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熱點 > 正文

Talpa單方面宣布收回“好聲音”版權

時間:2017-11-14 13:45:4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昨日,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重大合同進展公告稱,11月9日,公司收到了“The Voice of……(……好聲音)”節(jié)目模式版權方Talpa傳媒發(fā)來的要求終止協議的函件,Talpa公司以唐德未支付第二期尾款375萬美元為由,單方面宣布終止與唐德影視就好聲音的版權合作,并收回當初的授權。

Talpa單方面宣布收回“好聲音”版權

Talpa在函件中表明,已于2017年10月24日向公司發(fā)出違約通知,要求唐德在其發(fā)出違約通知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其提供第二期款項尾款375萬美元的支付證明及第三期款項1500萬美元的書面付款計劃。鑒于10個工作日內并未收到唐德的回復,Talpa決定書面通知唐德終止協議,并要求唐德繼續(xù)支付剩余的4125萬美元的授權費用。

《The Voice of……》首播于荷蘭,目前已經有接近65個本土化版本,在180個國家和地區(qū)播出。Talpa是節(jié)目模式的版權方。2012年,國內版權代理公司國際傳媒(IPCN)從Talpa處獲得了《The Voice of…… 》的獨家發(fā)行權,并將制作權授予燦星制作。在連續(xù)四年播出四季之后,去年1月唐德影視宣布取代燦星,以分期支付6000萬美元許可費獲得該節(jié)目五年期限內在中國區(qū)域(含港澳臺地區(qū))獨家開發(fā)、制作、宣傳和播出《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授權。失去“好聲音”的燦星則轉頭自制《中國新歌聲》,并于去年在浙江衛(wèi)視暑期檔首播。但是“新歌聲”與“好聲音”之間是否存在版權糾紛,“中國好聲音”商標到底屬于誰?浙江衛(wèi)視、燦星、唐德、Talpa四家為此展開了訴訟大戰(zhàn),目前尚未分出勝負。官司未結,但是《中國新歌聲》已經播出了兩季,而唐德版的“好聲音”卻至今尚未投入制作。

根據唐德影視公告,公司已累計向Talpa支付許可費1875萬美元。其中有1000萬美元是2016年2月向Talpa支付的第一期款項。在第二期款項支付時,唐德影視分兩筆支付了875萬美元。隨后,唐德影視未再向Talpa方面付款,包括第二期款項375萬美元尾款。

對于延遲付款,唐德影視給出的解釋是:“Talpa沒有切實履行協議中的義務。”據稱:“《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至今無法順利播出,公司(唐德)亦無法按照協議行使其獨家授權權利,為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公司自知悉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藍巨星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起訴公司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唐德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侵害《中國好聲音》電視欄目名稱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起,暫緩向 Talpa 支付后續(xù)許可費用,直至 Talpa 按照協議約定履行其相應的義務。”

與此同時,唐德影視還在其官網上聲明:1.《中國好聲音》的授權不可能因為荷蘭Talpa公司單方面的通知就可以終止,在雙方合同期內,《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在大中華區(qū)域內的一切權益都仍然歸屬唐德影視;2. 唐德影視保留在合同期內繼續(xù)制作、播出《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的權利,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唐德影視將繼續(xù)推進《中國好聲音》項目。3.荷蘭Talpa公司單方面終止《中國好聲音》授權的行為不會對唐德影視主營業(yè)務的盈利能力造成任何影響。(記者 祖薇)

標簽: 單方面 版權 聲音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