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受訪者反感“標題黨”
“標題黨”最常用詞語有“獨家”“重磅”“震驚”“轉瘋了”等
“重磅消息”“令人震驚”“轉瘋了”……如今,一些“標題黨”為了吸引眼球,常常使用各種聳人聽聞的詞語,影響網絡新聞環境,浪費很多人的閱讀時間。人們怎么看“標題黨”?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瀏覽新聞時,47.6%的受訪者直言經常遇到“標題黨”,41.5%的受訪者有時會遇到。受訪者指出“標題黨”最常用詞語是“獨家”“重磅”“震驚”“轉瘋了”等。81.8%的受訪者直言反感“標題黨”。要減少“標題黨”新聞,69.6%的受訪者建議平臺加強信息監管。
47.6%受訪者經常遇到“標題黨”,41.5%受訪者有時遇到
鄭州大學研究生姚雨(化名)對記者說,她看新聞時經常遇到“標題黨”。“有一次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家人轉發的帖子,標題大概是‘現在看還不晚,看了之后能改變你的命運’,點開之后發現不過是一篇‘雞湯文’”。
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李飛平時看新聞時經常遇到“標題黨”“‘轉瘋了’‘大家都在看’‘震驚’‘后悔’等,有很多這樣的詞匯”。對于這樣的新聞,他很少點進去看,因為感覺“沒什么營養”。
調查中,47.6%的受訪者直言日常瀏覽新聞時經常遇到“標題黨”,41.5%的受訪者有時會遇到,10.3%的受訪者偶爾遇到,0.6%的受訪者沒有遇到過。受訪者指出“標題黨”經常使用的措辭是:獨家(51.9%)、重磅(49.1%)和震驚(40.2%),其他還有:轉瘋了(32.5%)、危機(32.5%)、緊急(27.7%)、警惕(25.4%)、王炸(22.5%)、99%(20.2%)、全世界(19.4%)、竟然(17.1%)、可怕(16.0%)和后悔(14.9%)等。
調查顯示,微信(63.6%)被受訪者認為是“標題黨”最常見的平臺,其次是新聞App(58.4%),其他還有新聞網站(43.8%)、微博(38.8%)和紙質報紙雜志(12.3%)等。
李飛認為,“標題黨”盛行的原因和當下不良網絡風氣有關,“一些人為追求點擊率和閱讀量會制造噱頭、博取眼球”。
調查顯示,43.3%的受訪者對“標題黨”新聞已經產生視覺疲勞,基本不會點開看,49.5%的受訪者對于有些“標題黨”新聞還是會看,只有7.2%的受訪者每次看到“標題黨”新聞都忍不住點進去看。
姚雨發現,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在微信上很活躍,“他們對健康、生活之類的新聞比較感興趣,‘標題黨’的措辭容易吸引他們點擊瀏覽和轉發”。對于微博上的“標題黨”,姚雨歸因于字數限制讓發布者用這樣的方式求關注。
調查中,67.0%的受訪者認為“標題黨”新聞盛行的原因是追求“眼球效應”,55.3%的受訪者認為是受利益驅動,48.0%的受訪者認為是為了在內容同質化的背景下追求差異,41.6%的受訪者認為是營造神秘感迎合大眾獵奇心理。
“現在自媒體平臺上的‘標題黨’較多,有的帶著感嘆情緒,如‘震驚’‘吃驚’‘竟然這樣’等,有的設懸念,用問題的形式來吸引人們關注和點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錚認為,“標題黨”文章的發布者想通過這種方式吸引眼球,獲取流量和點擊率。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曹立新認為,網絡媒體上的“標題黨”比較多。“主要原因是追求點擊率。網上的信息太多了,想吸引關注越來越困難,所以發布者就在標題上做文章”。
65.8%受訪者認為“標題黨”傳遞謠言和不實信息
調查顯示,81.8%的受訪者反感“標題黨”,其中34.9%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反感。65.8%的受訪者認為“標題黨”傳遞謠言和不實信息,會誤導讀者;57.3%的受訪者認為“標題黨”浪費讀者時間精力;41.6%的受訪者指出“標題黨”經常以偏概全,強化沖突、破壞信息生態;39.5%的受訪者覺得對于“標題黨”不點進去看根本不知道新聞在講什么;僅8.0%的受訪者認為“標題黨”使新聞更有意思了。
“從新聞營銷的角度看,只要沒有涉及到色情、倫理上的問題,‘標題黨’是可以理解的。”曹立新表示,“但是網絡上的新聞很多都不是專業媒體出品,這樣的新聞可能信息來源不明、把關不嚴,即便不是‘標題黨’類型的新聞,也有虛假、內容不豐富等問題。”
張錚認為,人們在看新聞時,通常首先會通過標題進行評判,在新媒體就會出現一些有別于傳統媒體做標題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論地否定“標題黨”,要客觀地去看。
“我們現在批判‘標題黨’,更多地是因為它在標題上用一些驚悚、暴力,或者給人不良暗示的方式來吸引關注,另外就是空洞的、文不對題的情況。”張錚認為,這類新聞影響讀者有效獲取信息,應該批判。
姚雨認為,做新聞應該有社會責任感,追求真實準確,不能只追求點擊率,一味用浮夸的文風和字眼吸引眼球。
對于減少“標題黨”新聞,調查中,69.6%的受訪者建議平臺加強信息監管,54.9%的受訪者建議設立讀者舉報功能,47.0%的受訪者呼吁讀者提高分辨能力,39.0%的受訪者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曹立新認為,應該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受眾上網看信息的時候,如果本來態度就不是很嚴肅,‘標題黨’可能還增加了他的樂趣。但如果受眾要尋找嚴肅新聞,應該也不太會受標題黨的影響”。
張錚認為,網民的辨別能力其實很好,很快就能識別出“標題黨”的套路。“我希望新聞從業者在新聞標題上有更多探索,讓標題活潑、新鮮、有趣,又不是單純靠標題來吸引人”。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高中及以下學歷的占5.1%,大學本科學歷的占84.6%,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9.2%。
上一篇:快遞新規落地逾倆月 快遞小哥不查驗實名制形同虛設
下一篇:別把童年的空間填得太滿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