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短視頻風潮越刮越盛 國內動態漫畫市場為行業帶來生機

時間:2021-09-03 11:25:33    來源:游俠網    

為行業帶來生機,也令其面臨新的困境

國內動態漫畫市場越發熱鬧了。

近幾年來,包括“優愛騰”、B站、芒果TV、快看等不同類型的內容平臺,紛紛入局動態漫畫,也演變出輕動畫、漫動畫、輕漫、Vomic、漫劇等不同說法。即便內容與定位上略有區別,可這類作品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以漫畫為基礎,經過技術處理,賦予漫畫人物或事物動態效果,再輔以音樂、聲效,增加畫面表現力的內容形態。

雖然在國內,早有公司嘗試以動態漫畫的形式展現內容,但行業普遍將2015年視為動態漫畫在國內興起的初級階段。這一年,誕生了諸如燃也文化、抖動文化、抖漫工作室等為觀眾所熟知的動態漫畫公司。

經過數年發展,動態漫畫是否已經成長為市場炙手可熱的內容形態了?若想得到這一問題的答案,還需從動態漫畫的發展進程講起。

從新鮮事物,到必不可少的內容形態

當我們談及一種內容形態的發展變遷,其實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制作技術的發展,二則是市場定位的變化。

燃也文化作為國內早期聚焦動態漫畫的公司,不論初期打造的《長歌行》《時間支配者》,還是后續推出的《天下第幾》《大食譜》,再或是如今在更新的《拾又之國》《蟬女》,這些動態漫畫都獲得了許多動漫愛好者的關注。針對動態漫畫的制作技術,燃也文化聯合創始人南宮泓告訴ACGx:“動態漫畫制作技術其實就是影視后期合成技術,也是動畫制作的一部分,這勢必會跟隨整個行業的發展不斷進步。”

因此,相較于制作技術的穩步發展,動態漫畫近年來更為明顯的改變,在于市場定位層面。

南宮泓表示:“2015年我們原本是想以新的形式,讓其他媒介上的人看到優質內容是存在于漫畫這種形式上的,但隨著媒介更加強勢,尤其是短視頻的沖擊,它讓內容制作的時效性變得更強,并且需要精準、迅速觸達到有效的用戶,所以現在的平臺不是青睞動態漫畫這一內容形態,而是一個被動選擇的結果。”

短視頻的風潮越刮越盛,促使著整個內容生態發生變革。實際上,在短視頻時代,動態漫畫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作品類型多樣,能夠適配移動設備,亦可滿足觀眾碎片時間觀看需求——正好與短視頻的屬性相匹配。于是動態漫畫,成為了那些深耕二次元領域的視頻平臺、漫畫平臺的不二選擇。

不難發現,目前已經入局的內容平臺,動態漫畫的開發策略不盡相同。

像是騰訊視頻、愛奇藝等主流視頻平臺,多將動態漫畫作為IP衍生開發環節的一部分。尤其對于頭部IP而言,動畫制作周期長,而動態漫畫既能展現原作精髓,又能夠填補衍生開發的空檔,維持IP熱度。此外在題材選擇上,主流視頻網站也傾向于照顧市場喜好,不乏改編自男頻爽文、女頻甜寵/霸總文的動態漫畫。

B站作為核心動畫愛好者聚集的文化社區及視頻平臺,選擇將動態漫畫再度細分,題材方面也追求差異化、風格化。B站的“Vomic”主打聲音表現力,簡單說來可以將其視為“有畫面的廣播劇”。而且相比國創區,B站動態漫畫作品與嗶哩嗶哩漫畫的聯系更為緊密。

而對于快看這樣的漫畫平臺來講,時長較短的豎屏動態漫畫“漫劇”,能為漫畫閱讀帶來感官上的提升,促進用戶活躍的同時,也可以通過相關物料的分發,或與其他平臺的合作,實現用戶拉新。

“短視頻的流行,讓動態漫畫從小眾內容的鏈接,變成了一個工具,所以大家用這個工具的時候一定有不同的目的、需求和戰略。”南宮泓指出,“比如(過去)對于值得扶持的優質漫畫,動態漫畫是一個上升渠道,起到的可能是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現在它可以為IP作品流量增值、再度曝光而錦上添花,兩者其實是不一樣的。”

如今,動態漫畫在市場上所發揮的作用越發明晰,甚至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內容形態之一,它最終服務于IP塑造、強化平臺屬性,以增強用戶活躍度,收獲更多用戶的注意力。

夾在動畫與漫畫之間的動態漫畫,有未來嗎?

無論動態漫畫如何發展,它身上“漫畫與動畫中間產物”的標簽,是不曾改變的,這也成為了動態漫畫備受爭議的“原罪”。在國內,雖然動態漫畫這一內容形態,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所接受,但將其與動畫相比較的言論仍不在少數。

不理解動態漫畫的觀眾,會認為“好端端的漫畫,變成動態漫后顯得十分違和”,也會質疑“為什么要耗費時間與精力,制作一部‘貧窮的PPT動畫’”,還有人直言“不如直接將資源投入高質量動畫的制作”。想要轉變觀眾們的觀念并非易事,勢必需要更多的精品佳作在市場上出現。

其實動態漫畫與動畫的界限,不是絕對明晰的,動態漫畫也并非一定與“省錢省力”掛鉤。由Netflix出品的四月新番《極主夫道》,便是一個例子。

《極主夫道》原著漫畫屬于沙雕日常類作品,講述的是黑道大哥遇上真愛,盡心做全職家庭主夫的故事。漫畫各章篇幅雖短,但通過設定反差、故事節奏和畫面細節,制造出不少笑點。改編動畫則幾乎照搬了原作分鏡,多數時候只有人物的嘴在動,于是該作也被觀眾戲稱為“PPT動畫”。

在動畫開播前,導演今千秋說《極主夫道》采用動態漫畫呈現方式,是源于制作人的要求,她也坦言:“這部作品的制作,絕對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省時省力。”

畢竟當一部漫畫被放到不同媒介進行呈現時,會在改編過程中做出取舍,注定會丟失掉很多原作者的個人要素。如果一定要在動畫中還原作品的本質節奏,便需要更多的預算、更高強度的作畫去支撐。這時候,動態漫畫就成為了性價比極高的內容呈現方式——就算失去了動畫的連續性與靈活度,卻將還原做到了極致,因為只有漫畫才最接近原作者的表達與思考。

像《極主夫道》這樣畫面“不動”的情況,看起來預算不足,制作時必須耗費的心力卻不少。作畫數量降低,還想達到不錯的觀感,那么就會對劇情的篩選、鏡頭的設計、敘事節奏的把控、聲音的配合調度都提出更高要求。

得益于原作漫畫的出色表現,以動態漫畫形式呈現的《極主夫道》,同樣收獲了不錯的成績。目前Netflix已經決定繼續制作第二季動畫,另外該作在國內也收獲了不少原作粉絲的好評。不管認為《極主夫道》是動態漫畫也好、動畫也罷,對于觀眾而言或許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展現出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才是重點。

南宮泓在與ACGx探討“推出高質量動態漫畫的標準”時表示:“作品的好壞、是否有趣的衡量標準可謂日新月異,但唯一不變的是,優質的故事能否吸引觀眾探究下去、畫面與分鏡能否支撐情節發展。”可見原作品質的重要性。

如果說,漫畫的質量決定了一部改編作品的下限,那么精良的制作可以拉高其上限,這句話放到動態漫畫領域同樣適用。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動態漫畫甚至可以加入更多素材,達到趨近動畫的效果。但終究,畫面與音效永遠是為故事服務,改編作品的天然優勢,也是將原作的魅力進一步放大。

不過,從實際的市場表現看來,目前國內的動態漫畫越來越多,各平臺每年都會推出幾十到上百部動態漫畫,質量卻良莠不齊,并沒有出現多少能將影響力迅速點燃的作品。

動態漫畫為漫畫拓展發展路徑的確行之有效,隨著動態漫畫越發“工具化”,動態漫畫承載的內容屬性卻逐漸降低,這也導致這類動態漫面對的群體,多為年齡層偏低、對品質要求不高的觀眾。這正是不少動畫觀眾看來,“動態漫畫與動畫存在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因為如今兩者的內容定位、受眾群體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其實在動態漫畫剛剛在國內興起時,許多公司都是以新的內容形態看待并進行嘗試,也推出了不少在核心愛好者圈層擁有良好口碑的原創作品,但作品的后續運營發展之路都走得較為艱難。當下,致力于講述好故事的原創動態漫畫越來越少見,有平臺、IP作為依托的作品,或是重人設、主玩梗的作品,更容易獲得流量。短視頻的興起,為動態漫畫行業帶來生機的同時,也令其面臨著新的困境。

至于如此處境下的動態漫畫究竟會走向何方,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每一種新生內容形態,都會經歷野蠻生長到精品化的過程,動態漫畫總有一天也將迎來這樣的改變。隨著觀眾對內容的評判標準不斷提升,優質漫畫的內容潛力終將得到釋放。希望誕生得到大眾認可的動態漫畫作品的那天,不會太遲到來。

標簽: 短視頻 動態漫畫 漫畫平臺 深耕二次元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