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還有哪些民生福利大招集錦

時間:2017-10-18 13:38:47    來源:國是直通車    

中共十九大今天召開。回想自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發生在我們身邊許許多多變化。

共享單車完美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逛街購物帶上手機就可以;用手機點外賣,20分鐘送到家,超時還有賠付;從上海到北京,坐高鐵全程只需要4個半小時;東北的姑娘想吃西北的梨,西北的小伙子惦記上東北的“菇娘”,網購三天就能吃到新鮮的水果。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事關你我,潛移默化的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事情。

生活更好了,旅游成常態

剛結婚的小王打算帶著妻子去斐濟島度蜜月。“前幾年根本不敢想出國,但是這幾年收入不斷提高,日子越來越好了,將來有孩子我們還會經常出國走走,開闊視野。”

中新社發 嚴大明 攝

據中國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前7天與2016年同比計算,分別增長11.9%和13.9%。

不僅是國內旅游,“出去走走”更不再是難事。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對全球旅游收入的年均貢獻率超過13%。

“旅游消費越來越成為大眾化消費,國人越來越愿意把錢和時間花在‘幸福產業’旅游業上。”有業內專家曾對媒體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就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社會保障改善了,居住環境變好了,人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地變綠了,天變藍了,水變清了;人們不再滿足于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車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長長見識,讓自己生活得更舒適、更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等,成了新的追求。

看病便宜了,報銷更快了

看病難、看病貴,這基本成了2012年前最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詞之一。

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不僅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更極大提升了百姓健康獲得感。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分級診療,專家來到家門口;藥費明顯下降······

中新社發 金鵬 攝

來自北京的劉先生3月25日在西城區婦幼保健院開藥共計費用588.6元。4月8日,北京新醫改正式開啟。劉先生4月25日再次來到醫院,同樣的藥品費用便宜了83.01元,省了近14.1%。劉先生不禁感慨:“第一次覺得政策離自己這么近。”

據10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公布的數據,到今年9月,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已全部開展綜合改革,逐步建立了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

著力破除以藥補醫、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取消了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醫院收入的藥占比從2010年新一輪醫改之初的46.3%降至2016年的38.1%,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從2008年的40.4%降至2016年的30%以下,65%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按病種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患者就醫負擔持續下降。

醫聯體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近90%的三級醫院參與醫聯體試點、實現同級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80%以上的居民15分鐘內可以就近就醫,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更加便利。

收入提高了,養老金五連漲

小王的收入提高并不是個例。近日中央電視臺的一則新聞報道中,廣西的芒果銷售商何壽林就對著鏡頭表示,這五年,自己的生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以前我是農民,現在是老板,有了互聯網,明年可能還是大老板!”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12年實際增長33.3%;與2010年相比,更是實際增長62.6%。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而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年輕人的收入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老金也在不斷上調。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從1686元增至2016年的2362元,年均增長8.8%,真正做到了老有所養。

同時,公開數據顯示,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增加到2016年的2362元,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由2012年的每人每月172元增加到2016年的312元。

十八大以來,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系列的改善民生“實招”,招招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標簽: 民生 福利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