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書畫 > 正文

西晉陸機名作《文賦》寫了什么?他的詩詞有什么特點?

時間:2021-12-02 08:21:37    來源:贏家網    

晉武帝太康時期,是西晉文壇比較繁榮的時代,出現了很多作家。陸機突出地代表了當時文學的主要傾向,產生的影響也較大。

陸機, 字士衡。他是東吳的世族大地主,吳亡后到洛陽,以文章為當時士大夫所推重。他的詩現在一百零四首,多于同時作家,但是大都感興不深,缺乏動人的內容。

他寫了許多樂府詩,大都因襲舊套,按題敷衍,很少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不過以繁富求勝罷了。

陸機詩的語言過于雕琢,有時強作對偶,流于拙滯,例如:《折楊柳》篇中的“邈矣垂天景,壯哉奮地雷”就是呆板無味的對句。他的《擬古詩》十二篇等多數是因襲原作的意思,不過更換一些詞句。 這種模仿古人之作,在他的集中約占半數,再除去那些奉制詩、應酬詩、代作詩之類,真正包含作者自己生活感受的詩就很少了。

《赴洛道中》二首敘寫行役,景中有情,較少浮泛的話。第二首在陸機集中是雕琢氣息比較少的,但是還有“抱影”等語,見出作者在用力刻煉,表示出他的特點。陸機除詩而外,所著辭賦散文很多,其中《文賦》是一篇名作。它不但為文章家所欣賞,而且是文學批評更上的重要文獻。

《文賦》是總結前人的寫作經驗又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的,其目的是“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的內容包括文學創作的過程與經驗,如文學上的想像、感興、文學語言的創造性等問題;也談到了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等文體的特征。

《文賦》說:“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又說:“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粉。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可可見作者多少認到文學是思想情感的表達,而思想情感則來源于客觀事物。他從這種正確的基本認識出發,討論文學方法,往往中肯。

陸機的賦和文都勝于他的詩,除《文賦》之外,他的《演連珠》、《嘆逝賦》和《吊魏武帝文》都可觀。

標簽: 文賦 陸機名作 西晉 詩詞特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