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消費者以旁觀者身份對市場上的相關商品或服務進行監督是權利

時間:2021-11-11 15:37:38    來源:中工網    

據11月9日《北京青年報》報道,一款網紅美白牙膏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火了,各路帶貨主播極力宣傳推薦。有“打假測評”類博主對其功效產生懷疑,發布的“打假”視頻獲得20余萬點贊。為此,該牙膏的生產商將博主和短視頻平臺一起告上法庭索賠10萬元。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駁回涉案牙膏生產商的全部訴訟請求。

牙膏生產商認為其遭受了侮辱和誹謗,商譽受損,不能忍,而法院通過判決給出回應:博主對網紅牙膏營銷行為的“說長道短”在合理限度內,生產商得忍、該忍。一方面,上述判決是對個案的定紛止爭;另一方面,其對商家、消費者及相關主體正確理解、把握消費監督權的邊界,具有典型意義。

一件商品進入市場流通后,勢必會被圍觀、被“評頭論足”甚至被挑刺。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這一邏輯對網紅商品也適用。網紅商品往往會吸引更多目光,享受更多的流量利好,相應地,其也要經得起更嚴苛的檢視,承擔作為網紅的被監督壓力。網紅商品一旦在質量、營銷、售后等環節出現問題,甚至涉嫌失信、違法、侵權,那么往往也會招致與其知名度“量級”相稱的質疑與批評。這是由網紅商品的特性決定的,也是由消費監督的規律所決定的。

事實上,“說長道短”也是消費監督權的一部分。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這里所指的消費監督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產生了具體消費行為的消費者也即“狹義消費者”,針對自己所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進行監督;一種是并未產生具體消費行為,但以旁觀者身份即站在“廣義消費者”的角度,對市場上的相關商品或服務進行監督。

而無論哪一種監督,都有助于人們獲得更多、更全面的與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功效、營銷等有關的信息,增加人們對商品或服務的了解,增強其消費理性,同時能對商家起到監督、敦促等作用。上述案件中,相關博主對網紅牙膏的“一洗即白”提出質疑,所指向的主要是牙膏的營銷宣傳行為,即這中間是否有虛假夸大的成分,而非牙膏本身的質量。在虛假夸大宣傳屢見不鮮甚至被一些帶貨主播奉為“營銷話術”的市場語境中,違背牙齒保健常識和牙膏功效常識的“一洗即白”難免被質疑宣傳注水。這種質疑在消費監督權的合理限度之內,并非信口雌黃、顛倒黑白。

實際上,包容消費監督也是商家保證品質和信譽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或相關監督者等不能背離事實行使監督權,不能捏造虛假信息、毫無根據地給商家貼負面標簽、惡意損害商家的名譽、聲譽,商家也應正視并包容合理限度內的消費監督,不敏感過度,不動輒怒懟,否則極有可能遭到反噬。面對消費者的“說長道短”,商家更須反思自身,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通過拿出令人信服的功效證明、規范營銷行為、提升商品或服務質量等途徑,消除消費者的疑慮和擔心,進而減少乃至消除消費者的“槽點”。這才是治本之策,也才能實現一種雙贏。(李英鋒)

標簽: 說長道短 網紅商品 消費者 監督權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