賽車的極限速度,真是太刺激
2023-04-16 08:33
原標題:以“鈞”為媒推動文旅融合發展4月12日,在禹州市神垕古鎮一家鈞瓷企業,一位員工為鈞瓷素胎上釉色。4月12日,游客在禹州市神垕古鎮觀
2023-04-16 08:48
原標題:“光合”影視人才扶持計劃作品陸續上線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正午陽光“光合”影視人才扶持計劃選出的8部作品正在騰訊
2023-04-16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