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益 > 正文

“小浪”淘沙 造福人民 保障黃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時間:2020-12-22 15:43: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站在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風景區中的小浪底大壩上遠望,這里的黃河水面清澈如鏡,兩岸綠樹成蔭。由于黃河水被小浪底大壩攔截,泥沙沉降,形成了長達一百多公里的清澈水面。不僅如此,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中下游最大的調節水源,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保障黃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生態與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三門峽水利樞紐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面積的92.3%。1991年,小浪底水利樞紐開始前期工程建設,2009年4月通過竣工驗收。

“小浪底水利樞紐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之一”,小浪底工作人員李格格介紹,這是黃河上壩體最長、庫容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世界級水利工程。擁有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地下發電廠房,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圍內擁有縱橫交錯的108條洞群等,具有防洪、防凌、發電、排沙等多項功能。

專家表示,治理黃河的關鍵是協調好“水沙關系”。小浪底水利樞紐根據上游來水和蓄水情況適時進行調水調沙,沖刷下游河道泥沙入海,既可較好地控制黃河洪水,又可有效減緩下游河床的淤積抬高。據統計,2018年、2019年汛期,在低水位條件下排沙出庫超過10億噸。2020年汛期,小浪底排沙量超過3.3億噸。

小浪底水利樞紐與已建的三門峽、陸渾、故縣水庫等聯合運用,并利用東平湖分洪,使黃河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了千年一遇。與三門峽水庫聯合運用,共同調蓄凌汛期水量,可基本解除黃河下游凌汛威脅。小浪底水利樞紐還可為下游工農業用水增加可利用的水源,發電調峰可以改善電力系統的運行條件。

同時,小浪底水庫區有利于保持較大的長期有效庫容,可以發揮調水調沙、興利除害的效益,防洪運用比較可靠,不僅可以攔蓄特大洪水,還可以根據下游防洪需要適當控制中常洪水。小浪底水庫投入運用后,多年平均增加非汛期調節水量近18億立方米,改善了下游城市的供水條件,并為保證黃河下游不斷流發揮了關鍵作用。

標簽: 黃河中下游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