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把握歷史機遇 增強創新合作

時間:2021-03-24 11:05:21    來源:人民網    

3月20日至22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2021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國”。在以“健康中國建設新機遇”為主題的分會場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學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輝瑞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武田制藥全球總裁、首席執行官衛博科(Christophe Weber),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潘睦鄰(Milind Pant)分享了精彩觀點,本節討論由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主持。

于學軍指出,過去幾年來,中國衛生健康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新成就,特別是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醫藥衛生體系在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于學軍認為,健康中國建設中有幾個重要問題要關注:第一,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在這次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經受住了考驗,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與不足。下一步,要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要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改善疾控基礎條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化完善疾控機構職能的設置,加強國家級的疾控機構能力建設,健全疾控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評估、研判、決策機制,創新醫防協同機制,筑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第二,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這次抗擊新冠疫情進程中,公立醫院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并重,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創新。科學技術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強大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科技工作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要求,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立足醫學科技自立自強,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解決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疫苗等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推動我國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大幅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第四,促進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新冠疫情讓人們的健康意識大幅提高,健康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福祉問題,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的健康需求持續增長。健康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五大戰略任務之一,產業鏈條長、關聯產業多、帶動效應強,跨界融合度高。將深化衛生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動適應人民健康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要素配置和服務供給,補齊發展短板,推動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以及食品的融合,培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滿足人民健康需求。

徐景和指出,《健康中國2030年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到2030年跨入世界制藥強國行列的目標。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制藥大國到制藥強國跨越的歷史機遇期。他表示,國家藥監局自組建以來,在藥品監管和健康中國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法規制度建設、監管體系建設、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國際交流合作中,取得了新進展與新成效。

同時,徐景和認為,中國與制藥大國還存在一定差距,應當總結國際藥品監管的工作規律,立足國家的歷史定位,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努力:第一,要構建顯著的制度優勢。制度是生產力的“第四要素”,也是綠色的持續的永久的發展資源。下一步將更加鼓勵和支持藥品產業創新的制度體系,為藥品產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生態。第二,要培育包括在中國運營的跨國公司在內的優秀的產業群體。第三,要提升卓越的創新能力。國家藥監局將繼續按照新發展理念,持續推動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方式、制度戰略的創新,助力推進藥品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第四,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努力為藥品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第五,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積極參與全球藥品監管的交流與合作,努力為國際藥品監管和人類健康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徐景和提出,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堅持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精心編制好“十四五”藥品發展規劃,認真落實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全面提升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努力為保護和促進公眾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艾伯樂指出,對于政府來說,提供負擔得起的新型創新藥物將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在這一背景下,商業健康保險將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將幫助政府疏解公共健康體系中的壓力,有助于減少病人直接負擔的成本、提升醫療質量。

張劍秋提出,健康產業作為健康中國重要的組成部分,迎來了三大發展機遇:一是伴隨國民健康的意識不斷增強,健康產業將迎來市場的新機遇;二是隨著新發展格局逐漸的落地和形成,健康產業將迎來產業合作的新機遇;三是,隨著5G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健康產業將會迎來數字化的新機遇。他強調,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對三大新的機遇,健康產業還是要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創新來抓市場、強產業、興技術,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來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衛博科表示,武田制藥將繼續致力于通過開發高度創新的產品,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療。同時,武田中國的發展計劃與“健康中國”建設十分契合。武田制藥希望抓住這個重要的機會,與各方一道滿足中國罕見病患者的醫療需求,為這些患者提供同等機會的資金援助和創新治療。衛博科認為,展望未來,通過與中國本土優秀企業及機構展開合作,武田制藥將迎來真正的機遇,在生物制藥和醫療技術領域共同構建一個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統。

對于如何應對全球健康危機,潘睦鄰認為應該回顧歷史,總結其中的重要原則與經驗,同時呼吁各方貢獻智慧和熱情。他表示,將會與中國在基礎研究、醫療制造等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與交流:一是致力于推動最新的全球健康研究成果的應用,服務健康中國計劃;二是希望可以有機會參與中國傳統醫藥的基礎研究,并將中國的經驗推廣到國際市場,使更多的人受益。

標簽: 歷史機遇 創新合作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