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圖片 > 正文

異地用警挖“傘”打“財” 掃黑除惡“佛山戰法”還群眾安樂

時間:2021-08-12 16:24:39    來源:法治日報    

“掃黑除惡人人皆知,黑惡勢力人人喊打。把黑惡勢力一網打盡,我們老百姓就更有安全感!”在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進行問卷調查期間,廣東佛山市民陳先生告訴工作人員。

緣何市民如此關注這項工作,又給予這么高的評價?《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廣東省佛山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強力掃黑、鐵腕懲惡、重拳治亂,深得民心。

在打擊違法犯罪方面,佛山善用異地用警偵辦涉黑案,全鏈條摧毀涉黑惡團伙生存空間;針對農村地區,佛山聚焦基層黨建,堅持“以案治本”,示范引領鄉村治理;佛山打出“問題排查+專項整治+長治常效”組合拳,劍指各行業領域亂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為此,在全國、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表彰大會中,佛山市公安局林鏡泉案專案組等9個部門分獲全國、全省先進集體,18名同志分獲全國、全省先進個人及受嘉獎縣處級干部。

異地用警挖“傘”打“財”

2018年年初,廣東省公安廳接到群眾舉報稱,汕頭市存在一個涉黑走私犯罪團伙,嚴重破壞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為確保案件順利偵辦,廣東省公安廳指定佛山市公安局負責偵辦此“307”專案。佛山警方經過5個月偵查,梳理團伙結構、核查證據,迅速查清犯罪團伙的犯罪事實。2018年5月,由廣東省公安廳統籌指揮、異地用警,從佛山等地市公安局抽調警力,一舉打掉這一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

佛山警方堅持戰法創新和技術手段創新,偵辦“307”專案的民警陳愷和同事們基于長期的異地辦案經歷,逐步摸索出“異地用警佛山戰法”,被公安部掃黑辦向全國推廣。3年來,佛山警方共打掉涉黑組織20個,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95個,9類涉惡案件同比下降4.38%,逃犯存量降到歷史最低,有力促進了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辦案民警介紹,正常刑事案件的辦理往往以屬地管理為原則,以縣區公安機關為主力。佛山公安針對掃黑除惡十類重點打擊目標研究發現,黑惡勢力的形成是長期的過程,如果只是就案辦案、就事論事,而不深挖打擊“保護傘”,黑惡勢力就難以根除。

為此,佛山市公安局提出了提級偵辦的工作要求,加強異地用警工作規范,有效突破案件偵辦過程中遇到的求情、打探消息和嫌疑人的僥幸心理等諸多不利因素的阻力。在偵辦“307”專案中,采取完全由佛山警力負責收網的模式,一天內集結五區1500多名警力奔襲500多公里,在汕頭、揭陽、珠海、廣州等地展開同步收網,僅用6個小時就抓獲目標犯罪嫌疑人60多人。

異地用警為涉黑涉惡大案要案的偵辦奠定了良好基礎,每一宗案件都得以辦成鐵案。2019年10月24日,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十幾種罪名,依法判處“307”專案主犯謝某忠有期徒刑25年,39名主要團伙成員均受到相應刑罰。

為徹底掃除黑惡犯罪勢力的生存空間、經濟基礎,佛山市委政法委、市掃黑辦多次組織法律業務研討培訓會;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兩個優先”“一案三查”;審判機關組建8個審判團隊專門辦理涉黑惡案件;檢察機關100%提前介入涉黑及重大涉惡案件。在此強力攻勢下,3年來,佛山市共起訴涉黑涉惡犯罪案件190余件1100余人;一審判決涉黑涉惡案件160余件1000余人、二審判決70余件600余人;涉黑案件挖“傘”率達100%;打“財”106.2億元,給予了涉黑團伙全鏈條斬草除根式打擊。

黨建引領以案治本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嶺西村一段打砸大排檔的視頻在網絡瘋傳,警方也因此順藤摸瓜打掉“東平一號”案涉黑團伙,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65人。

黨組織軟弱渙散的農村、城中村和社區,往往是基層突出問題集中的地方,也是涉黑涉惡問題多發的地方。“東平一號”案涉黑暴露了嶺西村黨委的軟弱渙散問題。

奔著矛盾問題迎難而上,把解決問題作為贏得民心的重要途徑。這是佛山市掃黑辦對解決“農村問題較多”所堅持的原則。

對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佛山開展“拉網式”排查,將包括嶺西村在內的48個軟弱渙散村(社區)列入整頓名單。同時,確定了12個典型案例案發地村(居)作為“以案治本”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基層從除惡治亂向有序善治轉變。

針對制約部分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權有效落實問題,佛山探索實施重要事權清單管理,明確村(社區)10類重要事權,把黨組織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中發揮領導把關作用寫入790個村(社區)的村規民約、自治和經濟組織章程。針對部分基層干部隊伍引領新發展能力不足問題,佛山全面實施“頭雁”工程,選派超過1500名優秀機關干部到村(社區)黨組織擔任第一書記、副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并穩步推動有集體經濟組織的561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按照法定程序擔任村(居)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三個一肩挑”。

實踐出經驗,南海區“織密黨建網格引領鄉村善治”和三水區“辦事有清單 干事有底氣”先后入選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和順德區仙涌村分別被確定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區、示范鎮、示范村。

源頭治理早“下猛藥”

“‘樓霸’打掉后,我們買裝修材料的費用比之前減少了20%以上。”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某小區業主劉先生說。

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伊始,佛山市掃黑辦就針對優化全市營商環境“下猛藥”,在2018至2020年間,組織全市各部門開展5輪線索“大排查”行動,共摸排線索8566條,并做到核查反饋率100%。同時,該市掃黑辦每季度還滾動排查全市涉黑涉惡涉亂突出問題,先后對7個鎮街、12個突出問題實施掛牌整治。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斗,佛山市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全市各職能部門職責深度融合,重點整治各行業領域亂象,打出一套“問題排查+專項整治+長效常治”組合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2018年以來,佛山市聚焦信息網絡、社會治安、食品藥品等10大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近百個,制定機制制度50余項。

在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中,佛山共打掉網絡黑惡團伙57個,有效遏制網絡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勢頭;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出臺《市場監管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類型及標準》,查辦的一起案件被評為中國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件。同時,佛山還主動作為,有效防止黑惡勢力阻撓村級工業園改造、征地拆遷、垃圾焚燒場等“鄰避”項目開工建設,確保各重大工程項目順利完成。 記者:鄧君

標簽: 異地用警 掃黑除惡 佛山戰法 源頭治理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