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土專家”“田秀才”將正式獲評正高級和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時間:2020-12-28 10:06:29    來源:新華社    

經過專家評審,從427名申報者中脫穎而出的江蘇235名“教授級”鄉土人才12月23日向社會公示。這些人員中有燒餅制作師、種糧大戶、火雞大王,也有制茶高手、印染專家、陶藝大師等。如果公示無異議,這些“土專家”“田秀才”將正式獲評正高級和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鄉土人才一頭連著創新創造,一頭連著田間地頭,處于人才強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交匯點,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人才。”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表示,江蘇去年在國內率先建立鄉土人才職稱評價制度,打破“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條條框框,強調業績導向和示范帶動,很多原來沒有資格評職稱的鄉土人才當上了“教授”,暢通了鄉土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讓廣大鄉土人才的活力在“強富美高”新征程中競相涌流。

“我做了30多年燒餅,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跟‘教授’掛上鉤,以后跟別人聊起職業,腰板更硬了!”聽說自己申報的鄉村振興技藝師獲評通過時,江蘇天勇黃橋燒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勇難掩激動。“下周要開培訓班,我一定要告訴徒弟們,現在農村手藝人越來越吃香了。”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橋燒餅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只有初中文化的張天勇先后培養了400多名徒弟,帶領他們走上創業之路。疫情發生后,張天勇還為60多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捕漁民免費提供燒餅制作培訓。

獲評鄉村“教授”,讓海歸新農人、蘇洪農業科技集團總經理曾嬿有了新的身份認可。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碩士畢業后,曾嬿曾在南通大學任教。“在大學里,教授是人們對老師學識能力的認可,鄉村振興技藝師是政府對我扎根鄉村的工作能力的認可!”曾嬿表示,這幾年國家更加重視“三農”問題,普通職業農民也期盼有更多政策傾斜。

“獲評高級職稱,更堅定了我扎根農村的信心!”聽說自己的申報材料通過專家評審,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正軍高興之余,更多了一份責任感。10年前,揚州大學畢業的廖正軍和愛人放棄城市優厚的待遇,返回老家建湖縣高作鎮陳甲村飼養火雞,從親戚朋友的普遍不解到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廖正軍成了大學生創業農村的優秀典范。

參加評審的專家一致表示,鄉土人才職稱聽起來“土”,但要求卻很高,除了要評價個人的業績能力和技藝水平外,更加強調申報人在“三帶兩助”方面作出的貢獻。

此次工藝美術類有89人申報副高職稱,經現場專家評審后,第一輪就淘汰了48人。第二輪評審中,經過專家討論、投票,最終僅有33人通過評審,通過率僅為37%。按照規定,本次獲得鄉土人才高級職稱的,與工程、工藝美術、農業等系列(專業)對應的,將同時授予對應系列(專業)相應層級的職稱,進一步彰顯了鄉土人才職稱的“含金量”。

鄉土人才職稱評價對象主要適用三類人員:一是技藝技能類,包括從事技藝技能的土專家、能工巧匠、民間藝人;二是技術應用與推廣類,包括在農業、林業、畜牧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業專業技術服務、農業技術推廣等行業中具有一技之長的能人;三是經營能手類,包括農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以及從事農副產品加工運輸業、農副產品銷售業、鄉村規劃管理、觀光休閑農業、鄉村生態旅游業、農村電商和其他涉農新業態人員。

獲得鄉土人才職稱的人員可以優先獲得技術培訓、科技講座、外出考察等機會,獲得高級職稱的還可以納入“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技能大獎”“十佳農民”等人才項目和獎勵評選對象。

標簽: 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