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多重不確定性疊加的“最難”高考后 他們仍憋著股勁

時間:2021-02-19 08:31:04    來源:人民網    

上了幾個月的網課,高考延期到7月。就連考試當天也不算平靜:安徽歙縣的暴雨,直接將第一天的高考給下沒了;湖北黃梅的洪水,讓一群人坐著鏟車到了考點……2020年的高考,是不確定性的疊加。

“可能都是年輕人吧,可以很快放下,然后投入快節奏的生活中去。”說這話的是湖北省黃梅一中畢業生王佳源。現在,她已經進入了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的是西班牙語。

寒假期間,王佳源有時做作業,有時做兼職。聯系采訪當天,她還在背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12月中旬就放了寒假。學期長度被壓縮了,課就排得密。王佳源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晚上12點入睡。學語言的學生要早讀,早上7點10分就得去教室。

大學里,厲害的人更多,競爭更激烈。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想成為更優秀的人。

田茗羽畢業于北京一零一中學,名校;高考后進的北京大學,還是名校。

田茗羽是天文愛好者,中學時還拿過天文學奧賽的獎。但她沒能進入她最心儀的專業——天文學系,而是去了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對她來說,大一上學期的關鍵詞,就是“準備轉專業”。

為了轉專業,她選了物理學院高難度的數學和物理課程,學霸也遇到了搞不定的事情——難,可真難。

“這可比高三的課業壓力大多了。”高三就是一輪一輪復習,把已經會的知識翻來倒去細嚼慢咽;但上大一不一樣,學的都是新知識,還一時半會學不會,甚至她一度擔心自己要掛科,雖然最后考得也都不錯。

物理和數學讓田茗羽很挫敗,也讓她動搖了——真的要念天文嗎?

一直確定的人生目標突然出了問題,任誰都會糾結。這像是種背叛,是種逃離,好像不再是曾經那個少年。

田茗羽找人聊她的糾結,人家說,把興趣當專業也未必真的合適。

她有時也覺得,當初沒念成天文學,好像也不是壞事。

田茗羽的大一,也很忙。“雖然不少人告訴我,大一比高三累,但只有體驗了,才知道這個累有多累。”

還年輕,人生每個選擇的可能性都是開放的。此前執著要走的路,好像走不通,那就立刻換一條,照樣能把它走得熠熠生光。

對學生們來說,再特別的高考,都已經成了過去式。接下來的,是要好好把握當下的人生。(張蓋倫)

標簽: 高考 不確定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