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扣費要明明白白
核心提示:據新華網7月11日報道,針對社會反映的手機不明扣費等問題,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賬單信息。工信部表示,對媒體報道所涉灰色利益鏈條上的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工信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處置
規范手機扣費須明碼標價
□ 史洪舉
一般來說,消費者使用手機的主要支出是通話費、普通上網費和短信費。用戶對計費規則和收費總額也基本明知,不會產生亂扣費的懷疑。很多消費者詬病的不明扣費,主要在于不慎點擊相關軟件,使用相關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如:點擊了一些APP,訂制了彩鈴等服務項目被扣除費用或者家中小孩使用手機玩游戲被扣除相關費用。
用戶之所以對這些不明扣費極為不滿,主要是因為這些扣費項目既未征得消費者同意,也未明示收費標準,讓人不明不白地花了冤枉錢,這種扣費方式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真情知悉權。
這些不明扣費亂象,并不是推送賬單所能解決的。要知道,推送賬單無非是讓消費者事后看個清楚明白,但無法遏制不良商家的亂扣費行為。而且,很多中老年用戶未必會關注賬單,或者看明白賬單。只要不是話費突然增加很多,那些“小偷小摸”式的不明扣費就很容易蒙混過關。
因而,除要求運營商推送詳細明確的消費賬單外,還要找準不明扣費的根源。目前,很多手機扣費屬于直接扣取,運營商根本未告知消費者或征得其同意,甚至不排除有人故意給消費者開通某項業務。這與很多電商平臺的扣費大有不同,后者的主要交易流程是,當消費者選購好相應商品或服務并提交訂單后,支付款項時需要輸入支付密碼,甚至還需要輸入所綁定手機收到的二次驗證碼。消費者有足夠的時間決定是否購買該商品。
反觀依托于運營商的不明扣費,消費者點擊相關軟件后,甚至還沒來得及查看有關商品信息,就會被扣除話費。這與摸了或看了商品就得購買的強迫交易,“碰瓷經營”沒有本質區別。事實上,查看游戲、點擊軟件并不代表消費者有真實購買意愿,運營商憑什么直接替消費者做主并一氣呵成地扣除話費。或者說,運營商憑什么放任無良商家隨意扣除用戶話費。需要明確的是,運營商除依照電信條例或合同約定扣除話費外,無權隨意支配話費。
對于手機用戶遭遇不明扣費,顯然不能只是讓運營商推送賬單了事。監管部門理當積極作為,制訂更加科學、公平、合理的交易規則。除按規定扣除話費、短信費、流量費外,對于其他有償服務,應要求商家以顯著方式公示價格或者通過短信形式明確告知收費標準。同時,設置二次驗證程序,當用戶回復驗證碼時方可訂購服務,完成扣費,避免用戶因操作不慎點擊收費項目被扣費,從而杜絕消費者糊里糊涂地被消費。
應不斷完善維權機制
這次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賬單信息,細化了電信企業對消費者應承擔的責任,對糾治困擾消費者的不明扣費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按照要求,基礎電信企業一方面要以短信方式按月推送賬單信息,這可以幫助消費者充分了解個人消費情況,并發現可能的不明扣費信息,為及時反饋不明扣費問題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還應主動向消費者推送賬單信息,“主動”倆字在一定程度上能紓解消費者的劣勢地位。這一要求若得到真正落實,消費者電信消費將更加公開透明,也將有助于不明扣費問題的解決。
然而,從目前情況看,解決不明扣費問題不能只寄希望于電信企業主動向消費者推送賬單信息,畢竟不明扣費問題與基礎電信企業有著斬不斷、理還亂的利益關系。尤其是,當前電信企業傳統業務盈利水平不斷降低,企業盈利更多來自于增值業務和服務,而絕大多數不明扣費都來自于電信增值業務。因此,如果這個利益鏈條仍然存在,那么不明扣費問題就不會徹底消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雖然消費者在電信企業推送的賬單信息中發現了不明扣費問題,但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和救助機制,最后消費者仍然會面臨維權的困境。更何況,電信企業多數增值服務都是外包,這也讓消費者維權之路更加困難。
當然,按月推送賬單信息邁出了破解不明扣費問題的第一步,下一步電信主管部門還應針對不明扣費產生的深層次原因,進一步明確電信企業在不明扣費問題上應承擔的責任,拓寬消費者對不明扣費的維權渠道,打造電信消費的清朗環境。
山東 趙連卿
鏟除行業內部潛規則
根據相關報道,很多消費者被亂扣費,大多是來自運營商加盟營業廳的電話營銷——通過電話呼叫的形式,向消費者推薦某項服務,即便用戶不同意,一些服務依然被開通。加之,用戶被一些不法APP利用,消費權益被肆意侵害。
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賬單信息從技術層面說并不是難事,關鍵是電信運營企業要增強主動性;從消費者角度看,每月的通信賬單信息是實現透明消費的必要保障。不過,消費者最期待的一是能享受免費服務;二是賬單能夠通俗易懂。
當然,真正實現透明消費不能止于推送賬單信息。誠如上述所言,電話營銷不徹底絕跡,消費者被亂扣費的現象就不會消停。因此,電信企業要鏟除行業內的潛規則。諸如,未經用戶同意開通或更改收費業務,以免費體驗的形式為用戶開通某項服務,期滿后未經用戶同意就開始收取使用費等“影子服務”。
同樣,對于一些惡意扣手機費的不法APP,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立足于依法打擊,增強消費者的警惕性;另一方面,電信企業也應履行好責任,對一些不法APP的扣費行為,要善意提醒給消費者。
盡管每月定期推送賬單信息,會給電信企業增添一定的業務量,但這未嘗不是保障消費者明白消費的必要手段,并且此項工作做好了也可以成為一個招攬顧客的方法,所以電信企業非但不能將其當作負擔,反而應積極主動履行。同樣,于消費者而言,有了賬單信息也不應放松警惕性,畢竟一些黑科技難免會升級變種侵害自身權益,對此不能大意。
上一篇:“減證便民”,提高辦事效率
下一篇:租房分期年利率實際翻倍 簽合同前“睜大眼睛”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