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益 > 正文

強化多元解紛功能 圍繞推動“簡案快審”精準發力

時間:2020-11-26 15:58:55    來源:人民法院報    

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充分把握試點契機,先行先試,大力推行小額訴訟程序,優先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有效提升司法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今年1至10月,該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2564件,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81.64%,其中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案件3562件。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簡易程序56天,小額訴訟程序30.46天。一審服判息訴率90.03%。

圍繞推動“簡案快審”精準發力

“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各項內容在制度設計上都有促進簡案快審、提高審判效率的功能特點。因此,在謀劃推進試點工作時,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著力在優化簡易程序適用機制上下功夫,促進簡案快審,以最高的效率、最少的成本定分止爭。”常熟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顧海斌說。

今年以來,常熟法院不斷完善小額訴訟程序“三項機制”的精準運用。從立案環節開始“應用盡用”,除法定不適用的案件外,一律優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在訴前、訴中注重“分流引流”,指導金融等行業組織在合同文本中約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增大案件體量。指定專人集中審理,縮短審理周期,減少程序轉換案件數量,盡可能“快審快結”。

據常熟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潘建平介紹,針對小額訴訟案件分流過濾后的其他簡易案件,該院立案時以簡易程序為原則,除列入法定排除事項的,一律立簡易程序。院庭長充分履行審判管理職責,確保小額和簡易程序內“應結盡結”。在簡化程序不減損權利的前提下,合理運用試點方案和新證據規則的規定,縮短小額和簡易程序的舉證、答辯期。

強化審判組織和審理程序精確匹配

“31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在速裁庭法官的指導下,才用了兩天,就在人民調解員手中化干戈為玉帛,還完成了司法確認。我實在沒想到法院的辦案效率這么高,辦案質量還這么好。”某物業公司委托代理人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道。

糾紛得以高效解決,是常熟法院探索由速裁員額法官、人民調解員、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四員”團隊,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加強調解力量、前移速裁工作、提高調解裁判效率的結果。

“程序效能釋放后,還要有科學的審判組織相匹配,才能產生改革的最佳效益。”常熟法院副院長高小剛認為,科學配置審判組織、速裁團隊是推進繁簡分流改革的關鍵。

為此,該院及時調整班子成員分工,組建速裁庭,充實速裁團隊,以資深法官為骨干專門審理速裁案件;另一方面,將重要質效指標納入考核,定期通報,在每月推進會上監督落實,并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落實解決方案。

解決人案矛盾,不能僅憑速裁法官“單打獨斗”,需要更多社會力量注入“動能”。今年6月,該院還聘任了18個調解組織及18名個人為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壯大了快速解紛力量。

著眼多元解紛推進精細服務

“想不到這么快就調解成功了!”近日,務工人員老張領到欠款后激動地說。

今年9月,常熟法院辛莊人民法庭轄區突發欠薪糾紛,工人們情緒激動,聚集在轄區政府要求維權,為快速平息沖突、化解糾紛,法庭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為務工者開啟優先接待、優先立案、優先調解“三優先”綠色通道,并及時趕赴被告工廠實施緊急保全措施,僅用半天就成功調解近40起案件。

“繁簡分流改革是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推進改革,對我們提升服務精準度、解紛加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立案庭庭長錢國平介紹說,“在擴充非訴解紛力量的基礎上,我院發揮訴前調解案件分流主渠道作用,強化案件對接,落實各項配套保障,提升非訴解紛實效。”

今年6月,常熟法院與常熟市人社局簽署完善裁審銜接機制相關事項的備忘錄,對各類法律文書的電子送達、小額訴訟程序的書面確認、特邀調解制度等事項進行約定;與轄區十五家金融機構簽訂訴訟文書電子送達合作備忘錄,進一步規范電子送達合作機制。同時,積極依托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聯絡站“糾紛多元化解陣地”功能,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了解民意、熟民情、威望高等特點,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在人大代表的參與協調下,開發區法庭順利調解一起鄰里間三十年矛盾引發的排除妨害糾紛,還成功化解了纏訪達十年之久的賠償糾紛等一批信訪隱患和矛盾易激化案件。

為適應互聯網時代訴訟規則體系的轉型升級,常熟法院依托上級法院信息化平臺,提升平臺應用水平,提升審判效率。今年3月,該院為抗疫殉職英雄許鵬家屬網上跨域立案的溫情服務,獲社會各界點贊。(鄭衛平 錢新才 吳皆與)

標簽: 簡案快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