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著力解決老年群體面對數字化困境

時間:2021-03-10 10:11:26    來源:人民網    

“老年群體面對的數字化困境,已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連續3年關注老年群體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對記者說。

智能技術的普及應用給人們帶來便利,但也給部分老年人帶來了難題。在調研中,劉紅宇委員也不止一次聽到老年人“吐槽”,智能手機里網上約車、線上繳費、掃碼點餐等功能往往讓他們無能為力。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咎于目前通用的智能終端無法契合老年人實際需求,很多智能應用在開發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使用者的特殊性。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相關企業應加大對適老智能終端及應用的開發,“比如前段時間有網約車平臺上線了老年人一鍵叫車小程序,這就是好的變化。”

劉紅宇委員特別強調,政府應該為適老產品開發設定準入條件,“避免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損害老年人權益”。

鄭秉文委員則指出,適老智能產品開發可能增加企業成本。他認為,政府應對這類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比如稅收減免或資金補貼等措施”。

如何讓一部分確實無法運用智能技術的老年人無障礙生活,也是代表委員思考的問題。鄭秉文委員提到,他的母親已近90歲,“要她學會移動支付實在太難了”。

對此,楊元慶代表提出,要統籌考慮各類互聯網便民服務的線上線下整合,便于老年人使用。他建議城市公共服務部門,如醫院、車站、社區保留實體咨詢、現場指引、人工服務等項目,更好維護老年人的權益。

去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等7類常見事項,提出了具體舉措。

今年,全國政協也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列入重點協商計劃。

“有需求就應該有相關服務。保留‘線上’‘線下’兩種通道,既是公共服務精細化的體現,也是對老年人尊嚴的維護。”劉紅宇委員說。(記者 羅筱曉 陳曉燕)

標簽: 老年人 銀發族 智能 數字化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