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圖片 > 正文

對安全隱患“習以為?!笔亲钗kU的“定時炸彈”

時間:2021-11-03 16:26:01    來源:中工網    

在不少生產安全事故通報中,“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已經成為一個高頻詞。說白了,就是有關企業和人員對安全風險的認識不足,甚至習以為常、熟視無睹。這讓危險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

有的企業總經理移民國外常年不在崗、不履職;有的企業存在多處重大安全隱患,工人上班竟是“身處險境”……據10月29日央視報道,不久前,國務院安委辦8個工作組剛剛完成今年第五輪次安全生產督查,工作組深入17個重點省份,聚焦礦山、消防等多個重點行業領域,檢查和暗訪了100余家企業單位,排查800余處問題隱患,23名企業“一把手”被處罰。目前,當地有關部門已責令相關企業限期整改,并對其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違規同時開放兩道煤氣排水器閥門,煤氣外泄隱患大,而這樣的排水器有34個;吊運“鋼包”通道鄰近區域建筑物的門、窗朝向吊運通道,“鋼包”一旦發生罐體傾翻、傾覆事故,將嚴重威脅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崗位人員圖省事,將生產泄漏積水引至“必須保持干燥”的高爐爐基回水槽內……

看著工作組發現的上述安全隱患問題,有些安全生產常識的人會驚出一身冷汗。分析工作組發現的問題以及以往相似案例,有一個共性問題應引起關注,即相關企業管理者及崗位工作人員對安全隱患表現出一種習以為常的樣子。在不少生產安全事故通報中,“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已經成為一個高頻詞。說白了,就是有關企業和人員對安全風險的認識不足,甚至習以為常、熟視無睹。而這無疑是最危險的隱患——“視隱患為正常”即是與潛在的危險共處,這讓危險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

這種習以為常、熟視無睹,主要緣于日常的慣性積累。比如,從生產設施的設計、安裝到后期管理,缺乏安全生產意識,留有隱患還全然不知;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落實不夠,安全生產的意識淡漠,自己糊弄自己,“制度是給上面檢查看的”“大家都這樣”;安全培訓制度未落實,工作人員長期缺乏專業的安全操作指導,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長期實施不符合標準規范和設計的操作;對其他地方或企業發生的安全事故,無動于衷,不能從他人的教訓中舉一反三、增強自己的防范意識,繼續在“不會有啥事的”的麻痹中混日子;相關的檢查走過場,大家“你好我好”,放任隱患的長期存在。

保障安全生產,防范“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和相關規范、標準。比如,不久前修訂實施的安全生產法,其中的規定大到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明確政府監管職責,小到規定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等,十分翔實。再如,根據礦山安全法的有關規定,礦山企業必須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培訓的不得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的方可上崗作業。此類細致的規定還貫穿于更多行業企業的安全規程、行業團體標準和推薦標準中,以及不少地方的地方規章和政策中。

為了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各級有關部門做了諸多工作。比如,去年4月,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啟動,聚焦風險高隱患多、事故易發多發的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安全整治。

種種努力都致力于提高企業應對安全風險的主動性和應急能力,在源頭減少事故隱患和發生概率。但相似事故一再出現,顯然是有些企業將安全生產的警鐘當成了耳旁風。這提示有關方面,在監管和整治的針對性、落實度、常態化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生命安全經不起掩耳盜鈴。一起起生產安全事故,代價足夠沉重。因而,從以往事故中吸取教訓,繃緊安全生產的弦,確保每一項安全規程都能得到有效執行,確保每一次安全檢查和整改落實都不走過場,這實在不是什么高要求。

“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在安全生產問題上,我們不能允許任何企業及人員有任何的麻痹、僥幸。

標簽: 安全隱患 習以為常 風險高 隱患多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