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工人日報e網評】網暴新冠感染者,是向文明和法治施暴

時間:2021-09-24 12:47:16    來源:中工網    

龔先生

“成都確診女孩”“央美教師”“莆田疑似0號病例”……最近,疫情期間被網絡暴力的人員名單,又增加了多次玩“劇本殺”的哈爾濱感染者一名及其密切接觸者兩名(從境外歸來)。

9月21日,黑龍江哈爾濱巴彥縣報告新增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1例。流調結果顯示,這名感染者曾連續三天光顧某“劇本殺”店。隨后,“黑龍江感染者每次劇本殺超4小時”的消息沖上熱搜,其遭到鋪天蓋地的議論、指責,甚至謾罵——有人質疑其不上班到處吃喝玩樂,有人在網上傳播疑似其姓名、照片、玩劇本殺的視頻,等等。

僅憑寥寥數語,有網友卻對ta的個人生活發表“惡評”

而其兩名境外歸來的密接也沒能幸免,不少人又搬出了“家鄉建設你沒出力,千里投毒第一名”那一套。但實際上,流調結果顯示,兩人自8月初入境以來,完成了14天的醫學隔離和14天的居家隔離,9月1日正式解除隔離。其間,多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直到9月21日,他們作為病例1的密接在主動篩查中被發現。

01

中秋節當天,本土感染者“突如其來”,加之國慶長假在即,人們為新疫情可能影響到生活和出行感到擔憂、焦慮,可以理解。然而,通過流調報告傳播感染者的個人隱私,在網絡上肆意謾罵侮辱發泄情緒,顯然不是對待流調應有的科學理性態度,也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和尊嚴。

公布流調信息,是為了方便尋找密切接觸者,及其他與之行蹤軌跡重合的人,讓這些人主動聯系疾控部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上述幾名被網暴的感染者,如實報告行蹤、按照規定完成了隔離、積極配合防疫,他們并沒有做錯什么。

此前,有網友將不同地區感染者的流調報告編成了一些“段子”,比如調侃各地生活方式的差異、自黑“中年生活艱難”等等,這些不涉及打擾具體人,無傷大雅。

但用流調報告當“劇本”,進行“腦補”創作,造謠“成都確診女孩從事特殊行業”“央美老師出軌老婆閨蜜”“哈爾濱患者是‘巴彥名媛’”,顯然超出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02

網絡時代,讓人社死的“兇器”之一正是“人言可畏”。此前,“武漢渣男出軌致全城核檢”的話題網絡閱讀量達到3億多,一時間掀起了“網絡捉奸”的狂歡。當事人表示,“海王”的謠言像“要人命的慢性毒藥”,讓他不敢出門,幾近抑郁。

在流調報告上獲取一點信息,就添油加醋、胡編亂造,這種行徑給防疫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超出想象——如果每一個確診病例在接受流調后,都要面臨被編成“狗血劇”的風險,他們會不會有所顧忌甚至隱瞞?如果流調信息不完整、不嚴謹,流調的作用如何發揮?

時下,隨著病毒的變異,我們與新冠病毒的戰爭依然處于“膠著”狀態。

戰“疫”要講科學,疫情防控不是一場“劇本殺”游戲,病毒不會按照劇本的設定傳播。

戰“疫”要講法治,遵守防疫規范和要求卻不幸“中招”的人,也是受害者,如果不能對其施以同情和關懷,那么至少不能隨意泄露其隱私、侮辱其人格、無事生非。

03

就在最近,“德陽女醫生遭網暴自殺”事件有了結果:三個被告人均以侮辱罪獲刑。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鍵”下也有規則秩序。那些隱藏在互聯網背后肆無忌憚網暴他人的人,就該付出應有的代價。為互聯網言論場劃出明確的“紅線”,才能讓更多人言中有“矩”,三思而后“言”。

疫情防控至今,有些做法已是常規操作,流調報告“只提軌跡不提人”實在不應再成問題。在保護病患正當、合法權益,在一些人性化的舉措上,堅決不能走下坡路。須知,新冠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防疫越艱難,越該凝聚人心。在病毒面前搞對立、攻擊自己人,于防疫而言,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極有可能適得其反。

比病毒更可怕的,有時是人心、是內耗、是向文明和法治施暴。

標簽: 工人日報 網評 網暴 新冠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