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你還看電視嗎?5萬多人的調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時間:2018-05-15 09:38:06    來源:上觀    

最近,復旦大學一項歷時近1年的調查顯示,全國5萬多名受訪者接觸電視的頻率、時間正在嚴重下滑。不過,研究者并不因此感到悲觀,因為調查數據同時揭示了媒介融合帶來的一系列有趣現象。

1,擺的多,看的少

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全國IPTV用戶每周看電視僅1.43天;在電視收看日,每天看電視平均時長1.92小時。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媒體視頻平臺用戶行為和生活方式調查”項目組陸曄教授告訴記者,之所以說“嚴重下滑”,是與2010年復旦大學李良榮教授主導的全國受眾調查結果比較所得。當時,全國受眾幾乎每天都看電視,每周平均收看電視6.29天;在電視收看日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達3.24小時。

盡管如此,在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雜志這四種媒介)的使用中,電視的使用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其他幾種都排在電視之后。

雖然電視看得少了,但是這些用戶家里的終端擁有量卻相當豐富。31.3%的受訪者家中有1臺普通電視機,39%的受訪者擁有2臺普通電視機,擁有普通電視機3臺及其以上的受訪者占16.3%。在所有的受訪者中,84.4%有一臺及以上智能電視機,75%有一臺及以上4K電視機,85.4%有一臺及以上機頂盒。

“20年以前,基本上電視是我們最主要的家庭娛樂設備,很多年輕人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可能現在還習慣在電視機上蓋一塊紅色的絲絨,因為這曾經是你們家客廳里最貴重的東西,你會對它有一個特別的看待。”陸曄表示,“但是現在,包括電視終端和其他的媒介設備在內,接入性的極度豐富和觀看頻率大幅下滑形成了一種巨大反差。”

這次研究的受訪者中,男性受訪者占51.5%,受眾的年齡范圍在16歲到97歲,28%的受訪者受過大學本科以上的教育,月收入的中位數在3000到4000元之間。調查由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除西藏自治區),通過頁面/當地公眾號、Bestv App,以及兩次ibestv推送發放調查問卷,共收回問卷101683份,剔除不合格問卷48778份,最后采納的有效問卷為52905份。

2,小屏幕,大用途

在傳統媒體中依然保持領先地位的電視,遇到“上網”,表現就顯得遜色了。

調查顯示,受眾每天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達1.77個小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最多,為2.7個小時。研究得出,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受訪者獲取信息、尋求娛樂的第一媒介接觸方式。畢竟在所有的受訪者中,75%的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其中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分別是:蘋果、華為、小米。

人們在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時候,都看些什么呢?

研究發現,微信、手機QQ的使用頻率最高。有趣的是,人們打開微信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功能是微信紅包;打開QQ的時候,用的最多的還是QQ群聊。

在這個部分的測量中,受訪者首先被要求在6度量表(0表示從不,1表示非常不頻繁,5表示非常頻繁)上匯報最近三個月內使用微信各項具體功能的頻率。

3,整天刷手機,最愛哪款APP?

手機的表現如此搶眼,那么低頭族們整天刷刷刷的,是些什么內容呢?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到,購物類、照片視頻拍攝類、游戲類、新聞類以及視頻播放類(非直播)App最受歡迎。

在視頻觀看領域,電視已經不是他們最主要是視頻內容來源,除電視之外他們還有廣闊的視頻接受渠道。相較過去線性的電視傳播,照片視頻拍攝類APP的廣泛使用,讓很多人有機會成為影像內容的生產者,受眾的存在早已不再是過去主持人口中的一句“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自己生產內容,自己進行傳播,成為媒介融合中一個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回看等功能的出現,對于傳統電視來說幾乎成為一種顛覆。

想知道多數人都在用什么APP看視頻嗎?

項目組團隊數據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沈菲教授介紹,這次研究發現,人們最常使用的三大視頻播放APP分別是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視頻播放平臺相互競爭,給受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劇集和節目資源。

拿熱門電視劇的數據來說,國產劇和港劇不出意料地成為了人們最喜歡看的前兩名劇種,不過排名第三的,男女的口味差異就非常大了——女性選擇了韓劇,男性則更愛美劇。

觀看各類型電視劇頻率使用5度量表(1表示從不觀看,5表示經常觀看)進行測量。

而不同于傳統電視的直播,作為依托互聯網直播平臺快速成長的一種娛樂模式,表現也不容小覷。YY(歪歪)、映客、美拍、全民直播,目前在所有的直播平臺中,是觀看頻率最高的。

4,越上網越“宅”?不存在的

越上網、越看劇,就越“宅”?研究還打破了我們的這種偏見。

項目組專門關注了受訪者日常參與社會活動的情況,詢問了他們在過去一年內參與13種社會活動的情況。數據顯示,最多受訪者參與的三類活動分別是:單位組織的活動(如春游、療養、合唱比賽等)、同學會/同鄉會活動、以及自發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如公園里大家一起打拳、跳舞等)。

采用皮爾森相關分析法,對參與這三大類日?;顒拥臄盗亢透黝惷浇榻佑|指標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媒介接觸對日常活動的參與構成一定的影響??措娨?、使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對于基于個體興趣的文娛休閑類活動有積極正向的預測,而對那些以組織機構為基礎的活動參與會造成一定意義上的阻礙。換句話說,閱讀報紙越多、收聽廣播越多、閱讀雜志越多的受訪者,就越少參加日常的文娛休閑活動;而收看電視越多、使用電腦和手機上網時間越長的受訪者,反而越多參加日常的文娛休閑活動。

陸曄認為,今天公眾采取的是多屏幕、社交化的信息和娛樂方式,這和幾十年前電視幾乎是唯一娛樂方式,有極大的不同:“我們有多少人是一邊在電視、電腦或者手機上看春晚,一邊在社交平臺上評論吐槽的?所以,這樣社交化的整體娛樂方式是今天我們的常態,它也成為我們認知受眾行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新起點。”

欄目主編:劉璐

文字編輯:劉璐題圖來源:視覺中國圖片編輯:笪曦

標簽: 電視 調查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