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北京一公交被贊“流動的四合院” 司機:乘客如家人

時間:2018-11-27 08:34:48    來源:北京晨報    

公交司機劉寶中:待乘客如家人

在密密麻麻的北京公交線網中,有這樣一條特別的公交線——313路,有人說,313路是一條孤獨的公交線,因為每天只有劉寶中一個人駕駛著這一輛公交車運送乘客,但那是不知情的人對313路的評價,在劉寶中和313路老乘客眼里,313路是一個流動的“四合院”,10年的時間,劉寶中用熱情、待乘客如親人般的服務,讓情滿313路。

點擊進入下一頁

▲劉寶中清掃公交車。

今年54歲的劉寶中是市公交集團第三客運分公司313路駕駛員,“2018年度北京榜樣”點贊階段年榜候選人。

10年間,這條從大王廟到曉月苑小區的公交線路只有劉寶中一個司機。只有在他偶爾休息的時候,才有人臨時替班。這是北京公交系統內為數不多的“一人一車一線”。他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一個人駕駛313路公共汽車風雨無阻。他把乘客當成自家人,遇到腿腳不方便的,會過去將老人攙扶上下車;每到一站會提前告知乘客;當車輛轉彎遇到減速帶時都會提醒大家扶好坐好。乘客們稱贊他是老年人的拐杖、外地人的向導、乘客的貼心人。他用愛心、善心和細心將小小的車廂,變成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流動“四合院”。

讓每一位乘客安全出行、滿意乘車是他最大的心愿。他用生活中的平凡點滴詮釋了一位公交駕駛員的偉大。

榜樣說

公交駕駛員應把乘客放首位

“作為一名黨員,本來就應該多為他人服務;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就應該把乘客放在第一位。我給予乘客熱情的服務,乘客也給予了我同樣、甚至更多的溫暖和關懷。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乘客是313路的優良傳統,也是每一位公交人的責任。”

線路優化 他比以前更忙

313路公交車始于1978年,最初是從豐臺路口到大王廟,去年8月,隨著公交線網優化調整,313路運營線路變成了從曉月苑小區到大王廟,車次也從此前的每日3趟車增加到了每天6趟車,但不變的是,依舊是劉寶中一個人駕駛著這輛車。

車次的增加意味著劉寶中每天跑車的圈數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對于駕駛員而言,這本該是一件煩惱的事兒,但劉寶中不但沒有任何怨言,反而還為這次線路優化調整拍手叫好,原因很簡單——線路優化后,他的乘客出行更方便了!

劉寶中告訴北京晨報記者,313路主要服務于盧溝橋農場路和北天堂村居民,對于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來說,313路是他們最主要的出行工具。線路調整前,每天早、中、晚各一輛車,如果老人們想坐車外出買菜、辦事兒,就得特別早起床,一旦錯過了最早班的313路,就只能等中午再出去。如今,線路優化調整,僅每天上午就有4趟車,極大地方便了乘客出行。

“線路調整后,有位乘客上我的車,跟我開玩笑說,‘我住在曉月苑10年了,今天終于坐上這‘幽靈車’了。”劉寶中告訴記者,313路曾被乘客賦予“幽靈車”的稱號,因為以前車次較少,很多乘客都是只見過313路,卻極少能趕上這趟車。現在好了,車次多了,313路也徹底告別了“幽靈車”的稱號。

風雨無阻 幫老人接送孫女

劉寶中的手機通訊錄、微信里除了他的家人,最多的聯系人就是他的乘客。因為“一人一車一線”,讓他和很多老乘客已經十分熟識,甚至親如家人。攙扶老人上下車、幫乘客拎行李、鼓勵普通乘客給老人讓座……除了這些日常乘車服務,劉寶中在生活中也沒少為他的乘客提供幫助,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讓313路成為了一個流動的“四合院”,情滿整個車廂。

在劉寶中的老乘客中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她喜歡劉寶中叫她“王姐”,去年,王姐的兒子、兒媳出了事兒,接送孫女果果上下幼兒園的任務就落在了王姐身上,然而,王姐的腿腳本就不太好,劉寶中和王姐的鄰居得知此事后,主動要求幫助王姐接送果果。

每天下午4點多,劉寶中會提前從家出來趕到幼兒園,領著果果從幼兒園走上兩站地,把她帶上熟悉的313路車上,把她安全送到家。因為每天下午4點40分,劉寶中要準時發車,為了不耽誤313路的正常運營,又能兼顧接果果,劉寶中專門找到果果幼兒園的老師,拜托他們一定在每天4點15分之前,把果果送到幼兒園門口。生活中,劉寶中待果果也如自己的閨女一樣,經常給她買衣服、玩具、學習用具等,夏天炎熱的天氣,他還會給果果買冰棍兒解暑,生病了去看望果果。就這樣,接送果果的日子持續了整整一年,直到果果上小學,且她的父母能夠重新照顧果果,劉寶中這才卸任。“現在果果跟我關系也特別好!”劉寶中滿眼幸福地向記者說。

只因想念 老人寒風中等他

在劉寶中的乘客中有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家住北天堂村,大多數時間老人都是一個人居住。前幾年老人一直坐劉寶中的車去看孩子,去醫院看病拿藥,購買日常用品。老人每次乘車時,劉寶中都會攙扶她上下車,這一舉動一直延續了七年。

現如今,老人年紀大了,便搬去和女兒同住。老人搬離北天堂村,心里卻一直惦記著自己的老房子、老鄰居,當然,還有劉寶中。老人的孩子們不讓她自己單獨乘車了,但老人每個月還要讓孩子們陪同坐兩次車,她說因為她想劉寶中,想見見他。

去年深秋的一天,劉寶中經過大堤路時,竟然發現老人正在寒風中等他,劉寶中趕忙跑過去,“‘大媽,這么冷的天兒,您怎么在這兒啊?’老人回答說,‘就是想你了,想見見你。’當時我這眼淚就涌上來了,忍不住抱住老人。真是特別感動。”劉寶中回憶說。

如今,雖然老人不再常坐313路,但劉寶中一直記掛著這位老人,每逢各種節日或者老人大壽,劉寶中就會帶上妻子一起去看望老人,平日里也不忘給老人打個電話,問候一聲。

像這位90歲老人一樣視劉寶中如自己兒子一樣的老年乘客遠不止一個,類似這樣點點滴滴的溫情故事在313路、在劉寶中和乘客之間也早已數不清。劉寶中謙虛地說,如此待乘客是他應該做的,因為這是313路的優秀傳統。原來,313路是北京公交線網中少有的“一人一車一線”,劉寶中是第六任駕駛員,前幾任駕駛員都和劉寶中一樣,不是勞模就是標兵,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的宗旨也在這條線路一直延續著,因此313路也被稱為標兵模范線。

■記者手記

最孤獨卻是最溫暖

之前采訪過很多位勞模、北京榜樣候選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崗位,身上卻都有著相同的一樣東西——對于工作的熱情。劉寶中就是這樣的人,每日“一人一車一線”,固定的線路、車子,甚至連乘客基本都是固定的,外人看來枯燥的日常,在他看來卻充滿意義。他待乘客如親人,日子久了,乘客也將他視為親人,將心比心,這其實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313路,也就此成為北京公交線路中“最孤獨”,卻又最不孤獨、最溫暖的一條線。

我相信,劉寶中只是公交駕駛員以及各個行業中的一位代表,在眾多平凡的崗位上,有很多像劉寶中一樣,將所有熱情付諸于工作點滴的人,持續這種熱情,將使我們生活、工作處處充滿色彩。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