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山東將暑假打造成特色文化服務的“試驗田”

時間:2021-09-16 18:17:07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將暑假打造成特色文化服務的“試驗田”

  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文/圖

  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精準把握當下群眾需求,調動一切資源,提升服務品質。今年暑期,山東各地公共文化場館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創新思維模式,推動服務外延范圍擴大,積極與其他領域相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效。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說,讓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更加便捷、舒心,是公共文化服務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十四五”時期,山東緊密聚焦供給側改革的主線,加大基層調研力度,推動城鄉服務均等,將寒暑假打造成特色服務的“試驗田”。

  ▲威海榮成市利用今年暑假開展民俗漁家大鼓培訓

  織一張體貼入微服務網

  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對于提升服務便捷程度有重要作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文善常表示,完善的服務網絡是群眾享受公共服務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公共文化就無從談起。

  8月22日,濟南市圖書館一樓大廳,座無虛席。帶孩子來看書的錢玲玲,樓上樓下轉了一圈才找到兩個位子。“這是正常現象,要想有位子,就得早來。”錢玲玲說,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這幾年濟南市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率很高,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除了硬件設施的完善,近年來濟南市還注重將新技術引入公共文化服務,織就一張體貼入微的服務網。

  濟南市圖書館牽頭成立的泉城圖書館聯盟,通過過去兩年來的運行,成效得到社會各界認可。泉城圖書館聯盟以聯盟形式吸納了省、市、區、社區等各級公共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企業圖書室,泉城書房等文化服務設施,通過免費開放、資源共享、創新服務等方式,擴大了服務范圍、提高了服務質量、增強了服務效益,為泉城市民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

  相關專家認為,“網絡共享”與“共享經濟”思維的推動之下,泉城圖書館聯盟將全面突破傳統圖書館單一系統的管理模式,實現多系統的聯盟通借通還,促進圖書館界的學術交流。

  7月1日暑假開始,泰安新泰市的各處城鄉書房,每天的上座率達百分之百。很多學生家長專門給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寫表揚信,認為城鄉書房解決了“孩子假期去哪里”的大問題。目前,山東16市城鄉書房建設已全面啟動。部分地市先行先試,在城鄉書房的投資保障、管理運行、建設標準等方面進行探索,積累了諸多可供借鑒的經驗。

  今年初,山東在全省啟動城鄉書房建設。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全省16市每市建成不少于50家城鄉書房和鄉村書房,打造15分鐘城鄉閱讀圈,形成覆蓋全城、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城鄉書房服務網絡。

  建一個城鄉共享大空間

  今年暑期,山東多地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增強實效性。

  威海榮成市創新打造文旅驛站,將文化館總館與22個鎮街分館升級改造,新增“游客集散地”“海洋文化場館”及各大景區、特色鄉村等15處文化館分館。在所有總分館中融入展覽展示、宣傳推介、文旅活動等內容,打造成為既面向市民又面向游客的文化休閑場所,成為體驗地域文化、感受膠東風情的文旅驛站。

  同時,榮成市在文化館總分館中開辟專區,設立文旅驛站集中展示景區景點、文創產品、旅游商品、旅行故事、旅游線路等,通過播放宣傳片、專人講解、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推廣。各文化分館結合各自鎮旅游資源情況,印制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片,增設文旅商品伴手禮專區,并由文化下派員專職負責進行講解,宣傳旅游資源,形成總分館聯動。

  榮成市文化館館長徐偉說,業態多元、特色鮮明,是今后文化館的服務發展方向。單純依靠展覽培訓等傳統服務,文化館對各界的吸引力無法增強,必須著眼群眾需求,用文化創意點亮城鄉空間。

  長久以來,山東省文化館一直在探索提升群眾參與度的方法。“時代不同,百姓的需求也不一樣。”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趙新天表示,推動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讓全省群眾文化戰線進一步強化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路。就是說,開展什么活動,怎么開展活動,都要從需求端來考量。

  近幾年,山東省文化館創新推出百姓大舞臺,分線上和線下。線下舞臺位于濟南市知名景區千佛山腳下,人流量大。館內邀請全省各地文藝愛好者,一起走上舞臺,展示齊風魯韻。今年暑期7月下旬開始,因疫情防控態勢趨緊,百姓大舞臺改為線上展演,場均觀看人數突破100萬。

  育一支精干高效服務隊

  鎮街綜合文化站是縣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橋頭堡”“中轉站”和“一線指揮部”,發揮著重要的“上傳下達”樞紐作用。只有把鎮街綜合文化站建好管好用好,縣級以上圖書館文化館向下輸送優質文化資源才會有基本承接平臺,村(社區)群眾文化工作才能得到有力有序有效的管理。

  這幾年,濰坊青州市文旅部門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圍繞“有機構編制、有場館設施、有專職工作人員、有必要經費保障”的標準要求,把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的突破口選擇在抓好鎮街綜合文化站建設上。目前,全市13個鎮街都設有綜合文化站,場館設施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每個文化站都配有3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同時,當地免費開放和文化活動經費每年都提前足額撥付,夯實了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作用發揮明顯。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權文松認為,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需要補齊基層的短板,因此需要培養一批長期扎根基層,有責任心、有能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型文化干部。

  在威海市,各個鄉村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今年暑假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得益于各級文旅部門有序組織,非遺傳承人等文化志愿者下沉村莊,為孩子們開展“村口培訓”,既活躍了暑期生活,又傳承了當地文化。

  如今,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務已由以前的政府獨家承擔,變成社會共建共享,形成了政府主導下的市場供給、非營利組織協助供給、公眾自愿供給等社會化供給模式。

  威海市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開展公益創投試點,整合多方資源,通過文化創意投標、項目運作、第三方評估等,培育和發展公益性文化類社會組織,提升其提供專業服務能力,滿足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當地還通過文化時間銀行,鼓勵和支持文化志愿者為城鄉社區提供服務。該項服務按照一定規則記錄服務提供者的時間,儲入其“文化時間銀行”賬戶,以便獲得相關免費文旅產品、信用積分等回饋激勵。

標簽: 試驗田 山東 暑假 打造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