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征信報告修復價格,一條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復不成功,可以退款。”當你因征信記錄上有逾期信息而發愁時,恰好有人打出這樣的廣告宣傳,你會相信嗎?
在大數據時代,一部分機構或個人在商業利益驅使下,利用銀行與征信報告主體的信息差,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復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復”為噱頭,形成一條集征信修復培訓、加盟代理、個人信息售賣于一體的灰色產業鏈。
那么,征信修復機構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是否真能改變征信報告,其中是否存在違法行為,對個人及公司是否會產生影響?圍繞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異議申請移花接木
編撰理由博取同情
征信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交易信息、其他信息等。征信報告可以反映個人及企業社會信用的基本情況,由此廣泛應用于商業銀行貸款、申請信用卡、升學就業、高消費等多個領域。
由于征信報告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結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權威性。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當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征信的重要性,讓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記者在搜索平臺輸入“征信修復”“信用修復”等關鍵詞,都能搜到一批號稱能幫助個人和企業修復征信的征信公司。
記者致電多家征信公司,這些公司一致表示,征信修復并非通過簡單篡改征信報告,而是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通過審核后,銀行內部會進行修改。因此,所謂的“征信修復”其實就是征信異議申請。
江西贛州某征信修復公司客服人員介紹,該公司是通過找律師向銀行申訴的方法來撤銷報告中的逾期記錄,顧客也可以自己找律師進行申訴,但只有一次機會。
該客服人員稱,只要沒有連續3次逾期,總數沒有超過6次,其實可以不用修復,不會影響后續貸款。在確認記者表示2021年出現連續3個月信用卡逾期時,該客服人員則表示要先看征信報告,交給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評估,如果審核通過,則可以交錢進行后續操作,如果初審通過,才可以進行修復。有的銀行撤銷一條逾期記錄要1800元,有的則只要1000元,而如果是企業信用逾期修復,一條需要10000元。
“根據銀行的操作難易程度來定價格,而企業的申訴過程更加復雜,律師需要在客戶公司掛職并駐扎3個月,全權代表公司與銀行進行對接,所以價格比較高。”上述客服人員解釋道,征信修復就像打官司,我們有律師幫客戶與銀行申訴,找各種理由與銀行說明客戶逾期還款的原因,盡可能說得慘一些,再看銀行是否會同意撤銷。
四川某征信公司的定價更高,處理個人逾期記錄每條2000元,企業則需要20000元。“我們做的其實主要是征信相關知識培訓,你想學,交錢就可以。”該征信公司的客服說。
值得注意的是,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反復向記者確認此前逾期接到銀行催款電話或短信時,是否存在辱罵銀行客服人員或拒不還款等惡意欠款的情況。稱以前就遇到過一個案例,有客戶罵了銀行客服,等到提交申訴申請時,銀行直接拿出電話錄音佐證,直接拒絕申訴申請,這種情況下就無法撤銷。
關于修復流程,客服稱只需要把存在逾期還款的銀行卡所綁定的電話卡給他們,公司就會根據客戶性別找律師替客戶與銀行對接,整個過程由他們負責,客戶只需提供相應的材料證明,需要簽字的時候去銀行辦理即可。
具體如何編撰理由?記者了解到,想方設法博取銀行的同情是“關鍵”。“比如你是因為失業導致信用卡還款逾期時,就可以說是因為疫情導致公司倒閉,失業后沒有工資,還不上錢了。”客服說。
據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介紹,只要客戶沒有罵過銀行客服,沒有表示過惡意逾期,基本上都可以修復成功。只有初審通過確定需要修復征信時,才會與客戶簽訂合同;如果修復不成功,則可以全額退款。并且如果客戶“拉來人頭”,還可以獲得10%的回扣。
征信修復都是騙局
背后暗藏詐騙陷阱
為進一步驗證信貸公司所介紹的流程是否可以成功撤銷征信報告記錄,記者又聯系了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服。
“是否可以以失業為理由進行申訴?”記者問。
“除特殊情況外,因個人原因導致逾期的都不能通過申請。”該銀行信用卡客服回復稱,比如之前有一個客戶是因為疫情期間生病了,這屬于不可抗力,最終該客戶被撤銷了逾期記錄。
而據吉林長春某銀行職員楊先生介紹,如果銀行要撤銷征信逾期記錄,肯定會全方位調查客戶的實際情況,至于客戶所提交的原因及證明材料,銀行也會反復核查。如果發現材料造假,后果會更加嚴重。
楊先生提到,委托征信修復企業辦理征信申訴過程中,對于辦理征信修復的客戶來說,還存在網絡詐騙的風險,“先不說能不能申訴成功,萬一有人交完錢,這些所謂的征信修復公司的人跑了,又該找誰要錢呢?”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說,如果征信修復公司通過非法方式,比如與銀行內部人員串通,提出假的異議,銀行進行修復,則屬于違法行為。
“若以合法民事代理方式,依照《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提出異議申訴并不違法,但如受托主體不具備征信業務資質,打著修復征信、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幌子進行虛假宣傳,并通過偽造銀行流水、篡改資料信息、編造不可抗力事件等理由進行違法申訴,則不僅面臨民事責任及行政處罰,亦可能觸及刑法中‘詐騙罪’等對應罪名,承擔刑事責任。”趙占領說。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無權隨意更改、刪除信用報告中正確展示的信用信息。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這一說法,所有聲稱是合法的、商業的、收費的“征信修復”都是騙局。
損害社會誠信體系
處罰力度亟須加大
在采訪中,有些征信修復公司的客服人員稱,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五條,每個公民對自己的不良逾期記錄都可以申訴復議,因此公司的操作合法合規,客戶只需提供所需資料,后續由他們來處理。
實際上,記者發現,上述客服所說的內容與《征信業管理條例》的具體表述有明顯出入。
“征信系統不存在‘征信修復’的概念,網絡上關于個人征信可以進行修復的說法屬于虛假宣傳,實質是故意混淆了其與征信異議的區別,讓信息主體誤以為可以隨意更改或刪除征信信息。”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進一步解釋說,征信修復和征信異議有很大的區別。征信修復是產業鏈上的一種說法,甚至是一種違法違規行為;征信異議是監管部門規定的,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等規定,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實報送信用信息的義務,無權隨便更改、刪除征信報告上展示無誤的不良信息。然而,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異議本質上是一種“改正錯誤”的糾錯機制,有別于“失信后”為重塑信用而進行的修復。
趙占領認為,所謂的征信修復機構,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惡意投訴等手段逼迫金融機構作出讓步,若這種方式得逞,會導致信用記錄失真,影響整個征信體系的客觀性、獨立性和真實性。具體來說,征信體系應用廣泛,如果某家銀行審核不嚴甚至輔助作假,不僅會導致個人征信報告失真,也會影響其他金融機構,比如其他銀行在進行放貸發信用卡時,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就會降低,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尹振濤指出,隨著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及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日益發展,征信信息及信用數據對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凸顯,因此才形成征信產業鏈存在的土壤。必須增加違法違規成本,對尋找征信修復機構進行征信修復的征信主體要進行相應處罰,對從事征信修復的機構也要進行嚴格的處罰。
“對個人而言,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征信修復機構,如果對信用記錄有異議,可以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提出。同時,要養成合理借貸、量入為出的習慣,不要過度借貸、盲目借貸,個人征信是‘第二張身份證’,要珍惜和維護個人信用記錄。”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說。(記者趙麗實習生楊軼男)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