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圖片 > 正文

河南研究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推動各類要素資源向交通樞紐集聚布局

時間:2022-01-07 13:34:47    來源:大河網    

去年9月初的省委工作會議后,推動河南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的相關辦法、規劃正在編制,將陸續推出實施。其中,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已經組織相關機構,將“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與樞紐經濟規劃進行聯合編制,這是國內首次。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為落實省委工作會議要求,河南將謀劃構建“一核四區、四帶牽引、五型支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融合互促發展總體布局。

研究推動河南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去年9月23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河南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為加快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提升交通樞紐能級,由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和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設研院)綜合規劃研究院共同編制的《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已于11月26日通過專家評審。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規劃是國內首次將綜合交通運輸規劃與樞紐經濟規劃聯合編制。

比如,2021年12月3日,設研院發布公告稱,擬成立河南省樞紐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相關事項已通過董事會決議。而成立該中心,是為深入研究河南省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區域競爭優勢和高質量發展勝勢的方法路徑。

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該中心的主要職責與研究方向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聚焦研究交通樞紐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依托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體系構建,提升綜合樞紐能級,通過進一步強化交通與樞紐優勢,引導帶動區域產業集聚發展。

二是重點研究樞紐資源要素組織方式。利用交通+互聯網、大數據、5G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樞紐組織服務功能,推動與樞紐相關的資本、人力、貿易等要素的集聚與整合。

三是重點關注樞紐與產業融合聯動、創新發展。深入研究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機理,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提升,促進交通樞紐向產業樞紐、經濟樞紐等轉型,推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陸港經濟等跨越式發展。

交通區位優勢再造,河南已有頂層規劃

基礎設施網絡是打造支撐樞紐經濟的基礎。據介紹,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將通過“優勢再造”行動,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河南交通區位優勢突出,但過而不駐、流而不聚的問題明顯,跨區域通道部分路段能力緊張和功能不足,制約要素便利高效流動。”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將圍繞變“流量”為“留量”,加快交通體系、物流樞紐與區域、城市、產業的互動融合,謀劃構建“一核四區、四帶牽引、五型支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融合互促發展總體布局。

一核四區,即以樞紐城市為核心強化交通對接、功能銜接、產業鏈接,打造鄭州全省樞紐經濟發展核心動力源和豫西、豫南、豫東、豫北樞紐經濟協調發展區,形成“一核四區”樞紐經濟增長極。

四帶牽引,即以樞紐經濟承載平臺為依托,以特色化專業化的產業走廊、創新走廊、文旅走廊和生態經濟走廊為支撐,培育建設中原—長三角、京廣、陸橋、濟鄭渝四條通道經濟帶,牽引拓展樞紐經濟輻射聯動發展空間。

五型支撐,即根據地理區位、要素稟賦和發展基礎,結合樞紐經濟承載平臺運行規律特征,重點發展交通樞紐型、智慧平臺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內陸口岸型等五種類型樞紐經濟,支撐現代化河南建設。

上述體系和總體布局,或將出現在《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中。

2021年12月22日,在河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會上,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明東介紹,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應實施樞紐能級提升、物流提質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培育“三大行動”,推動各類要素資源向交通樞紐集聚布局。

他介紹,接下來河南省將重點抓好“四個經濟”:一是著力培育壯大航空經濟;二是著力培育集聚高鐵經濟;三是著力提質增效陸港經濟;四是著力做大做強臨港經濟。

構建樞紐經濟,企業在行動

河南省機場集團:樞紐經濟藍圖正逐步實現

圍繞河南明確的目標任務,河南省機場集團正加速推進各項工作。

為持續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全面提升國內外航空貨運物流空中大通道的保障能力,按照“加快三期建設,機場強樞增支”的要求,河南省機場集團正全力推進三期擴建工程北貨運區項目,預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工程建成投用后,鄭州機場貨機位將達到25個,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屆時,鄭州機場貨運作業區域更大,設施布局將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

硬件需先行,軟件早配套。為探索引領航空貨運行業創新發展、打造樞紐經濟,目前鄭州機場正在加快推動電子貨運、海外貨站、空空中轉等三大試點的先行先試,樞紐經濟藍圖將逐步變成現實。

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將積極配合本省產業引進和培育

中歐班列(鄭州)是河南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已經實現每周去程十六班、回程十八班的常態化往返均衡開行,形成覆蓋歐洲、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的“十站點、六口岸”國際物流網絡,境內以鄭州為樞紐,集貨半徑達1500公里,在國內外形成較大輻射力和帶動力。

針對中歐班列(鄭州)河南省貨源占比問題,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在給記者的回復中稱:國際集裝箱鐵路運輸更適合貨值較高且貨量較大貨物的國際運輸,目前此類貨物在河南省產業結構中占比相對較小,適宜鐵路運輸的貨物相對較少。

“鄭州國際陸港公司下一步將依托遍布歐亞的境內外物流網絡,充分發揮陸上絲綢之路大通道持續暢通的優勢,積極配合本省產業引進和產業培育,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務,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中貢獻物流力量,推動河南將交通區位優勢、物流通道優勢轉化為招商引資優勢、產業集聚優勢。”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在回復中稱。

標簽: 交通區位優勢 樞紐經濟優勢 要素資源 交通樞紐集聚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