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解讀 > 正文

最后一個鏡頭仍有反轉 電影《緝魂》對人性情感的探討罕見

時間:2021-01-18 14:02:43    來源:北京晚報    

周五上映的《緝魂》是中國臺灣導演程偉豪第一部在大陸公映的影片。作為近幾年拍攝華語驚悚懸疑類影片的一名新秀,程偉豪以營造恐怖氛圍、鋪設反轉情節見長。這次在《緝魂》里,他將科幻、懸疑、驚悚等類型大膽融合,不僅在觀賞性上讓人獲得了腦力風暴的快感,直到全片最后一個鏡頭仍有關鍵反轉,更重要的是片中展現出來的對科技的思考、對人性情感的探討在同類型華語片中都屬罕見。

初看《緝魂》,會以為這是一部類似劇本殺的推理懸疑片,破案過程中展示的諸如符咒、刺青、種植草藥等極具東方特色的巫術,讓人想起陳國富的《雙瞳》。直到后段揭曉“RNA技術”,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前面都是幌子和鋪墊,程偉豪導演這次真正想要展示的其實是“靈魂轉移”。

在影片故事發生的2032年,人類可以利用“RNA技術”把大腦皮層的記憶、認知、情感等信息復制并移植到另一人身上,實現所謂的靈魂轉移。電影也正是沿著這個腦洞大開的科幻設定大做文章,展開有關靈與肉等哲學問題的思考。靈肉分離后,哪個才算是人的本體?兩具肉體擁有相同的靈魂會出現什么情況,會不會產生沖突?被覆蓋的靈魂結局是什么?如果所愛的人靈魂被移植到另一具軀體上,愛情還會存在嗎?影片后40分鐘都是圍繞這一設定實現多重反轉,最后的結局讓人脊背發涼,也讓人感受到人性的力量。

《緝魂》的原著小說《移魂有術》里,主人公梁翔宇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以類似偵探的身份帶領讀者走進并揭開一樁案件,梁更像是一名旁觀者。但在電影里,導演對這個人物進行了全新的塑造,張震飾演的檢察官梁文超從職業上便負有追查真相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梁文超身患癌癥這一設定讓他在查案后期不僅只是旁觀者,而且被卷入案件漩渦,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梁文超查案不只是出于正義之心,更是為了多拿一點工資,填補自己因病給家庭帶來的財務黑洞,如果說這樣的動機讓角色更具人情味,那么當他后面發現案件當事人掌握的RNA技術可以救自己一命時,他內心掀起的波瀾就充分體現了人性之復雜。對妻子的愛、對生命的眷戀和對正義的追求等情感沖突系于梁文超一身,讓這一角色不只是探案工具人,而是有了深度和厚度。

張震為了演出癌癥患者備受摧殘的身心,以敬業的態度減重12公斤,形銷骨立的形象令人震撼,尤其是片中他為了維護自尊拒絕護工幫他洗澡的一幕,讓人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生而為人的不屈抗爭。除了張震,《緝魂》全體主演的表現均為影片增色不少。張鈞甯剪去一頭秀發飾演剛柔相濟的刑警,與張震飾演的夫妻情深頗為動人。飾演李燕的演員孫安可雖然是新人,但綜合運用眼神、體態、口音對角色完成了多面演繹,也讓人印象深刻。與許多類型片中大開大合、偏外化的表演相比,《緝魂》主演們的表演風格更為內斂細膩。(記者 袁云兒)

標簽: 緝魂 鏡頭 反轉 人性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