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希望2022年報解讀:全年大幅減虧 養豬業務邊際綜合成本顯著改善)
近日,國內農牧食品產業鏈一體化企業——新希望(證券代碼:000876.SZ)對外發布了2022年度報告和2023年一季報。公告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了1415億元,同比增加152.46億元,增幅為12.07%,逆勢實現雙位數穩增。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年公司養豬業務實現盈利,使得公司全年大幅減虧,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81.30億元,減虧收窄幅度高達85%。
從財報披露信息來看,通過重客的鞏固拓展、積極進行新渠道的開拓、食品端不斷推陳出新、總部職能成功轉型、合理的激勵計劃設置等一系列經營舉措的實施,公司各季度利潤環比持續改善,業務規模保持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9.07億元,同比增幅達15%,扣非凈利潤虧損也進一步收窄34%。
【資料圖】
對于公司后續發展,中信建投證券認為,隨著養殖行業的逐漸回暖,新希望有望利用自身產業鏈優勢實現較好的業績增長。中金公司表示“看好公司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開源證券則指出新希望“養殖體系持續成熟,食品業務規模高增塑造新成長曲線”,并紛紛對其維持“買入”評級,這也側面展現出市場對新希望今年業績表現充滿期待。
養豬業務邊際綜合成本顯著改善
靜待行業“春暖花開”
養豬業務是對新希望影響最為重大的核心業務。去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公司該板塊業務盈利環比改善明顯,成本也從2022年初的18.8/kg下降到年底的16.7元/kg,PSY、受胎率、非生產天數等各項指標持續改善。
公司表示,未來將加強后備豬管理,在生產和健康管理上付出更多努力,同時進行相關費用管控,目標2023年底成本降至16元/公斤以下。
若視線聚焦到2023年,今年一季度公司共銷售生豬471.5萬頭,同比增長27.5%。從4月份來看,全成本已經進入到17元/kg以內,未來幾個月成本依舊呈下降趨勢,且出欄有望維持高增。
總體來看,壓制生豬養殖業績的歷史包袱正在逐漸化解,公司正常經營場線的成果持續向好。此外,通過不斷優化組織管理結構,并加強數字化建設,推動智能化養殖,隨著生豬養殖行情逐漸回暖,新希望養豬板塊營收有望不斷提升。
食品業務量利同增首破百億大關
打造全新成長曲線
公開資料顯示,新希望的食品業務包括豬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和調理預制菜等,在行業東風以及自身不斷的市場開拓下,公司該板塊業務保持高速發展。
據歐睿數據顯示,我國加工肉制品零售價值從2017年的76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984億元,增幅達29%。如今,產品消費場景的不斷拓展以及新零售渠道的不斷涌現,同樣為肉制品市場帶來更大的增量想象空間。
而在預制菜領域,盡管行業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在整個食品消費行業中的占比依然很小。實際上,無論是從B端餐飲連鎖化、標準化和外賣規模化角度需要降低供應鏈和人工成本,還是從C端家庭對餐食快節奏、多樣化需求來看,預制菜市場未來都擁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機遇已至,新希望也搶先進行了積極布局。通過養宰聯動,生熟聯動的方式,新希望得以保證自身產業鏈綜合價值的充分發揮。對于行業需求較大的暢銷品(如號肉),在內外銷利潤相近的情況下,優先保障面向內部深加工的供應,推動體系內的產業鏈價值最大化。
而在“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下,除了產品打造,公司還在渠道上充分發力,拓展渠道復用價值。其中,團餐業務去年取得顯著突破,現已開發了包括西藏、四川、山東、福建等多個省級機構的副食品區域集中籌措的食材保障項目,以及多地學校食材供應保障,并且和多家國內知名團餐供應鏈公司建立了廣泛的食材、肉制品供應合作。
產品、渠道方面的多措并舉,為新希望食品業務帶來了量利同增。2019年到2021年,公司食品業務營收由71.49億元增至90.4億元,2022年更是一舉突破百億大關,近四年復合增長率達14.92%。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小酥肉等明星產品保持穩步發展,在去年消費承壓環境下全年銷售額仍超過10億元,同時毛利率也進一步提升;公司丸滑系列、牛肉片系列銷售額接近3億元,新開發的肥腸系列去年銷售額也達到1.3億元,另有多個千萬元級單品儲備,可以看出,公司食材產品大單品梯隊已逐漸成型。
隨著后疫情時代人們生活逐漸重回正軌,餐飲行業復蘇加速,無論是加工肉制品還是預制菜行業在新背景下正面臨重構,產品和渠道均有望在未來幾年爆發式增長,憑借已形成的產品競爭優勢及豐富的產品矩陣,新希望食品業務盈利仍有較高彈性空間。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在浙江開幕新華社杭州5月12日電(記者馮源)南湖碧水泱泱,紅船破浪啟航,12日晚
2023-05-13 11:43
原標題:上芭原創舞劇《歌劇魅影》首演帶來不一樣的芭蕾——(引題)肢體張力唱響經典懸疑(主題)新民晚報
2023-05-13 11:37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開幕24部優秀歌劇集中亮相5月12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政府主辦的第五屆中
2023-05-13 11:54
原標題:徐俊導演音樂劇《哈姆雷特》文化廣場首演(引題)時代再變人性難變(主題)新民晚報記者朱光繼挑戰
2023-05-13 07:41
原標題:新疆風情動畫片《奇遇那拉提》上線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耗時三年制作完成,國內首部展現新疆地
2023-05-13 05:53
原標題:(八閩千姿)媽祖“定居”閩南山區?演繹300多年山海文化中新社漳州5月12日電作者張金川廖珍妹村民裝
2023-05-12 14:45
原標題:《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白皮書(2023)》正式發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5月11日,以
2023-05-12 14:37
原標題:我國華南地區發現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群化石5月12日,記者從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到,近日,該
2023-05-12 14:55
原標題:滇山云水盡顯非遺之美——《非遺里的中國》開啟云南之旅要怎樣的聲音,才能吟唱出沿襲至今的千年古
2023-05-12 14:56
原標題:攜新編現代京劇《石評梅》廣州獻演并參評梅花獎(引題)“程派傳人”郭偉:紅色新編現代京劇也能有
2023-05-12 13:42
原標題:非遺集市、媽祖海巡、燈光夜場等活動精彩紛呈(引題)麒麟起舞鑼鼓響?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
2023-05-12 13:51
原標題:廣州塔吹來新疆民族風(主題)廣東今年將陸續開展逾千場專業文藝院團進景區演出活動(副題)羊城晚
2023-05-12 13:38
原標題:蒼山洱海間描繪“詩和遠方”(主題)——云南大理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紀實(副題)中國旅游報
2023-05-12 10:49
原標題:原創芭蕾舞劇《歌劇魅影》在上海首演中新網上海5月11日電(王笈)改編自法國作家勒魯的同名小說,上
2023-05-12 09:52
原標題:新編京劇《團圓之后》在京登臺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高凱)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資助
2023-05-12 09:46
原標題:山東鄒城:孟子故里最美鄉音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今年“五一”,山東省鄒城市非遺面塑技藝傳承
2023-05-12 09:43
原標題:江蘇現有備案博物館349家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中新網南京5月11日電(徐珊珊)江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
2023-05-12 09:54
原標題:《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造夢之家》《蜘蛛俠:縱橫宇宙》等將相繼公映(引題)7部進口片有望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多國嘉賓走進余杭——(引題)見證“浙”里的文明與活力(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浙江余杭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影院看戲曲電影傳國粹(引題)“京劇電影工程”碩果累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文姬歸漢
2023-05-12 08:54
原標題:開放日邀請戲迷與演員面對面交流(引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亮出青春力量(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
2023-05-12 08:56
原標題:5部國風佳作亮相吉祥舞蹈季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2022年,吉祥大戲院第一屆舞蹈演出季邀請趙梁、
2023-05-12 08:49
原標題:延安木刻版畫“舞動起來”(主題)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編劇透露創作靈感來自延安采風(副題)
2023-05-11 16:34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1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