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教師要教會學生調和多種多樣的情緒 以應對“學習的煩惱”

時間:2020-12-14 08:26:41    來源:新華社    

如何應對“學習的煩惱”?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羅勁近日指出,受到一定的負面刺激,人的發射思維成績甚至比積極情緒(成績)表現更好,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調和多種多樣的情緒,以應對“學習的煩惱”。

羅勁11日在2020年首都教育論壇上提出上述看法。

他在《中國智慧的腦認知科學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主旨報告中,借用生動的腦科學實驗,圍繞“‘得意’與‘忘形’”“相生與相克”兩個辯證思維方式揭示了腦認知科學研究對教育的啟示。

羅勁說,在學習過程當中,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學到了什么。從這一問題入手,他認為通過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動物編碼的是精確的知識,而人類則能編碼高階知識。羅勁認為,人類的情緒調節機制存在“相生相克”與“怒克思”的現象,“怒克思”可以用在創造性思維途徑上,將主體激怒后我們會發現其發射思維成績甚至比積極情緒(成績)表現更好,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調和多種多樣的情緒,以應對“學習的煩惱”。

與會專家圍繞新發展階段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新需求新要求、從結果的質量觀轉向過程的質量觀、基礎教育質量建設“內部裝修”的客觀要求等三個方面探討了“為什么基礎教育要實現活力轉型”,并提出通過構建辦學自主權的基準式框架、優化學校教育空間等三個路徑來提升基礎教育質量。

12月11日,以“聚焦基礎教育,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首都教育論壇舉行,這是首都師范大學連續舉辦的第十一屆首都教育論壇。論壇由首都師范大學主辦,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基礎教育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首都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相關院校的專家學者,北京市名校長工程、名校長工作室的校長,首師大附屬學校共同體的干部、老師150余人參與論壇,共1.4萬多人在線觀看直播。(記者沈文)

標簽: 教師 學生 情緒 學習的煩惱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