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隱性饑餓”,營養型農業開出良方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我國居民已從吃飽轉向吃好,更加關注營養。但同時,城市人口營養失衡、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健康受損,貧困地區營養不良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11月26日,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副主任、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研究員張春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日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五大機構共同發布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報告指出,糧食不安全狀況惡化和各種形式營養不良問題高發的種種跡象令人擔憂,明確提醒我們還需開展大量工作;中國在減少營養不良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縱觀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良卻在上升。
營養不良仍是全球性問題
按照聯合國糧食署的介紹,攝入食物不足或飲食結構不當會引起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導致疾病,反過來,疾病也會引發營養不良。如果某種微量元素(維生素或礦物質)攝入不足,即使攝入足夠的食物,依然會引起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問題,在2014年第二屆國際營養大會上有了較為清晰的定義。其中有一種特殊形式的營養不良,就是所謂的隱性饑餓,它指的是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張春義說。
比如,肥胖癥患者常常也是隱性饑餓人群,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風險增加。全球普遍存在的維生素A、碘、鐵缺乏以及貧血導致發展中國家每年損失3%—5%的GDP。
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2017年,有近1.51億5歲以下兒童因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遠低于該年齡段的身高標準,其中非洲和亞洲的發育遲緩兒童人數分別占總數的39%和55%。同時,全球還有1/3的育齡婦女受貧血困擾,超過1/8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
“營養不良會影響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損害免疫系統,與營養失衡相關的慢性病,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貧困地區,缺鐵性貧血及其他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日前,在上海召開的首屆營養型農業產業發展論壇暨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此次會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玉梅也介紹,通過對我國多個地區成人飲食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對于大豆制品、水產品、蛋類、奶類、堅果等,人們的攝入嚴重不足。排在“不足”第一位的是奶類,大概94.1%的被調研個體存在不足,而“特別夠”的則是鹽,人們攝入鹽過多,尤其是在北方地區。調查還發現,血壓異常、高血壓的人,“膳食多樣化”指數一般都比較低。
推動高品質營養產品走向市場
針對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造成的“隱性饑餓”,2003年國際生物強化項目開始在全球實施。
“采用傳統育種方式培育的高維生素A原玉米、高鐵豆類、高鋅小麥等營養強化品種,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30多個國家已推廣種植,功效試驗證明對改善人們認知能力、減少發病率、更好適應黑暗環境等有明顯作用。”國際作物營養強化項目負責人、2016世界糧食獎獲得者豪沃思·布伊斯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中國是世界上面臨“隱性饑餓”嚴峻挑戰的國家之一。200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牽頭國內外30多家科研機構啟動了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
“以前我們關注產量方面的優良性狀,現在更加關心營養方面的優良性狀,篩選出優質種質資源,培育出營養強化作物新品種。”張春義介紹,14年來,通過傳統育種技術、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與營養科學相結合,項目已篩選、培育、評價和推廣了富含微量營養素的營養強化作物新品種,已培育出20多個富含鐵、鋅、維生素A原、葉酸等微量營養素的水稻、玉米、小麥、甘薯和馬鈴薯新品種。
“比如,我們從500多份來自全球的玉米自交系中篩選到高葉酸含量的材料,利用分子標記跟蹤轉育過程開發的高葉酸甜糯鮮食玉米,單個玉米葉酸含量約為200微克,每天食用2根就可以滿足世衛組織推薦一天的葉酸需求量,該項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張春義說。
“目前大概有210多名專家,在中國農科院從事食物營養相關的研究,包括發展戰略、政策、營養標準與監測、營養因子與功效評價。在營養型農業方面,已啟動了作物營養代謝機理及營養強化關鍵技術協同創新行動,建立了種子資源、代謝調控、農產品加工、人體營養、社會經濟等多學科聯合的全產業鏈研發體系。”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院士說。
未來,通過農業育種手段改善人群營養健康水平,仍需付出長期努力。“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離不開技術進步,實際上,有很多技術難題亟待攻破。令人遺憾的是,轉基因技術是營養育種領域最有效的一種技術,但涉及倫理、法規等各方面的限制,應用十分有限。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可期,但也有許多工作有待完成。因此,需要政府、企業、市場、金融機構一起,共同推動高品質的營養健康產品走向市場。”張春義說。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