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文娛綜合整治需出重拳 叫停偶像養成類綜藝和“耽改”劇是第一步

時間:2022-01-12 08:37:13    來源:重慶日報    

1月6日,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要在網絡治理方面打好文娛綜合治理“組合拳”,全面叫停偶像養成類網綜、“耽改”題材網絡影視劇。

近年來,隨著《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選秀節目和《陳情令》《山河令》等“耽改”劇的爆火,市場過度炒作和粉絲瘋狂追逐,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各大資本、平臺都想分一杯羹,眾多男星也紛紛“下海”。在演藝圈,出演“耽改”劇甚至被認為是收割流量、快速走紅的捷徑。打好文娛綜合治理“組合拳”,全面叫停偶像養成類網綜、“耽改”題材網絡影視劇,無疑是推動清朗網絡空間的一記重拳。

“清朗行動”開展以來,效果立竿見影。如以《青春有你3》打榜倒牛奶事件為契機,大力施策治理飯圈亂象;以取消各平臺明星打榜為導線,全面清理分類解決拉票、刷分控評等問題……此次全面叫停偶像養成類綜藝和“耽改”劇,是“清朗行動”又一次有的放矢。

文娛綜合整治需出重拳。社會要發展,文化要繁榮,需要多樣文化的匯聚,但文化的吸收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叫停偶像養成類綜藝和“耽改”劇,正是因為兩者危害日趨明顯。一方面,偶像養成類綜藝給觀眾,尤其是三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體,灌輸錯誤理念,誘導他們不惜一切為偶像“打投”,影響惡劣。另一方面,原本屬于小眾文化的“耽美”小說和“耽改”劇,由于過度包裝和炒作,在社會蔓延開來,影響了整體的社會風氣。有調查顯示,截至2022年1月8日,八成以上的網友認為近兩年“耽改”劇和養成類綜藝火爆的現象背后,存在著“資本扎推,擾亂行業秩序”“宣揚流量至上,飯圈亂象叢生”等亂象。加強對社會大眾的價值引導,既要整治文藝作品本身,也要整治其背后的資本鏈和利益鏈。

作為一種“注意力資源”和“行動力載體”,無論影視劇還是網絡綜藝,都應擔負起傳播先進文化和健康精神態度的重任,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打造優質文藝作品。狂熱的市場需要降溫,優質作品也需要時間去創作和打磨,期待經過沉淀后的影視劇、綜藝行業,能產出更多更優質的作品,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娛品牌。(張海燕)

標簽: 清朗行動 偶像養成類網綜 耽改網劇 文娛綜合治理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