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北京市市開展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 治理亂象增加供給

時間:2022-01-11 14:08:42    來源:北京晚報    

全市名師,平臺任選。這不是教育機構的廣告,而是北京市面向646所學校33萬余名初中生提供的免費服務。據本報報道,自今年1月起,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實施范圍拓展至全市。該項目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搭建服務平臺,對學生免費在線輔導,形式包括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一對多互動課堂、問答中心以及微課輔導等。優質供給讓教育回歸本真,令廣大學生受益,也有利于教育均衡。

嚴格控制學科類培訓時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北京“雙減”措施自去年實施以來,校外培訓亂象的滋生空間被壓縮,孩子們的課業負擔也得到明顯緩解。不過,也有培訓機構借“高級保姆”“住家教師”等形式,換個“馬甲”重出江湖,更有培訓機構暗中違規辦班,重占孩子們的課余時間。層出不窮的“地下”輔導,既說明教育功利化的問題很難一下子斷根,也說明“雙減”的落實過程不能光顧堵,還要重視疏。只有學校履行更多教育職責,讓家長看到優質減負的過程和實效,才能逐漸扭轉短視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給校外教育培訓熱降溫,給孩子肩上的書包減重。

在全市開展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是在治理亂象的同時,增加供給的有效方式。平臺上有九個學科的專家團隊,對各階段的學習遞進性和銜接性有清晰的了解,保證了師資力量的優質性;相應的學科圖譜,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和老師,個性化的推薦做到了因材施教;全程監督在線輔導各環節,聯合區校對違規教師進行提醒并敦促改正,從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教師輔導只走過場不走心的問題。尤其與以往校外培訓形成對比的,是這個平臺實行免費,盯的只是學生的學習水平,而非家長的錢袋子。

從平臺的輔導特色和監管細節,可以體會這項工程在對待學生方面的用心程度,也是盤活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線上輔導與線下教學有益互補的生動實踐。當家長發現,對課標理解更為深入的一線老師在線免費為自己的孩子答疑解惑時,很可能會打消到“地下”尋找高價“家教”、去教輔機構違規買課的想法。將嚴管校外培訓機構與打造可視教輔平臺相互結合,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有助于傳導健康教育觀,為“雙減”的落實創造更多社會條件,從而更好地引導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教育的本質。

當然,疏的工作,絕不僅僅是開設教輔平臺,讓全市初中生“共享”名師,還包括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安排課后興趣活動。更重要的,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打破唯分數論的指揮棒。“雙減”工作任重道遠,疏堵結合才能標本兼治,讓家長和學生輕裝上陣,最終遠離教育焦慮。(辛音)

標簽: 學科類培訓 教育機構 在線輔導 校外培訓機構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