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如今北斗有多火?不僅帶“北斗”的股票漲了,北斗的零部件也成了“香餑餑”。但與此同時,部分公司也借著北斗“博出位”,甚至連山寨的“北斗APP”也能走紅。
北斗都有APP了?假的!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就在當天,一款名為“北斗地圖”的APP開始霸榜各類應用商店。
這款APP有多火?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7月31日-8月3日,這款軟件位列蘋果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第一名。更厲害的是,有超過12萬網友紛紛為其點贊,分數高達4.9分(滿分為5分),這幾乎是同類軟件的翹楚。
而在安卓商店,名為“北斗地圖”的軟件下載量已經超過了200萬,而另一款名叫“北斗導航”的軟件下載量更是超過了500萬。
然而,必須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走紅全網的“北斗APP”——全!是!假!的!
以霸榜的“北斗地圖”為例。記者發現,其與市場上傳統的地圖軟件并無二致。而軟件的開發者名為“深圳逗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的經營項目與北斗導航相關業務毫無關系。其登記軟件著作權包括斗地主、休閑棋牌室、游戲中心平臺。
(圖:“北斗地圖”app的界面)
一手北斗,一手斗地主?這操作如同其公司名一樣“逗趣”。相同情況也在安卓的“北斗導航”軟件上出現。這款下載量超過500萬的軟件,其開發者名為“深圳西瓜影音科技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其開發的軟件主要為電影播放器和手機鬧鐘……
“北斗系統是‘不可能’做出地圖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被網友昵稱為“北斗女神”的徐穎曾對此進行過辟謠。
徐穎介紹,北斗系統可以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但諸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是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務,“北斗地圖完全不等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跟地圖之間也并沒有直接聯系。”
事實上,早在2018年4月,所謂的“北斗地圖”已經“紅”過一次。當時這款app自稱,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
當時,這款軟件引起了軒然大波,還有機構興奮地解讀稱,“北斗高精度定位正式應用”、“北斗APP落地運行”。
然而,隨著科研人員進行辟謠,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官方媒體也發聲稱,切勿被此類信息“忽悠”。北斗的招牌,不該被商業噱頭“蹭熱點”。
蹭北斗熱度并不能發家致富
8月3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連日來,A股市場的“北斗概念股”可謂火熱。當天,合眾思壯、北方導航、中國衛通、華測導航等超過10只股漲停,中海達、航天電子等逼近漲停。
這些北斗概念股中最為核心的當屬北斗星通。這是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唯一一家獲得國家大基金入股的北斗產業鏈個股。一個月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已超過74%,總市值達到了275.57億元。
不過,必須要指出的是,炒作此類概念股仍需警惕客觀存在的風險。包括北斗星通在內的“北斗概念股”普遍業績不佳。“龍頭”北斗星通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虧損6.5億元,同比下降710.59%。
與此同時,近些年以來,曾有一批上市企業想要借北斗“蹭熱度”。
此前,服裝廠商江蘇三友集團曾宣布與相關合作方簽訂了《“北斗衛星系統應用設備產業化”項目合作協議》。公司將首付項目合作研發款100萬用于“北斗授時設備”的研制,并出資375萬元,同合作方設立江蘇北斗公司,研發、制造和銷售北斗衛星系統應用設備。
然而最終,江蘇三友轉型失敗,該公司在2014年因資不抵債,被進行破產清算。“蹭熱度”最終以失敗告終。
由此可見,北斗雖好,但并不是“蹭”上北斗的都會好。
推廣國家科技,立法與科普一個不能少
大國重器,國家科技,十分需要眾人合力進行保護。
目前,包括“北斗地圖”在內的多款APP仍然擺在各大應用商店的“貨架”上,有的更是已經上線超過了2年多的視角。部分軟件甚至還向用戶收取了1-20元不等的費用。
事實上,如此行為已涉嫌違法。我國《商標法》中明確規定,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產生誤解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文中提到的多款“北斗APP”不僅明顯存在欺詐性質,其山寨行為更是有損“北斗”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北斗系統,我國已著手在法律上予以保護。目前,我國正在修訂《衛星導航條例》,相關立法工作已經啟動。成體系的法律法規不僅將加速北斗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對北斗系統“走出國門”,進行全球布局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北斗系統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獨家代理,某一廠商代表國家北斗形象本身
也是不合理的。相關方面應依法打擊冒用、盜用行為,捍衛來之不易的科技成就。
另一方面,“北斗女神”徐穎同時表示,需要加強公眾對包括“北斗”在內的國家科技的形象認識。“北斗在國內人氣很足,但關于衛星導航和北斗系統的知識也需要不斷科普。”
“科學家有責任與公眾分享研究成果,同時也要對抗科學欺詐,抵制謠言。”徐穎認為,科普不僅能幫助民眾更好地認識民族科技,也能加強全民的科學素養。“好的科普首先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其次是有趣的,能讓聽眾從中學到東西。”
“北斗”作為民族品牌,有關方面不僅需要對“蹭熱度”予以合理管控,對惡意營銷“重拳出擊”,同時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充分呵護好民眾對于民族科技所建立起的信任,不要讓這份自豪感被不良商家任意消費。
對每一位普通百姓而言,不信謠,不傳謠,點贊中國科技的同時,通過提升科技素養,自覺抵制這些打著民族科技噱頭的“李鬼”,也是我們能為大國重器所做出的應有貢獻。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