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紫金陳:立意再高也是陽春白雪 我想表達一顆赤子之心

時間:2020-09-27 15:45:19    來源:環球網    

《隱秘的角落》刷屏后的3個月,又一部懸疑推理網劇《沉默的真相》來襲,上線一周口碑甚至超過前者。兩部劇集的走紅不僅使國產懸疑推理題材受到關注,原著小說《壞小孩》《長夜難明》的作者紫金陳也被稱為“中國的東野圭吾”。“這主要是出版商和平臺的宣傳語吧。我在各方面和東野圭吾的差別都很大,可以說望塵莫及。”這位“85后”作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這幾部劇的成功證明,商業和藝術并不對立,前提是故事要好看。“如果故事不好看,沒人看,我所有的情懷都是不成立的,立意再高也是陽春白雪,脫離大眾。”

悲情只是表層,更大基調是燃

環球時報:有觀眾說,《沉默的真相》最感人之處,是主人公江陽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伸張正義,賭上一生。你在這部作品中最想表達的是什么?

紫金陳:我最想表達的是赤子之心這四個字。2013至2014年,中國掀起司法改革,平反了不少過去的冤假錯案,整個司法系統煥然一新。這個過程中,涌現出很多為司法正義而努力的警察、檢察官、法官,每一起案子背后都有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了解了一些故事后,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升華,形成《長夜難明》這本小說。不管在哪個年代,赤子之心都是稀缺的東西,我們絕大多數人做不了英雄,但我們心中都住著一個英雄。如果說《壞小孩》的色調是灰暗的,《長夜難明》就是火焰的顏色,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險阻,主人公依然是黑夜中的火把,用赤子之心照亮自己和周圍的人。這個故事里有孤膽英雄的悲情基調。寫作時,我會情不自禁地帶入自己,我會影響角色,角色也會影響我,兩者有種相互影響的反身性關系。但這個故事更大的基調是燃。悲情只是表層,內核是檢察官、警察、法醫、律師四個人聯合起來干一件伸張正義的大事,是一個荷爾蒙很高的英雄主題。我之前看到一個讀者的評價,說這是一個又喪又燃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對小說最好的概括。

環球時報:《長夜難明》被認為是一部難得的社會派推理小說。與本格派注重解謎、懸疑派注重氣氛相比,社會派更注重人性剖析及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你在創作時,考慮過派別之分嗎?

紫金陳:我不考慮這些派別區分。對我來說,只要故事好看,什么派別都無所謂,甚至是不是推理小說也無所謂。我覺得寫好一個故事,最關鍵的還是講故事的節奏感。很多故事為什么沒人看?就是講故事的節奏不對。節奏是靠懸念來帶的,怎么牽出懸念、渲染懸念、懸念持續時間多久,都有很多創作技巧在里面。我會心理評估一個懸念是不是足夠吸引人,比如寫一男一女會不會成功走到一起,如果讀者根本不關心他們倆的結果,這算什么懸念呢?如果大家都很想知道他們會不會走到一起,就是一個成功的懸念。

其實,商業和藝術并不是對立的,《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這幾部劇某種程度上都達到既商業又藝術的效果。對于商業小說來說,故事好看是第一位的。看完之后還能讓人有所思考,在藝術上就是成功的。我會先把故事好看做到極致,在此基礎上挖掘人性,融入對藝術和情懷的追求。

中國懸疑推理劇市場空間大

環球時報:當初為何選擇寫懸疑推理小說?在你看來這兩部劇火了之后,會給中國懸疑推理劇市場帶來哪些改變?

紫金陳:我畢業于浙江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因為學校位于杭州紫金港校區,上學期間便以“紫金陳”為名在論壇上連載小說。大學畢業后我在一家炒股軟件公司工作了幾年。無趣的公司生活讓我看清自己:性格內向,不善與人打交道,又想發財。我試過做網站和其他創業,但都沒成功。后來想起以前在網上寫小說的經歷,發現這或許是條出路。2012年我開始白手起家,全職寫推理小說。我是經過深度思考才選定這個方向的。最開始我想寫玄幻仙俠類小說,但這個市場競爭太激烈,有名的作者至少50個以上。而懸疑推理圈真正叫得出名字的作者不會超過10個。推理題材在美劇、韓劇里大概占20%至30%,在國產劇中的份額可能5%都不到。相比其他類型小說,懸疑推理小說在情節方面更注重邏輯的層層推進,還要加上各種寫作技巧,門檻比較高,作家相對少。而我從小對數學有偏好,邏輯思維比較好,寫這類小說有一定優勢。因為市場空間大,競爭對手少,我就確定了這個方向。這兩部推理劇火了以后,相信未來平臺在這類題材的資源投入上會比之前配比高一些。雖然市場空間廣闊,但數量不一定會有很大提升。因為這類故事創作比較難,一旦寫不好就會很爛,直接被棄掉。

環球時報:你曾表示東野圭吾是你的職業領路人,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紫金陳:我決定寫推理小說后,就開始研究學習東野圭吾的作品。他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干一行愛一行,做一個敬業的寫書人。他這么有名有錢每年還保持高產狀態,我的作品數量目前相對較少。他對寫作有一種天然的熱愛,寫作就是他的生命。對我而言,寫作只是一種工作,還談不上熱愛。

我認為,東野圭吾的成功經驗是商業化。很多推理小說作者比較看重很玄的謎題,但我發現東野圭吾不是這樣。現代社會大家的時間比較倉促,只是想看一個好故事,所以情節好看是第一位,這是我從東野圭吾身上學到的經驗。雖然我寫的是推理小說,但我不希望看書的人很累——讀者會抱著好奇心去看,但并不會去想如何挑戰作者的構思方式。和東野圭吾不同的是,我的作品會植入更多中國元素,之后我還會嘗試不同風格的推理小說。

勤奮的人一定不會過得很苦

環球時報:你覺得成功給你帶來哪些變化?

紫金陳:最大變化就是寫作壓力大了。“甲方爸爸”每天會來“巡視”一下,看我后面的小說寫得怎么樣。我收到很多人的贊美和鼓勵,但也有人發私信罵我,罵得很難聽,后來我把社交軟件都卸載了。現在也無所謂了,網絡噴子本來也不是我的目標用戶群。

環球時報:你的“草根逆襲”故事讓很多網友討論“如何成為紫金陳”。對這一點你有答案嗎?

紫金陳: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擅長自我激勵的人。遇到不好的事,都會跟自己說要怎么做才能變好、變強大,給自己做心理按摩。我始終認為,勤奮的人一定不會過得很苦,雖然現代社會階層比較固化,但只要努力,跨越一兩個階層還是能做到的。我專職寫推理小說的前兩年,一分錢收入都沒有。雖然心里也很焦慮,但沒想過轉行。因為我認定這條路是可以成功的,所以才堅持下來。維持了兩年后,《無證之罪》出版,我就開始賺錢了。

我一向有冒險精神,覺得四平八穩的人生沒什么意思,關鍵時刻還是要下重籌碼。可能在旁人看起來是冒險,但我覺得不算,因為自己把握挺大。決定全職寫懸疑推理小說,也是人生比較大的一次押注。我是15年的老股民,其實炒股哲學可以結合到生活中,比如炒股最常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我寫作時選題材也是這樣——今年什么熱,我肯定不會寫。另外,你得認清自己最擅長的事是什么。大部分人都是靠摸索多年才知道的,有不少人活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最擅長干什么。所以,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大膽去試,大不了從頭再來。

標簽: 隱秘的角落 沉默的真相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