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提供“情感咨詢”和婚戀中介服務為幌子的詐騙案 需引起單身擇偶女性的重視

時間:2021-08-09 23:08:57    來源:北京日報    

意中人“陰晴不定”,幸虧“情感導師”指導,每次關系疏遠后,都能讓對方“重燃愛火”——被害人蘇萍(化名)沒有想到,自己是被兩個騙子一唱一和忽悠了。8月9日,海淀檢察院通報,辦理了一起以提供“情感咨詢”和婚戀中介服務為幌子的詐騙案,需引起單身擇偶女性的重視。

高某創業失敗后,在網絡投遞簡歷,去年1月,高某接到了所謂“情感導師”馬某的招聘電話,馬某在應聘過程中介紹其公司主要業務是開展“情感培訓”課程,而高某的工作便是銷售其開發的課程。馬某稱公司內有經驗的員工年收入上百萬元,面對高薪誘惑,高某果斷入職,從此,其在馬某的“指導”下一步步走向犯罪。

高某入職后不久,馬某認為“情感培訓”課程不賺錢,便轉換了經營思路——高某在馬某的包裝下,變身為“婚托”。二人固定套路是:馬某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優質女客戶,并謊稱自己是“情感導師”,手中有“高端單身男士”資源,女性需要繳納服務費才能享受其提供的“情感咨詢”及婚介服務。繳費后的女性,馬某便安排高某與其見面,高某使用馬某傳授的各種方法博取女性好感后,再表現出冷淡,馬某借機再次向被害人索要服務費用,女性繳費后便在“導師”的幫助下重新與高某建立聯系。

在此期間,馬某一方面以“情感導師”的身份對于女性提出的與高某交往的問題進行回復,另一方面,高某將其與女性的聊天全部截圖給馬某,由馬某指導高某如何應對女性提出的問題、何時需熱情何時需冷淡等,并適時的讓高某以結婚向女性許諾,多數女性在面對高某的深情下,根本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深陷詐騙犯罪的陷阱。

目前,檢察機關僅從高某與馬某的聊天記錄中核實,截至案發,高某同時交往了7名女性。近日,檢察機關以詐騙罪將高某起訴至法院。

近年來,線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婚戀網站、婚戀交友APP等為單身男女提供相互認識機會的平臺,這些線上平臺通常也會伴隨線下婚介服務的門店,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婚介服務,許多單身人士出于工作節奏快、社交圈有限等原因,更愿意選擇線下個性化服務提高其擇偶的成功率。

對此,檢察官提醒,在選擇婚介服務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可靠、口碑好的服務機構,并簽訂正式服務合同,并了解清楚相關權利義務,在產生服務糾紛時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在與婚介服務機構介紹的異性接觸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全方位的了解對方資料,并請婚介機構提供相關擔保,切莫投入太快,避免人財兩空。

記者 高健通訊員 蘇慧婷

標簽: 情感導師 專騙 優質女客戶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