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近日發布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北京市不斷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截至2019年底,累計建成運營養老驛站1003家。養老驛站如何發揮作用?患病和失能老人能得到哪些醫療服務?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采訪。
社交娛樂不孤單
養老驛站是居家老人重要的社交和生活場所,可以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服務
在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誠和敬南里東區醫養結合驛站,老年合唱班的人氣很旺。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上午9點半,12名老人坐滿練習室,合唱準時開始。
“我特別喜歡這兒,每個星期都來,不但能學聲樂知識,而且大伙一起練習,心情舒暢!”84歲的合唱班成員王佩文說。
2016年,北京市老齡委出臺《關于開展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的意見》,明確養老驛站是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功能的延伸下沉,是老年人身邊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具備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六項基本服務功能。通過建立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在誠和敬南里東區醫養結合驛站,一張文娛活動表填得滿滿當當:周一太極拳、周二合唱班、周三編織課……站長張輝介紹,2017年開業以來,驛站吸引越來越多老人光顧。剛開始月服務量僅二三十人次,半年內日服務量就提高到20人次,去年驛站年服務量超過1萬人次。
在張輝眼里,養老驛站是居家老人重要的社交和生活場所。他說:“這里提供理發、洗澡、洗衣、咨詢等全面的生活照料服務,老人待在這里,過得很舒心。”
吃飯問題是不少患病老人、高齡老人的煩惱,養老驛站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80歲的張林幾乎每天中午都來養老驛站吃飯。主食有米飯、花卷、雜糧饅頭,菜有葷有素,還有湯。少油少鹽,營養豐富。張奶奶對驛站的飯菜很滿意:“走路5分鐘就到,一人份才18元,劃算!”
“驛站能上門給老人做飯、維修、做家務、陪同就醫等,特別是我們組建了15分鐘救助圈,方圓兩公里內,只要接到老人求助,驛站馬上派出救護員上門。”張輝說。
誠和敬養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仰介紹:“我們通過連鎖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在北京市已運營近130家養老驛站,包括農村養老驛站、智慧養老驛站、長期護理險試點驛站等多種模式,服務覆蓋15萬名老年人,4年來累計服務280萬人次。”
醫護上門保健康
養老驛站定期為老人做健康科普講座,并開展常見病護理、用藥指導、臨終關懷、傷害預防等健康服務
“老譚,快點兒,就等你了!”早上9點半,譚大生拄著拐杖,準時來到東花市南里東區醫養結合驛站。他是為了聽驛站舉辦的“健康沙龍”。
沙龍主持人是北京市普仁醫院康復師賈世英,主題是如何通過有氧運動抑制肌肉能力流失。賈世英一邊講,一邊帶著大伙練。他們一會兒練習抗阻運動,一會兒演示立位勾腿。75歲的劉奶奶笑著說:“咱爭取練出新體形,至少把手臂上的贅肉減下去!”
賈世英介紹,養老驛站定期為老人做健康科普講座,并開展常見病護理、用藥指導、臨終關懷、傷害預防等健康服務。“這里還設有護理站和醫療站,提供更換尿管、胃管和慢病管理等醫療服務。”
在東城區寶華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定期派出兩位醫生、一位護士進行中醫巡診。“最近手疼,使不上勁。”82歲的楊越說,“醫生護士幾乎每周都來,測血壓和血糖,做健康指導,還有手法按壓和手指點穴,效果很好。”
“秋冬季流感高發,我們配了中藥流感預防方,免費送給驛站老人。”鼓樓中醫醫院醫生周培培介紹,針對老人氣虛、氣滯、陽虛、血瘀等體質,醫護人員會提供不同的調理服務。
“我們在2015年就成立治未病科做醫養結合。”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院長耿嘉瑋說,一些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病,同時吃十幾種藥,需要醫療咨詢;一些老人身體要調理,喜歡做刮痧和推拿。很多這類服務都能在社區或家里完成。
老人心理健康也被驛站重點關注。“心理醫生真專業,打開了我的心結!”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的王佑民走出大柵欄銀鶴苑養老驛站,臉上多了些笑容。去年老伴因病去世,留下75歲的他獨自生活。“要是沒來驛站咨詢,我可能要抑郁了。”老王說。
大柵欄街道“銀鶴零距離”養老統籌調度中心主任馬乃篪介紹,驛站每周一都有心理咨詢服務,每次有不少老人前來。對于腿腳不便的老人,驛站還開通了心理熱線,老人可以電話咨詢心理醫生。
失能老人不再愁
醫護人員從社會參與能力、心理、感知能力等方面評估老人的失能狀況,為老人提供個性化服務
“何大爺,我們來看您了!”近日,北京市隆福醫院老年病科醫生戚欣生和護士董春雨走街串巷,敲開了東城區景山街道錢糧西巷何登龍老人的家門。
83歲的何登龍身體硬朗,老伴楊玉芬長期臥床,患有帕金森、冠心病,平時需要插尿管、處理褥瘡等服務。
楊玉芬是一名失能老人,但失能程度有多大?戚欣生拿出一份《老年人失能等級評定表》,開始提問:能不能用輪椅?能不能自己洗澡?會不會自己吃藥?精神狀態如何?……這份長達9頁的評估表,從社會參與能力、心理、感知能力等4個方面評估老人的失能狀況,戚欣生和董春雨根據結果,給老人家屬提供檢查建議、護理教學、用藥指導和健康宣教。
“以前沒有評估,對失能老人的幫扶、管理比較粗放。現在通過專業細致的評估,我們把失能半失能老人分為5個等級,明確了政府精準幫扶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對象。”北京市隆福醫院院長盧艷麗說,醫院是東城區老年綜合評估中心,每年評估約4000人,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復和照護打下基礎。
早上8點30分,王亞峰戴好口罩,掛上醫養結合入戶工作證,背起醫療服務包,和醫生孫桂彬一起,走進東城區西花市南里東區的居民樓里。作為北京市普仁醫院的資深護士,這是她參與醫養結合驛站入戶工作的日常,但這回,她收到一份意外之喜。
“送醫入戶惠百姓,醫德高尚藝超群”,在老人吳曉英的家里,女兒楊鈺感激地向王亞峰和孫桂彬送上一面錦旗。“我89歲的母親老年癡呆,長期臥床。醫生護士上門解決了她的就醫難題,幫了大忙!”
王亞峰換完吳曉英的胃管,又發現了新情況。“老人痰比較多,需要注意排痰。”她把楊鈺叫到床邊,手把手教她拍背排痰。孫桂彬用聽診器進一步檢查后,把詳細情況填進治療記錄單,并給出建議:“老人暫無大礙,可吃些化痰藥,或者加點霧化,注意查看體溫,防止肺部感染。”
有失能就有康復,養老驛站還承擔著失能老人評估后的康復工作。“你看我這腰,隨便往后仰,再看我這腿,扔了拐杖也能走。”別看譚大生行動自如,兩年前他可不是這樣。他本來雙腿活動不便,再加上腰椎間盤突出,一度成為半失能老人。
賈世英給譚大生量身定制康復方案,先理療后訓練,每周都練4小時。驛站里有間訓練房,平衡杠、腳踏車、走步機、肌力訓練儀,譚大生練了個遍。“剛開始我走不了兩分鐘,一年后能連續走30分鐘。最關鍵的是我心態變了,重新煥發起對生活的熱情!”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