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書畫 > 正文

劇集還沒播出就出現出“超前點評” 水軍控評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時間:2021-12-16 15:45:37    來源:工人日報    

近期開播的兩部影視劇接連出現了“超前點評”的荒誕一幕——劇集還沒播出或某個演員還未出場,網上就有大量相關評分或評價出現,且其中不少評分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

這種“穿越式評分”現象,顯然與“水軍”刷分控評行為有關。有記者以粉絲身份潛入“水軍”派單群,發現以幾毛錢的價格,就可以招募到真實賬號使用者刷分,而且可黑可粉。

互聯網打分平臺的出現,一方面是為欣賞過相關作品的用戶提供評論空間,另一方面則是為尚未欣賞過相關作品的網友提供參考。近年來,“水軍”的出現和泛濫,讓這種大眾評價機制的作用大打折扣,有時甚至會鬧出一些笑話。比如,2018年,某當紅藝人發行音樂專輯,其中的歌曲經由粉絲刷榜后,占據了國外某著名音樂榜單首位。真相查清后,不僅上榜歌曲被移除,這一做法也成了全球音樂圈的笑料。

在演藝行業,當本應相對客觀真實的評分因“水軍”控評走樣,無疑會進一步助推流量、數據崇拜之風,一些粗制濫造的作品因有當紅藝人參演而評分虛高,一些用心之作卻因缺乏“爆點”而無人問津。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文藝創作生態堪憂,優質作品恐將越來越少。

事實上,“水軍”控評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根據該法,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可見,無論是粉是黑,有組織的刷分行為都侵害了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嚴重的還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

“水軍”并非新生事物,此前相關方面也多次出手治理,但仍難斬草除根。這與“軍團”背后利益相關方的撐腰不無關系——作品的制作和投資方急于回本盈利,同時壓制競爭對手;藝人需要用更高人氣獲得更高身價;評分平臺需要流量;就連粉絲在用愛“發電”之余,也能通過刷分這件事賺到零花錢。至于感到壓力的競爭對手,最立竿見影的回擊方法當然是招募“軍隊”以牙還牙。此外,對“水軍”刷分控評行為,真要搜集有說服力的證據,并不容易。

今年2月,國家網信辦開展“清朗·春節網絡環境”專項行動,其中一項即重點整治刷量“控評”。監管部門還陸續發布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等文件,相關評分網站也多次被約談。

要徹底清除“水軍”,必須形成合力。比如,相關部門應出臺具體措施對控評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監管,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讓參與其中的各方都付出相應代價;評分平臺一方面要加強對“水軍”入侵的技術監測,一方面要舍棄對不良流量的留戀,尋求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運營方式。

而對于演藝人員及相關作品的創作者、制作方來說,最近的一則新聞或許很有啟示意義——在某權威音樂榜公布的2021年全球各大市場音樂年終榜單中,中國大陸地區音樂TOP100排行榜里,周杰倫以超過半數的54首作品霸榜,其中不少還是他15年前甚至20年前的歌曲。那時,可沒有什么水軍。

時間和市場會檢驗出真正的好東西,注水的伎倆總有被戳穿的時候。(羅筱曉)

標簽: 反不正當競爭法 超前點評 水軍控評 穿越式評分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